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正楷怎么转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正楷怎么转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以前练楷书,现在想往行书方面靠拢,要怎样做才能写好行书?
行书,正书之小变,后汉刘德升所作。锺繇谓之"行狎″,务从简易,相间流行。至王献之,又旁出二体,非草非真,处乎季、孟之间,兼真谓之真行,带草谓之草行。虞世南云:"行草之疏,如空中游丝,断而复续。″又曰:"行书者,若转轮之义,行而不郅。″一一郑杓《衍极》刘有定注。
注:行而不郅一一指行书时有放有收不至失控。
以前练楷书,现在想往行书方面靠拢,可以接着练行楷书,行兼楷意比较规矩的叫"行楷″,一般以楷法入行书的方笔要多一些。它是介于楷书和行书之间的书体,练习行楷之后就接着练行草,写的速度比行楷略快,体势变化比行楷要大一些,无论是行楷或行草,要注意形不连而气连。笔虽断但意相连。
赵宦光《寒山帚谈》中说:"行书之带笔乃其过脉处,锋势与本文(指笔画)必有节奏,其字始有骨力。若其浑去不分者,狂草则可,不然败笔也。名家、作家但宁念本文其锋势引带无意得之,不知者先己宁意引带,何暇分出本文,是以浑浑失之远矣,即有意分出,意又杂乱,临仿法书至有引带诸事,直临本文,勿临带笔,本文成熟,带笔自随,随正文出,自然节奏。此临仿要诀,不可不知。″
文中的带笔指字中的引带牵丝。牵丝要出于自然,临帖时注重笔画本身,不刻意临带笔,刻意去临,必显造作,笔画纯熟,引带自生,这是临行书的要点。
(上图书法作品为李邕行楷《出师表》局部,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有楷书的底子,入行书要省事得多。虽说楷书写好了未必行书就写得好,但至少比楷书都没写好就写行书要轻松的多。由楷入行,我想首先要在思想上澄清三点模糊认识。
第一点,楷书写快就是行书吗?不全对,如果楷书的根基很正很硬实,把书写速度加快,把握好节奏感,那么点画之间的牵丝与行气就会体现出来,在视觉上也就有了“行云流水”之感。为什么不全对,因为点画的俯仰向背等关系可能出不来,字势也未必就能自然而然地拿捏得体,这些,仍是需要有针对性的专门练习的。
第二点,楷书基础好,行书就一定写得好吗?不一定。楷书与行书在技能技巧上有通融之处,但毕竟术业有专攻。不同书体之间都遵循这样一种关系,既有所关联,又各具其特。换言之,二者之间并非正比关系,或者说因果关系。对于一些认为楷书是万法之王、毕其功于楷书、楷善则诸体皆易工易散观点的朋友,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第三点,由楷入行,以前的习练是否全没用了,仍需从头开始?当然不是。楷书作为法度最完备最规范的书体,它的最大优势就是有法的思维、技的基础。楷书功底硬,则对笔法字法的技能训练是深入系统的,这对习练其他书体非常有用。
由楷入行,仍須由临帖而始。至于学谁的,最好是取法乎上。什么是上?二王米芾王赵孟頫王铎董其昌就是上,而二王则是上之上。学行书,最好是溯本求源,首选二王。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集字圣教序,都是最好的范本。有楷书的底子,领会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抱庸浅谈。
不知道你的楷书功底如何,学习行书重在三个字,忘、重、勤三个字,给你看一下我们群内一些优秀的行书作品,希望能有所勉励,我在详细给你赘述一下该怎么学习行书?
咱们先来看一下学习行书中重要的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1,忘字主要说的是你要忘掉楷书的书写速度,笔画呈现形式及效果,因为楷书重在笔画的呈现,线条粗细明显,视觉冲击效果大,所以书写的方式就与楷书形成了很大的违背,所以想要向行书去靠拢,需要先忘记楷书的行笔过程。
楷书向行书过度顺理成章,但在学写行书之前先要弄清行书与楷书不同的两个区别。
一是点划用笔的区别。大家知道,我们写楷书时,都是一个点画写完整后,再写下一个笔划,基本上是笔笔独立的,但行书的笔划就有了连带关系,比如三个笔划的三点水旁、行书就可把下面两个点连起来,写成两笔,简化了楷书原来的形态。加之运笔节奏的加快,行书的笔划搭接就有了牵丝映带,这是楷书中没有的,却是行书的特征之一。也由于笔势的跌宕,行书把楷书较工整的形态变的更加参差不齐、生动活泼。从使笔上来说,如果说楷书是“打击乐”,那么行书就是“轻歌曼舞”。
二是结构章法的区别。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行书打破了楷书四平八稳的结构,与楷书形成对比的,一个是点划跳跃、一个是体势欹侧,甚至是字的重心不稳,只有通过行气的呼应联系,才能取得整体运动中的平衡。特别在行间和整个布局上变化明显。所以,在学习行书时,我们首先要破除写楷书时一个字填一个格的习惯,要把字与字之间行气的贯通做为一个熟练掌握的重点。
在学写行书过程中,阻碍进步的最大问题是用楷书的书写习惯去写行书。所以,做为初学者,一定要把楷与行在用笔、点划、结字上的不同区别开来。从“翰不虚动,下笔有由”开始,我坚信题主及书友友们的学行书之路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精进,也期望大家直探行书堂奥,取得不俗成绩!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等知识方面同学习,多交流,共进步!
硬笔行书,和软笔行书很多理念是相通的,比如:
明代丰坊《书诀》说:“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
通俗的讲,行书贵在流而畅,要有呼应感,此其一;行书要有轻重感,此其二;这两点,我认为这话,不仅适合软笔,也适合硬笔。
所以,如果有楷书基础,再练行书,只需要几点即可:
一、 楷书基本上方笔为主,而行书由于流畅的需要,方笔、圆笔需要均衡。
这是行书自然书写的要求,也是审美的需要!需要强调的是,但凡古代经典的行书,基本上都是圆笔为主。
当然,硬笔行书,方笔的比例相对软笔更多一点更合适,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二,会楷书,再练行书一定要摆脱离楷法的束缚。
会楷书练行书既是优势,也有不利影响。优势在于,能很快掌握行书的结构,这个是短期影响,立竿见影!
不利影响在于:很多人练楷太久,再写行书,离不开楷法的束缚,行书里太多楷法,比如――
不该顿笔的顿笔、牵丝太刻意、写行书呆滞,放不开,轻重感不强等等。
集中体现是――行书也难以做自然书写,都是受楷法束缚太多的缘故。
三,行书的美,在于自然书写,不要描字画字,充分抓住行书的规律与特点,最后回归到自由书写,自然书写。
轻重感、节奏感非常重要,脱离楷法,好吧,聊到这里。谢谢您的关注与点赞!
楷书过渡到行书的学习方法有什么?有什么好的视频教学?
凡是录成***发到网上的东西,大多都是为了引起关注而在那里招摇显摆,没有多少实际可用的东西。一个人有真本事真功夫,那都是用了一生的心血研究琢磨出来的,一般是不会平白无故的拿出来轻易示人的。你想得到心仪的东西,你就得向那方面的老师或专家专门请教,才有希望获得指教的机会或是资格。譬如书法,看起来挺简单,谁都会写字,但真正懂写字的人又有几何?现在网上的碑帖推介、笔法研究就如雪花漫天飞舞到处都是不知凡几,但真正是入了门道的而又不误人子弟的东西又有几何?自媒体时代,人不知羞不懂装懂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和事亦不知凡几。我们学书,就要用心思动脑筋心明眼亮,选好帖跟好师,切莫人云亦云误入歧途。若一旦选错了帖跟错了师,再想纠正过来就很难了。现在市面上那些打着博导、硕导、书法大家旗号的丑书***们就是当年选错了路跟错了人而现在又在误导他人嘴里还振振有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们得引以为戒,不再重蹈覆辙。
楷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家一帖临摹,学楷书有了一定基础也可以同时学行书,行书推介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然后二王尺牍,有了一定基础与感觉才能尝试兰亭序,初学行书就学兰亭序不容易,这是二王一脉,以后可以临赵孟頫,米芾,董其昌等。如果学颜,楷书行书都可以学颜真卿,行书不是楷书的快写,它有自己的节奏,抑扬顿挫!
最后坚持练习,在经典书法作品里获得美的享受,然后自己也在书法练习里获得快乐充实!
这个确实没有很好的推荐。今日头条上很多写字的大咖,要不是直接教学楷书,要不是直接行书、行草。你直接看他们的***可以学习楷书、行书。
楷书如:大鹏楷书、赵贺新,行书如:行书一点通。
如果是过渡的话,头条上的水墨书兰亭,教学不错的。他在教学的时候既要写楷书,也要写行书。而且他写的楷书笔法特别适合过渡到行书去。
你能问这个问题,那么可能你的楷书已经有一定水平了。只是在楷书转向行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行书起笔受楷书顿笔影响,比如行书结体布局差等情况。我的建议是:1、尽量选择与你的楷书接近的行书来练习,那样上手容易,不会有太多挫败感;
2、若行书受楷书束缚极大,可以边练习草书,再练习行书。练习草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你的行书变得圆润、流畅。但是无论练习行书和草书都一样,一定要入帖,就是要模仿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正楷怎么转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正楷怎么转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