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加字体的好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行书加字体的好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书法名家说,要以行书笔法写楷书,这句话如何理解?
写楷书要有行书呼应感,象启功先生所说,点画顾盼始不呆板。这样的点画才灵动。
现举例说明:
梁诗正是清代书法家,他的行楷书有行书笔意。就是启功先生说的楷书宜作行书写。
梁诗正书法初师赵孟頫,后学文征明、晚年又学颜真卿、李北海、其书法清丽自然,有颜骨赵姿,俊秀而淡雅,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梁诗正行楷书法作品。)
“飞度”两字体现,笔断意连,自然书写。
1.“飞度”,用笔轨迹中没有墨迹,空中运笔轨迹,运笔是顺势而为(大圈),上一笔的收笔,就是下一笔的开始。
2.楷书不是笔笔起笔的看《宣示表》《黄庭经》,这两个帖,就发现自由度高度,连续书写。
3.看智永《真草千字文》里的真书(楷书),自然书写,笔画就灵动。
4.碑拓看多了,会以为楷书是一笔一划都是重新起笔的,其实是一笔顺势书写,看墨本字帖就会清晰些。
5.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收笔为下一笔储势。
以行书笔法写楷书,看似矛盾,实则富有妙趣。
学习楷书,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中间阶段,“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最后阶段,“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力求平稳端正,进入中间阶段,掌握结构平稳端正的技巧之后,就要追求用笔字形的奇异险绝,这时候就要在楷书中体现出行书的笔意,以到达最高的境,即“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用行书笔法写楷书可以增强灵动活泼的气息。楷书最忌刻板,就怕点画呆板毫无生气,因此其点虽然独立分散,但要一气呵成,笔笔贯气。
很多人学欧阳询的《九成宫》,越写越僵硬,就在于机械地理解点画,笔画之间缺乏生气、缺乏顾盼,所以当学生练习欧体到一定阶段时,有经验的老师会让他兼习行书,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书法史上很多楷书家善于使用行书笔法,例如欧阳询和颜真卿等;同时不少以行书著称的书法家又善于运用楷书的笔法,例如李邕和李建中等。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你好!
古语讲,楷书有行意,行书有楷则,确实是这样的,等你练习书法到一定程度就会体会到。
楷书结字端正,笔画之间没有牵丝。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楷书的一笔一画也是讲究笔画顺序的,所谓笔顺。为什么要讲究笔顺,是因为它的每一笔之间虽然没有连带牵丝,但一定是有呼应的。这就是所谓的行意。如果楷书不见行意就会显得刻板,迟滞。
行书灵动摇摆,将就牵丝映带,但是行书的每一笔,还有起,行,收的动作,必须交代清楚,这样你会看到行书的节奏感。如果完全见不到起行收,这个行书就完全失去了法度,只剩下了滑,飘,甚至无法以行书论了。
希望能帮到你。
拾遗曾奏疏行书意义?
行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后来居上,魏晋之后历代不衰,名家辈出,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亚于楷、草、篆、隶诸体。而一个优秀的书家必须学会行书。魏晋行书的出现,虽然有字体演变的客观规律,但也和玄学思想的抬头有相当关联。《宣和书谱》载行书第一人“王衍”:“善谈名理,得庄老旨趣。”其书法则“自得于规矩之外,盖真是风尘物表脱去流俗者,不可以常理规之也”。
这种“风尘物表脱去流俗者”能得到众多士人的青睐,确实能更好地表达他们那雅远清旷的胸怀。不凝滞于物,不为物累,不拘于俗学而能风气自高,以做一个超然的“达士”为最终目的。这种从容不迫、节奏适中的书体,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出书家的超脱气质和人格魅力。如谢安的“风流蕴藉”,王徽之的“傲达凌物”等,都是人书合一,见书迹如见其心画也。
行书字体的大小如何搭配?
● 我谈谈行书字与字之间大小错落、协调搭配的章法规律。
——主要根据笔画多少安排字的大小;笔画多者稍大,笔画少者写得小。避免如美术字那样大小一律、状如算子 。尤其不能笔画少者反而大,笔画多者反而小。
——也适当展小缩大:展、缩字内空间;使笔画少者的字内空间稍大于笔画多者;但是,字的外轮廓还是笔画少者小于笔画多者!整篇看来,具有既大小不同又比例协调的空间效果。
——按照每字的体势特点,形成或纵或横、有长有扁、时伸时缩的 不同形态的错综组合。
——古人推崇大小错落有致的书作:“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 , 如老翁携幼孙行 , 长短参差 , 而情意真挚 , 痛痒相关”( 包世臣《艺舟双楫》 ) 。“ 苏长公作书 , 凡字体大小长短 , 皆随其形 , 然于大者开拓纵横 , 小者紧练圆促。……看去行间错落 , 疏密相生 , 自有一段体态 。”( 梁巘《承晋斋积闻录》 )
——因字为形,比例恰当,尽字之真态, 体势自然,多样变化,给人以更丰富的审美感受。
(下面图例选自米芾行书作品)
——————
关于行书章法要领,请参见江西美术出版社《二王行书要领精讲》《米芾行书要领精讲》《王铎行书要领精讲》。2019。
行书书法飘溢自由,字体大小主要看书写内容格式自由取材!一般重点内容字体稍大些,还要根据字体结构,笔画较多的难写的繁体字优先重点关照,大小排列组合比例得当!书法能陶冶情操,修养内心!像伟人毛主席的书法自由飘溢,意境非凡,气质磅礴雄伟!
在行书作品中,字的大小是宾主关系,主次分明。较大的笔画较粗的主字该怎样灵活布置呢?
现将王铎行书分三行为一单位举例分析说明:
把较大的笔画较粗的主字分布原则掌握了,较小的笔画较细的字分布原则也是一样的。
一,对称形式的分布。
在下图中,我们如果把较大的几个字看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就象两个梯形成组成的对称图。
二,下图类似于弓字形构图,疏密恰当而有流动感。
应该有随心所欲吧!
书法妙就妙在笔随心动,无固定的框架,虽一人作书,面貌百变,各得幽趣。
要达到随心所欲,心手双畅的地步,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长期的临创经验及饱读诗书,独具魅力的人文风骨。信手拈来却又姿态万千,引人入胜。
行书字体大小怎样搭配 ?无外乎要使书法篇幅整体给人以灵动感,符合观赏者的审美习惯,经得住品味,有嚼头,在推敲过程中让人有美的享受,就是好作品。
总之,字为心画,重要的是抒发书写者的心理活动,表达书写者的思想感情。或悲愤,或欢愉,或执着,或闲散,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用笔,不同的结字方式,出现不同的书作风格。
千篇一律,有固定格式就不是书法艺术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加字体的好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加字体的好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