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购买邓散木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购买邓散木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创作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评价下面的草书作品?
我感觉,现在爱好书法的人当中写行草书的人很多,远远高于写楷隶书的人的比例。而且,在国展及相关的地方书法展览中也是以行草书,尤其大小草见多。因此,这几年书法界草书的发展就呈现多样化的倾向。当然,这众多的草书写家中也是良莠不齐,好多也只是飞龙舞凤的乱划拉,没有什么讲究。我不会写草书,因此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少发言权,但从鉴赏角度来说,我认为草书创作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更加强调章法。草书较之楷书和行书,因其书写速度和连贯性要求,比起笔法的要求,更注重章法布局。而在笔法上,因为草书的“草率”有些字可能就顾不了个别的失误,而出现偏锋用笔,只要整篇字章法布局好,一样是一幅好作品。很多大家的作品都有过这样的问题。
二,率真但不要荒浮。草书写起来要率真,但不能草率,多数字一定要笔到意达,不能出现太多的败笔。比如,撇笔、悬针竖的末尾一定要收得住,不要一泻千里,出现过多“鼠尾”。
三,草书创作要有节奏。启功先生说过:写行书要像楷书一样,写楷书要像行书一样。他说的主要是行笔速度,这句话应用在草书上也是适用的。就是说,草书创作不是一样的快,要有节奏感。在重要的笔画收尾和关键节点的转折一定要笔锋到位,否则就会软弱无力。
这幅字应该是当代书家的作品,笔法和章法都很讲究,整体流畅、美观,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好作品。这位书家也受现代流行书风的影响,书法作品多少带有展览书法的味道。
草书注意的点,比起其它书体而言要多了许多,它既有严格的法度传承,又是最直抒胸臆的书体。记得书法大家邓散木先生著有《草书写法》,专门谈草书,书中对草书的基本笔法,结体以及点画、部首的规范草写以及如何创作,都进行了系统梳理,很值得初学草书者参考学习。
结合这本书,我谈谈个人感想:
草书如同其它书体,先求法度,再行创作。尤其草书的草法一定要有规矩,这个规矩源自古帖。按照草书的法度高低,可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魏晋的行草书、包括“二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等书作,都是草书的经典法帖,是学草书必学之选。
第二等级:张旭、怀素及宋四家、赵孟頫、鲜于枢、王铎、傅山等等,众多的行草书大家,将以“二王”为代表的行草书风格发挥到极致。
第三等级: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邓散木、启功等等,既传承了古法,又自成体系,而且,著书立说,为草书的教学和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具有较大影响力。
我们常常说要“取法乎上”,说明草书取法一定要学魏晋,学“二王”。例如普遍认为最能代表王羲之草书水平的《十七帖》等,可作为终身学习之范本。
至于,如何评价草书作品。我以为,首先要看得出取法清晰,二是点画笔法干净利落,三是章法布局错落有致,四是融入书者精气神,彰显草书的活力和气韵。四则缺一不可。说起来方便,做到很难,草书写出神韵极难。@微头条
一,草书首先要注意用标准的草书专用符号来书写,因为你自已创造的字别人不认识,现在大家都用《于佑任标准书法字帖,千字文》上的字来书写或古代名书法家的写过的字。
二,一篇好的草书作品,让人看到后就象一幅美丽的图画,结合书法内容或气贯长虹或静如止水,能看到作者的感情在书法中。
三,如果是诗词,字体的大小安排也要按诗词的字眼,凡诗词的眼应重点突出,要大而突出,洒脱。
本篇书法作品,写的李白的《送友人》基本符合我认为的以上三点,是幅不错的作品。只是没印章,属名的位置不太好,也不完整。给作品带来遗憾。
为何有人说写好书法必须明白静、兴、恒三字?
唐大书法家、书论家孙过庭一千多年前已论述过! 神怡务闲(精神愉快,事务悠闲),一合也;感惠徇知(感人恩惠,酬达知己),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这不是临池习书的静与兴吗? 与之相违背的有:心遽体留(心情躁动),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闲,五乖也。 时逾二纪(二十多年),有乖入木之术(形容书法没有达到很高造诣),无间临池之志(二十多年都没间断临习书法)。——这不是恒吗? 临习先贤笔墨痕迹,更须静心读碑读帖,充实一点国学素养,滋养心灵。避免闹出笑话。如毕福剑先生的“九球天后”,不评论书法水平怎样,四个字就写错两个,九字没简繁之分,玖字前人是用来记账的。后字皇后就是这个后,代表位阶或者说官位,後字是代表方位,前后左右。有的写些不知如何欣赏的口语“真不容易”等等。 不止书法界,当今社会环境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不正是缺少这静、兴、恒这三字吗?
学习书法做到了静、兴、恒三字会让你终生受益。
第一,学书法什么是静?
指学习书法时外在的有一个安静环境,内在的心不浮躁,平心静气。当心情烦躁时,不要免强自己去学书法。因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心境平和宁静时,才可能写出悠然自得的书法作品来。
第二,学书法什么是兴?
指学习书法的兴趣。不管学什么被动学习效果不太好。因为对书法感兴趣,有主动学书法意识,所以大脑才会接收相关知识信息。不排斥书法。学习书法首先要喜欢书法,学习时才不会觉得痛若艰难。让人觉得是轻松愉快的事。
第三,学习书法什么是恒?
指学书法要有恒心、毅力、有始有终。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就会前功尽弃。
学习书法要明白静、兴、恒三个字是著名书法家白蕉先生提出来的。白蕉先生学书过程中做到了这三点,在学习书法方面取得了成功。启功先生评白蕉先生是:"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
白蕉先生行书作品摇曳生姿,婉转飘逸。
欣赏他的行书作品,会使人联想到这样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山高水远,轻舟自由自在顺流而下,天上白云悠悠,有深邃缥缈之美,有幽寂的意境。
这一生的爱好,就睡觉,抽烟,写写毛笔字。前二者不务正业,唯有写毛笔字略算正途。虽然没有前途,但凭一份热爱,坚持至今,也十一二年了吧!浸淫多年,字虽丑,但对书写过程中的“静,兴,恒。”确有所体会,略谈一二。
“静”者:心无杂念,如打坐者入禅定,物我两忘。心对眼,眼对笔,笔对纸,外忘香臭荣辱,内忘今夕何夕。笔随意转,人笔合一,象这样才能写好字。练书法,先练心境,心浮气躁,不宜练字。
“兴”者:书写时进入的情绪状态。“兴来每挥千纸尽”“颠张醉素”,都是兴的具体表现。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每一个点横都是有生命张力的。《兰亭序》饮酒游冶,笔势洒脱轻快。《祭侄稿》国恨家仇,沉郁顿挫,凝结不能化。兴是书写者个性在笔画中的体现,有浓烈的个人色彩,赋于书法灵魂和生命力。
《恒》者:是练书时坚持不懈的毅力。“墨池”“笔冢”可以想见其中的不易。有苦,却乐在其中。持之以恒,必有所获。自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购买邓散木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购买邓散木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