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富的方体小篆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富的方体小篆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富字的起源?
富,形声字。从宀,畐声。战国时期,金文“富”字的形体开始讹变,不但酒坛子变了样,而且上面还加上个表示房子的宝盖头。
发展到秦代的小篆阶段,屋子里的酒坛已完全走样,变成“畐”(读fú,与福同音)。
到了汉代隶书阶段,又把秦小篆的圆匀连转的线条变为方折平直并起波势的笔画。
“富”字的声符本像一个酒坛子形,后来又在上部加上了一个装饰性的笔画;汉代隶书中又去掉这一装饰性笔画的写法。为了便于书写,原像酒坛颈部的笔画又与原像腹部的笔画分开,变成“口”和“田”。
富,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fù,最早见于商代金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富”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备也,一曰厚也。“富”字基本含义为财产、财物多,如:富有、富足;引申含义为充裕,充足,如:富余、富态。
隶书的笔法有什么特色?代表作品有哪些?
隶书,一般泛指汉隶。汉隶笔法最显著的标志是分方笔圆笔两大类,这是不同于古文字、篆书的根本区别,这种笔法既传承古人笔法,又下开楷、行、草笔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1)圆势笔法:藏锋逆入,提锋取圆势,顺势收笔,或呈燕尾状,或戛然而止。是为波画或横画,或一波三折是为捺画。典型碑刻代表:曹全碑、乙瑛碑、石门颂等
(2)切笔逆入,铺毫取方势,顺势收笔,或呈燕尾状(其实更像鸭***状),或戛然而止。是为波画或横画,或一波三折是为捺画。典型碑刻代表:张迁碑、衡方碑、鲜于璜碑。
(3)方圆并举,普遍存在各碑刻中,如礼器碑、史晨碑、华山碑、封龙山碑、朝侯小子碑等等。
二、规范了横长、竖短,横细、竖粗、撇捺舒张的汉隶笔法,即字的主笔一般取横势,呈左右开张之势,形成了今隶新貌。典型代表如曹全碑、乙瑛碑、礼器碑等等,汉隶大都是为此种笔法。
三、汉隶笔法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数百汉碑无一雷同,也是清代隶书呈现风格多元的源头。
这几个篆刻是什么字,这章是谁的?
谢谢悟空邀请。接题后已有六位同仁作答,他们与我鉴定的结果是一个答案,而且对邓尔雅这个篆刻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都作了教科书式的介绍,已经很完美。这个问题恕我不再费此笔墨了。谢谢
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谢邀。
上图朱文印:游于艺;
边款:邓尔雅篆于绿绮园,中岁在丙申孟秋。
未及考证,以进一步探究真伪。如果是提问君的家藏,所得甚幸。
邓溥霖(1883-1954年),字季雨,号尔雅。书画作品多以号落款,所以以邓尔雅闻名于世。邓尔雅先生擅长篆刻,工善书画,是“南社”诗人,但主要还是以治印驰名海内外。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潘达微等创办《时报画报》、《赏奇画报》,可算得上早期艺术“报人”。著有《绿绮园诗集》、《文字源流》等,后人汇编了《邓尔雅篆刻集》。
邓尔雅先生家学深厚,精通“小学”(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其父邓蓉镜,与篆刻名家黄牧甫交往甚密,邓尔雅先生也自称为黄牧甫***。虽然他未得黄牧甫亲炙,但艺术成就尚能与黄牧甫抗衡仲伯,源于深厚的文字学和书法底子。
邓尔雅先生之所以在篆刻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与他追求艺术的主张休戚相关:
上追甲金石,旁及陶瓦砖,三代同风气,印人所以传。
原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在《沙村印话》对邓尔雅治印有此评价:
印文释读:篆书“游于艺”——邓尔雅篆于绿绮园中 ,岁在丙申孟秋。
【作者简介】
邓尔正(1883-1954)原名名溥,后更名万岁,字季雨,号尔雅,别署宠恩,以号行。广东东莞人,生于江西。壮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久居广州,晚年居香港。富收藏,擅金石考 订,与甥容庚、婿黄般若常切磋。善诗词,书法清新明快,画亦见功力,对文字训诂学颇下功夫。
篆刻宗法黄牧甫,印文融古籀和秦、汉、六朝文字于一体,刀法生辣犀利,布局善虚实变化,是黟山派在岭南的继承者。
著有《文字源流》、《邓斋笔记》、《艺觚草稿》、《绿绮园诗集》、《集唐宋诗联》、《聊斋索引》、《篆刻卮言》、《印雅》、《邓斋印谱》等。
谢谢你的邀请。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千千千里马。你提问的篆文是孔子的一句话“游于艺”。这是谁的印章,真难于知晓。
看了朋友的回答说是广东人邓尔雅,真不知道有这么厉害的一位大学者篆刻家。
不过据介绍,他的外甥是现代文字学家容庚先生,那就非常景仰邓尔雅先生了。
我看了他的印,确实功底深厚,印文的书法取自三国时代吴国的碑刻《天发神谶碑》,这个碑刻作于天玺元年(276)是篆书系统风格独特的一个碑刻。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篆刻家吴熙载就学习过这个碑。现代篆刻家齐白石也是学习这个碑的。
邓尔正学习取法《天发神谶碑》是一种慧眼。
这个印布局疏密合理空间错落,字的大小也错落有致,突出了一个“游”字和“艺”字,足见主人在一方印语之中,寄托的人生感慨与欢乐是非常丰富的。
不过,边款的“丙申之秋”这个干支纪年,与文章介绍有很大矛盾。
据前面楼主朋友介绍,邓尔雅的生卒是(1883-1954),但是,1954年的农历干支是甲午年,丙申是1956年。
而上一个丙申年是1896年,邓尔雅先生应该只有13岁多,还不到14岁。真是邓尔正13岁的篆刻,那就非常宝贵了。因为,只有13岁的一个孩子,能够这么用心与艺术,而且章法安排如此周密,实在是有一些艺术天赋的。这枚印章足足陪伴他走过了42年的漫长人生,这就是一个奇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富的方体小篆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富的方体小篆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