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设计排版创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设计排版创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是书法爱好者者,我的名字是两个字,如何设计我的书法落款的阴章和阳章?
一般落款为行书,或者是草书。但也有楷书,像柳公权书写楷书作品落款即有用楷书落款的。印章可以姓氏章和名章,也可以姓名章加斋号等闲章。初选书法印章一般可以找篆刻师傅刻制,现在网络京东淘宝都有刻制印章的师傅很方便找到。如果自行刻印,需先学习一翻篆刻知识,找到自己名字斋号等的篆书字体反复推敲定型。另外石料,刻刀,刀法的应用需自行体验才能有效果。
书法史上是先有草书后有行楷,为什么有人说先学楷书后才能学草书?
谢谢邀请
中国书法书体演变顺序是:篆(大、小篆)、隶、草、楷、行,我们提倡初学书法应先学正书,而后行草,正书是篆隶楷的通称,另外,看你学书法的初衷是什么,是陶冶情操、修心养性,还是希望在书法路上有所作为,目的不同答案迥异,我就接触到少数几位从草书写起的,其学书目的就是自娱自乐,遇见朋友能甩几笔,我是多次规劝其从正书入手,没用,学书一年多了,结构不稳,用笔漂浮,线条薄如禅衣,在他看来挺好,在我看来白忙活。我们回头再来看看正规美院书法系的学生学书顺序,各院校一律都是从正书入门,你可以先写隶也可以先写篆或楷,但必须正书先学,因正书均以中锋用笔,长期训练能使笔画厚重沉稳,线条质感上乘,而行草书以中侧锋并用,如没有牢固的中锋基础,写出来的线条是薄的浮的,更谈不上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了,前面说的那几位就是鲜活的例子。所以我认为学书法必须先学正书。
书法史上确实是先有草书,后有行书,楷书。寻溯追源,书法的演变史几千年,甲骨文,再到后来钟鼎铭文,这些字多是象形字,异体字极多,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到了西周晚期铭文(也称金文)摆脱了甲骨文的影响,形成了另一种风格。到了春秋战国,汉字经历了演变,文字由繁到简,速度由慢到快,继而出现了草篆(小篆)。秦统一六国,实行文字改革,由丞相李斯主持,统一文字,即小篆。到秦末汉初,由于社会的需求,又出现秦隶,到东汉隶书发展成熟。随着隶书的快写,演变成章草(草隶:杜度所创,他为皇帝写各种奏章,也叫章草)。今草(后汉张芝所创)。从隶书的快写,又演变出现了行书,楷书。书圣王羲之是行书的代表,将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楷书虽然由钟繇所创,魏晋成熟,到了唐代才是楷书成就最高的时期,出现了初唐四大家,中期颜真卿,柳公权等。今人说先学楷书,后学行草,我个人认为很正确,楷模是基本功,基本功不扎实,又学行草,行草柔而无骨,没有筋骨。楷立,行走,草奔,就象一二岁的孩子,走路都不稳,不快,就象快走,奔跑,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楷书练好了,笔画,间架结构,神韵都掌握了,再练行书,行书练好了,再学草书,就不怎么费劲了。学楷书,行书,草书要临帖,继承传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日累月久,笔耕不辍,写出自己的风格。
书法史上的书体演变是一回事,学习书法,先学何种书体、后学何种出体的顺序,又是一回事。两者的顺序,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不一样。
学习书法,先从哪种书体开始,是可以选择的,并没有一个统一要求,必须这样做。
学习书法从揩书入手,是多数从事书法教育的人的主张。同时也有另一部分人还有另外的主张,比如,有人主张从隶书入手,也有人主张从篆书入手。不过这样主张的人数比较少。
每个人开始学习书法都可以自由选择从哪种书体入手。不过,如果没有特殊的考虑、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的话,还是先从楷书入手吧。
至于楷书和草书两者的学习次顺问题。我们和古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比如杜度、崔暖、张之他们,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们,当然不可能学了惜书再来学草书。从秦末到东汉,由篆、隶经过演变简省,慢慢形成了草。杜、崔、张等人,在那个环境中学习草书,并推进了草书的完善。我们则是在楷书成熟后,一开始认字,就是楷书。楷书发展为印刷体,天天见到,印象深刻。我们要学习草书,由于草书不是我们日用天天接触到的字体,要认一个或写一个草书字,必须首先在脑子里反应出它在楷书中是哪个字。这好似学英语,我们中国人认一个英语单词,必须先要想到中文的词语,再来取得两者的连接。而英美人就直接把单词和事物对应起来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如果连汉语都说不好,那怎么能学好英语呢?
我们当今,学草书也是这样,你必须拿楷书作为一个标杆,当作一个座标,才能学习草书。否则你都不知道写的什么,笔法、线条等等,也是空谈。
总之,有了楷书基础,学草书比较方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设计排版创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设计排版创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