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法中草书讲究什么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书法中草书讲究什么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为什么不能用横写的格式写?
中国自古形成了自上而下成列,自右向左成篇的竖式书写格式。怎么形成的呢?没见过这方面的论述,这事儿专家不能靠猜测下结论,不过咱老百姓就可以胡猜瞎蒙一番。我估计跟中国古代丧葬文化有关,自家的长辈去世,入土为安,埋葬处一般要插树枝,插木条做标记,久而久之,木条上要写上自己氏族家族的标志符号,逐渐就形成墓碑文化了,汉字竖写的方式也形成了。当然以上是我瞎蒙,大家不要当真。
人多数是右手执笔,所以汉字发明出来大多从左、上起笔,右、下收笔。随着竹简、纸张的发明,自古以来的书写方式没有过变革,反而固定下来。
现在人们给书法分类,经常分正书和行草书,正书又分为篆书隶书和楷书,好像书法是依照由篆到隶,然后楷、行、草的顺序演化的。其实不然,草书是从篆隶直接草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草体字没有经过书法训练的人不能辩识的原因。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逐渐接受了西方汉字从左到右排列成行,然后逐行向下排列成篇的横写格式。这样,中国人突然发现老祖宗发明了上千年的草书使用不灵了。草书发明出来主要还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但是随着新中国简化字的推行,草书字形辨认难度加大了,书写方式也发生了方向性问题,因此几乎完全与实用性脱节了。
按说这是书法家的责任,书法家们应该抓住机会,创立一套新的草书字形和笔法,可惜当代书法家天天哭着喊着要创新,却又害羞胆怯,不敢质疑古人,在脱离书法实用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草书并没有规定不能横写的。只是在古代书写公认方式就是从上到下,从右往左书写,这就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书法魅力,也增加了书法的美感,这是其一。再者,中国汉字的特点是方块字,从上往下的笔顺,因而草书的连笔就十分方便快捷,飞流直下,一气呵成。如果是横写,试想想,是不是写完前一个字,气势本来就是往下落的,结果,横写就得从上面从头开始,就会变得笔断意断,难以形成浑然天成的艺术美感。不信你看……同样的运笔和写法,结果却千差万别了。
书法教师是否必须是书法八级?
当下关于书法老师,个人认为只要文字写的端正,家长和学生喜欢,且最关键的是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不考级恶,照样有很多国展选手。只要是市级书协会员 一般教学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不可狭隘的认为初学者只适合写楷书,初学者写隶书也是非常不错的。本人认为考级,基本上就是没什么用,给外行的家长们认为那就是一个证,唯一有用的就是鼓励了一下孩子的积极性。
书法老师不一定需要有书法八级证书,但是一定要有高于书法八级的水平。
关于成为书法老师需要什么资质的问题这个需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毕竟不一样的机构要求不同。
当然,自己开工作室的话也需要有一定的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书法老师是不是有八级证书,一个书法老师的水平绝对是高于八级的。
很巧的是,前不久我就看到过在招聘书法老师的时候,用人方问老师书法考到几级的问题,其实只要是有教学经验的书法老师马上就能感觉到这个招聘方不太懂这个行业。
因为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更有意思,书法八级的人是不是就能做书法老师?
师不必贤于***,***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朮业有专攻。
书法老师之要求我认为,熟悉各种书体特点,间架结构。形式朝代。书法时代背景。民族,文化,习俗,历史。且文学,历史,哲学,人文,地理,等学科功底深厚即可。所为考级,只是外衣,面具。实战靠真本事。
书***在字外。
老师只教系统知识,修行在于个人,同出师门,天地之差,屡见不鲜,习以为常。
首先感谢邀请。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不一定。简而言之,从目前的情况看,书法考级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作为一个书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个体因人施教,而且主要是教基本的技法,学习提高还是要靠自己平时多练习。谢谢!
书法四大家字体特点?
中国书法四大家,一般的是指“颜、柳、欧、赵”楷书四体的创始人: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赵孟頫。
四大家字体特点:
颜真卿是整个书法史上的一位变古革新的***级人物。唐朝新书体的缔造者。他的书法造诣博大精深,开创了雄强浑厚的独有书风,使书法的审美从俊秀走向雄强,属于唐楷名家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楷书笔画浑厚刚健,结体宽博宏大,极富阳刚之气,对后世的书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不光楷书造诣深厚,颜真卿的行草书也是遒劲高古。有端庄遒劲的《颜勤礼碑》,还有行书经典《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足以看出他的行书造诣。
柳公权楷书以骨力洞达著称。其笔画顿挫工整,法度森严,同时笔力凌厉刚劲,骨力洞达。从结体上讲的话,柳公权的楷书内紧外松,结体挺拔,及其讲究线条的质量。我国著名学者启功先生曾数十年如一日的临写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只为了得其骨力,可见柳公权用笔功力的深厚。
欧阳询的楷书,在书法史上是公认的古今楷法第一,总体来说是以笔法取胜的。
他传世的欧体楷书笔画精到,结体严谨,甚至达到了所谓“一画不可移”的高深境界。欧体楷书虽然工整严谨,但点画之间的变化却活泼生动,给人一种挺拔俊俏的美感。《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赵孟頫(fǔ),元朝书法大家 在楷书四大家里面唯一一个不是唐代的书法家,但更是风格最为突出的一位书法家。
其书风秀逸,字体严整、笔法圆熟,还擅长草书、隶书、真书、行书。赵孟頫的楷书最大特点是以行书的笔意写楷书,书法非常雅致,楷书书法代表作品有《妙严寺记》、《三门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法中草书讲究什么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法中草书讲究什么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