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风字体字帖推荐楷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风字体字帖推荐楷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史上最经典的小楷作品都有哪些?
文征明 小楷《琴赋》(局部)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第一幅:钟繇《宣示表》
钟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小楷作为古人最常用的书体之一,是学子必须要掌握的基本书体。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除了少数几个以草书见长的书法家外,几乎都有小楷传世。
而做为楷书鼻祖的钟繇,仅仅留下六百余字,而且字迹残缺,难窥其妙。书圣王羲之,真迹已无,碑刻尚有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孝女曹娥碑,告誓文,佛遗教经,道德经等。而有小楷极则的王献之玉版十三行洛神赋,更是美艳惊人。这些小楷,每一件都是书法瑰宝,弥足珍贵。
唐代书法家虞世南的破邪论,欧阳询的心经,离骚,褚遂良的小字阴苻经,千字文,颜真卿的小字麻姑仙壇记,柳公权的金刚经,九疑山赋等。上述小楷均为碑刻,虽然与原迹相去甚远,但依旧令人赞叹不已。
墨迹本的小楷有智永千字文,钟绍京灵飞经,佛告转轮圣王经,还有大量不知名的敦煌写经,到宋代,苏黄米蔡,均有小楷传世。而姜夔的跋王献之保姆帖,及赵佶的瘦金书,在尚意的宋代,占有重要地位。
元代的赵孟頫,王羲之的忠实践行者,把小楷推向了新的高峰。代表作有道德经,汲黯传,洛神赋,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临王羲之黄庭经,九歌书画册,妙法莲花经,太上无极混元一气度人妙经,无逸,远游,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金刚经,海赋。元代的另一大家鲜于枢,也有道德经传世。
明代的小楷,更是数不胜数。有小楷之王的文征明,一个人的小楷就够普通人学几十年都学不完。他的小楷,件件精妙绝伦,风格各异,而你一眼又能辨认得出是他的风格。草堂十志,琴赋,老子列传,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金刚经,南华经,千字文,莲社十八贤图记,离骚经,心经,醉翁亭记,赋得落花诗,孝经图册,前后赤壁赋,人瑞颂,盘谷序,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南山十咏,前山十回咏,苍山十咏,后山十六咏,桃花源记,过秦论,九歌,雪赋,风赋,宝积经,还有大量的题跋。这其中,他抄写的庄子就几万字。不要说写,就读一读,都要些时候功夫。
每一个人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其不同的风格和面貌。作为欣赏者,则会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流派。无论你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是正确的。都有自己喜欢的理由。无须给他们做排列。
就这个问题我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对历史上留下的小楷作品,没有太多的研究,因此知道的也不多,我就谈谈我知道的。
第一,小楷的典范,公认的是唐代书法来钟绍京的《灵飞经》。
这篇小楷作品,笔画精到,结构严谨,章法舒朗有致,字形较卷却不失稳重端庄。是很多人学习临摹的对象,现代人主张可以直接用钢笔临摹。
第二,就是赵孟頫的《道德经》。
赵孟頫的小楷比钟绍京的小楷更加灵活多变,飘逸自然,因为赵孟頫的行书很好,《灵飞经》和《道德经》堪称是书法史上的小楷“双璧”,学好它,足矣!
第三,情人状元刘春霖的小楷,很有馆阁体的味道,标准的楷书作品。
书法史上最经典的小楷书法作品,首推楷书鼻祖钟繇的《宣示表》。楷书是钟繇创造发明的。钟繇的小楷《宣示表》是传世的经典之作,且字迹清晰,用笔精道,结字舒展优美,是后人学习小楷的范本。近年来,有关出版社出版了放大版的《宣示表》,有志于习小楷者可参考临摹之。
上图为楷书鼻祖钟繇书的小楷作品《宣示表》。
其次,推荐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小楷精品《笔阵图》。卫夫人的小楷《笔阵图》,不但用笔精道,线条质量和技术含量也是最高的。《笔阵图》也是卫夫人的精典书论,曾影响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后人,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理论和习楷的范本。
其三,为题主推荐王羲之的小楷书法作品《黄庭经》。王羲之学习楷书,师法钟繇和卫夫人。王羲之学行书,则是师法刘德升。王羲之的小楷书法作品是继钟繇的《宣示表》和卫夫人的《笔阵图》之后的又一经典之作。是学小楷之人必须临摹的范本之一。
上图为王羲之的小楷作品《黄庭经》局部。
上图为晋人的小楷书法作品,供题主参考。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优秀的作品浩如烟海。就小楷作品来说,魏晋之后名篇辈出,实际上历代书法大家都有小楷经典传世,在此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名作,给学习书法的朋友一些参考。
钟繇《宣示表》
钟繇《贺捷表》
王羲之《乐毅论》
王羲之《佛遗教经》
王羲之《黄庭经》
备受争议的颜真卿《双鹤铭》拓片和册页,真的是庸手之作吗?
一、《双鹤铭》与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存在差距。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应该说他以行书见长,但并不影响其楷书的历史地位,著名的颜体书法主要指的是他的楷书,历代学颜体楷书者众多。长期以来,学楷书者多以颜、柳、欧等著名书家为楷模,是因为唐代为楷书承前启后的形成、成熟期,在继承前人创立新楷书的过程中,必然形成书家理解不同、风格各异的局面。正由于唐代所有书家的楷书都是在继承魏晋及以前书法的基础之上,因而形成了各家楷书既独具风格又极具古风的时代风貌。颜真卿的楷书也是如此。
而《双鹤铭》作品应该算是典型的颜体楷书,但与颜真卿本人的楷书作品还是存在差距,表现在:
1、时代气息不同。颜真卿楷书继承魏晋风格,有明显的魏碑风骨;《双鹤铭》有明显的近现代馆阁体或刻印体风格。
2、作品布局不同。颜真卿楷书以每个字最优化为标准,上下左右布局并不十分拘泥;《双鹤铭》上下左右严格对齐,没有跨越。
3、字体结构不同。颜真卿楷书字体果敢大气,结构跌宕起伏;《双鹤铭》字体结构谨慎安排,讲求一致。
4、笔画特点不同。颜真卿楷书笔划大胆而有张力,坚定而又灵动,极为注重笔势;《双鹤铭》运笔中规中矩,变化不大。
二、然而,学习颜体楷书并不易。纵观历代学习颜体楷书的情况,除非有了自己的变法,否则,学到所谓以***乱真程度的书家,也不是很多。《双鹤铭》颜体楷书虽然与颜真卿本人作品存在不少差距,却也算是一件很好的作品。不过,若以《双鹤铭》为字帖去学习颜体楷书,倒不如直接以颜真卿本人的作品为蓝本,可以事半功倍。
我是一人。颜真卿的字“千姿百态”,有真有伪。
颜真卿的”作品“是历代书家最多的,伪作和托名之作非常的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颜真卿在书法界名声实在太大。
而且颜真卿历史上口碑极佳,封鲁郡公,并且谥号“文忠”。并且颜真卿的字自身本身就有分歧,各种各样的。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如下图。
颜真卿《多宝塔碑》如下图。
上面两个字是同一个人写得,导致很多人觉得所有的字都可能是颜真卿写的。
可是颜真卿的《双鹤铭》,一直以来备受争议。自清末以来,各地陆续出版发行了名为“颜真卿双鹤铭”或“颜鲁公双鹤铭”的字帖,比如文明书局、上海尚古山房、安东宏业号印书局、上海福禄寿书局。
自古及今出了那么多的书法家,你对哪一家情有独钟呢?
感谢邀请!
说来惭愧,这个问题我一时还不知如何回答,因为我还只是个初学者。以前并没怎么关注书法这一艺术,偶尔会浏览一些古人名家的书法作品,感觉都挺喜欢,各有各的风格韵味。
最近这半年来,为了消遣寂寞,怡情养性,试着开始学习书法,我所选择练习的是颜真卿的楷书,我认为楷书较适合我。
历代书家中,我最喜爱的是楷书之祖钟繇。
钟繇楷书具有浓厚的隶意,体势微扁,点画厚重而古质,富有异趣。其代表作有《宣示表》《力命表》《贺捷表》,尤其是《荐季直表》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欣赏钟书重点在体会其点画异趣处,或如垂露,或似坠石,或如虫食木叶,或似水中蝌蚪,或笔短而意长,或体扁而笔圆,或如散隶,或近八分,古拙厚重。
欣赏钟书,如见在三国漫天的硝烟中,一长者不为所动,一袭长袍,一盏油灯,一管毛颖,款款而书,羡煞人也。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从书法角度来说,我更喜欢魏晋时期的书家,比如我们公认的楷书之祖钟繇。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以功迁前军师。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魏建立后,历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职,累封定陵侯。
先发一张他的楷书看看,我们先领略他的书法魅力。然后再具体展开论述。
以上作品为钟繇的《宣示表》,是钟繇的小楷代表作之一。也是魏晋书法神韵的重要作品。东晋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就临摹钟繇的小楷,得其精髓后更是重新规范了楷书的一些法则。所以说钟繇无论在历史地位还是书法贡献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在学习楷书,尤其是小楷的时候,开始可以选择当代甚至近代名家的作品进行认知性的临摹,入门以后,在改为临写钟繇的作品,这样可以更好的直追古人,体会古味古风的书法艺术魅力。试问楷书的综合造诣及艺术地位,后世有几人可以超越钟王?所以说我个人推崇钟繇。对他的字情有独钟。其次肯定就是王羲之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风字体字帖推荐楷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风字体字帖推荐楷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