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隠草书字帖毛笔入门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隠草书字帖毛笔入门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王之后就只有米芾的行书法度森严,那么米芾书法的法度是什么?
这句话谁说的?
***如是正确的,我从两个方面说,其实,用笔也是,不过法度可以说,森严就有些不大合适了。
结体,法度直追二王,有过之而无不及。然二王犯的错,米芾大多继承与其他书家无异,因此,结体从古至今就没有一个人完善过。自相矛盾的法度比比皆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入研究。这是突破传统的一个门径。
章法,法度森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点为一字之规,一字为通篇之尺。众多规矩适者为佳。我研究的还不到位,不能深入。还请见谅。
外行说书别当真!
二王以后的书法如智永、欧阳询、张旭、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苏轼、黄庭坚等人作品个个都是法度森严的。
米芾以后的陆游、赵孟頫、祝允明、董其昌、王铎等人书法也都是法度森严的。
书法的法度就是笔法,笔法是隠秘而难学的绝学,不是拿起毛笔来练习了就是笔法。但不是不可知、不可学的,也不是只有米芾一个人才掌握了笔法的。
能写出符合笔法的书法者才能成为书法家,不合笔法的毛笔字只是书写!
书法是中国的国艺,但不是写岀了毛笔字、写出了端正的毛笔字形状就是书法。只有符合笔法,写出笔锋,蕴含笔意的书法才是真正的书法。
古人谈书法以笔法为准,因为从小起练了毛笔字,但能写出合笔法的书法极难,大家心里有数。
今人谈书法以书写为准,因为不知笔法为何物,以为写毛笔字就是笔法,往往空谈,隔靴搔痒。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行书的“法度”。如果所谓法度指的是二王开创的书写传统以及行书本身行笔、结体的内在规律,那么,二王之后并非只有米芾的行书堪称法度森严。
比如,李世民、欧阳询、颜真卿、李邕乃至赵构、赵孟頫、董其昌、刘墉、沈尹默等,都堪称法度森严。即使是自称“臆造本无法”的苏轼,又何尝不恪守法度呢?
至于米芾的法度,简单地理解,可以归结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二王优秀传统的继承,比如,用笔上变化多端,结构上欹侧取势,面目上姿媚可爱。其二,米芾的行书,“行”的特点十分鲜明,既有别于“楷”的严谨,也不同于“草”的夸张,对“行”和“草”的界限,米芾有着清醒、严格的把握。其三,晋人尚韵,“入晋人格”是米芾的毕生追求,事实上,他做到了这一点。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是他自己的性情面目,一如王羲之的飘逸。
“长史颠逸,时出法度之外”。米颠则始终在法度之内游刃有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隠草书字帖毛笔入门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隠草书字帖毛笔入门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