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怎么练字体推荐字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草书怎么练字体推荐字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隶书练会了,然后练什么字帖好呢?
隶书是书法学习中一项基础的学科,不知道题主目前隶书学习进展如何?书法学习上并没有所谓学会一说,只要精进程度高低。所以针对题主这个问题,我将从隶书掌握程度,何时可以换帖,适合换什么帖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解答。
书法学习是一辈子的功课,许多大书法家终其一生都在进行书法临帖和创作的思考表达,那么你就能很清楚的理解书法并没有学会一说。对于这种情况,古人的事迹就可以充分说明。如吴昌硕一生用功于《石鼓文》 ,并且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 ,从其最早的临书作品来看,很明显已有不错的笔力,字形结构也十分老道,可能在我们眼里这就属于学会书法,但在专业人士眼里往往事还不够的。
张迁碑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因为这是书法其自身属性所规定的,书法不仅仅只是技巧一个方面,其中还涉及人的配合运用以及思考表达,如:
朱长文在《墨池编》中说:“就乎一艺,区以别矣,杰立特出,可谓之神,运用精美, 可谓之妙, 离俗不谬, 可谓之能。”还有运用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书法这一艺术,与熟练运用和格调有着重要的联系,关于这方面的要求,历代书法家都是将其视为追求目标。
由此可见,书法的会并不单单是指掌握其技巧,还有运用和格调方面的要求,而且并不是有会这么一说,对于书法运用只有精进程度这一说法。
很多人觉得一个书体写到两个月就要换,不然就会没进步。对于这样的说话,我持反对意见,一个书体的掌握程度并不能把练习时间长来当做一个界定标准。曾经有一个人练习书法十几年,为了突破进步,于是拿着作品去拜访名家。名家问他一天写少,他回答一天写半刀纸,名家给予他勤奋的肯定之后,又说出了一个使其几近崩溃的事实,那就是他写了几十年和刚开始学的无多大差别。
勤奋如此,为什么还是没有进步呢?名家说,书法的学习并不是无脑的苦练蛮干,它讲究方法,是有许多观念上的理解要求。那就是理法,名家看其对于书法的勤奋执着,于是不吝传授理法,此人听后之后悔之。
在明理法之后,此人书法书法在日日勤学苦练下不断精进,最后名家给予肯定称已入书法堂奥。
什么叫练会呀?
建议练练魏碑,再练练楷书。练魏碑可以提高大脑对笔画的理解。运笔更容易得心应手。练楷书可以加深对字体结构的掌握。最起码让你的字看起来不丑,不别扭。
最近老公天天练字,我拍了些视频,欢迎大家去找找茬,帮我打击打击他,免得他自我感觉良好。
首先说一下,题中说的练会了是何种程度,何为练会?
这里面重点一下隶书,隶书的出现是为了简便篆书书写的繁琐,在秦始皇的书同文指导思想下改革而诞生的文字,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因为书写笔画上很容易掌握,也是这个书体在秦朝后广为开来,也成了人们书写文字的便易字体。
不过,隶书虽然容易掌握,易于模仿,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还要下苦功夫学习,因为自秦朝以来隶书在两汉兴旺,字体演变又有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书写的规范也不一样。
以下面的永字为例,秦汉书写是不一样的。
现在初学者学习隶书,多以张迁碑和曹全碑为字帖,即使后来的优秀作品也多以这两个为蓝本演变而来,间架结构上没有太大的改变。
又回到主题,如题主仅仅是书法爱好者,那么目前所说的练会了,应该就是掌握了隶书的书写规范,***若想更进一步,还需要加大功夫练习。
那么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个人给的建议就是多去练习楷书,欧楷也好,柳楷也罢,楷书书写好了,基础扎实了,那么再学其他的字体都会融会贯通,会容易很多,主要在楷书在结构美感上都远胜隶书,隶书的横竖角度比楷书难掌握多了。
至于字帖吗?最好以古代拓版为基础学习,尽量不要选近代人字帖,不是他们的不好,是他们也是学些古字帖后融入自己的想法才有的文字,既然能吃头道菜,何必尝过夜餐呢?
个人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这个问题稍有点费解或许表述不够准确,你的意思可能是说,学会了隶书字体,再学什么字体?不是“字帖”。如果是换字帖,那还是指在隶书字体范畴内吧。
昨天有个书法班开学,我与书法老师交流,知道是从欧楷开始学。我也指导学生学书法,我的观点是:零基础书法学习,先隶书、篆书,再楷书、行书,最后才是草书。
我也在继续学习中,谈点学书的体会,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帮助:
1.我主张先从隶书开始学,主要是初学者,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执笔方法,拿起毛笔来行笔往往不知所措,轻重缓急难以把握。从隶书开始,笔划较少,横竖较多,容易掌握,其技术含量相对于楷书来说较简单。所以学习隶书行笔一学就会,一学就像,因为掌握了字形较扁、横平竖直、波横突出的特点就行,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怎么练字体推荐字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怎么练字体推荐字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