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为什么要写连笔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为什么要写连笔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习硬笔草书有什么具体意义吗?
我认为题主想问的主要是用硬笔学草书能不能学,怎么学,值不值得学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先说能不能学,答案是肯定的。草书的主要特征为结构精简,笔势连绵,在所有的书体中是最能表达个人情绪的书体!因此自古以来学习草书的人特别多。因此如果你喜欢这种书体那就可以去学习。
但是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它的练习方法,很多爱好者对于草书的认识就是要快,一味的连笔,那练出来看着潇洒到根本不是草书!孙过庭在《书谱》中论述: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我个人的理解是草书的外在的形表现的是使转,但是它如楷书一样也是一个法度严谨的书体,要注重笔画的提按顿挫起行收,这样才能不会任笔为体,聚墨成形。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书写的节奏,书写的节奏通过发力点之间的链接而形成类似音符的节奏,因此找到发力点非常的重要,一般来说主要在起笔,收笔,转折,线条的中段,如下图
其次就是谈下值不值得学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其主要的原因是草书对于没有学过的人才说是较难辨识的,因此你练习的草书只能专业的人才能看得懂,所以你硬笔练习草书是因为喜爱或者为了参加比赛,那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是想用到日常生活中,那练习它的意义不大,还不如直接学习行书!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请各位书友指正交流
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点个赞!
欢迎关注我的书法教学视频,也许对您有所启迪,谢谢!
我认为练习硬笔草书是毫无意义的事!首先从人性格来说,喜欢写草书的人一般是个性外向张扬,多半喜酒,为人热情大方,书兴一起挥不停手,追求一种心手双畅,一泻千里之真情流露,笔软则奇怪生焉的惊喜连连,毛笔的起倒转折,横涂竖抹,八面出锋横扫千军之势何等快意人生。我们再来看一下硬笔特点,首先硬笔执笔方式定是非常单一的,硬笔写写楷与行还能勉强为之,要写草书则有待商確,毕竟硬笔只有冷冰冰的一个小硬笔尖,写出来的线定是比较单一生硬的,根本体现不了草书就是多种线性的艺术,它更不能做到点线与面的多变化复杂关系,再有就是兴致来了捉笔想写,硬笔软纸,劲使过头了则纸易破,实则扫兴矣。所以我个人认方用硬笔写草书则废也!当然你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别人不敢吃螃蟹的时侯也许是机会,你努力的去尝试也许能给我们带来另一番新天地!仅个见。
谈任何事情一谈意义就不好玩了,咱平实一点说,对一般人就是个业余爱好。能丰富你的业余生活就成,非有大成就,想靠它吃饭难了点。书法(包括硬笔)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艺术之一。如果非要谈意义,精神层面的意义更大一些。如唐代张彦远说的,成教化,助人伦。
提出此有意义是出于实用或功利的想法
学习草书本来就不是为了“显摆”,纯粹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自己的愉悦自己。
所以对于学习硬笔草书来说处于自觉性的需要,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意义出于自己喜欢做就好啦。
说着说着,在于我们今后的社会发展用笔的时候是很多的,特别是喜欢学习的人,用计算机的输入法毕竟思路是不一样的,数字化缺少了具体意象的个性。
见书如见人,那份感性的触动心灵深处的东西甚为珍贵。
人在独处,一书一纸一笔一茶,书如流水潺潺流淌过自己的心灵和思想。
如何思考比思考什么重要。
学书,诸体皆有其独特魅力,自己愿意做自己的。
硬笔草书练习非常有用,首先是写字的效率很高,一般人写一个字,你可以写五个字,几乎和速记无异,于是,做笔记的时候可以留下很多倾听和思考的时间,写东西的时候也可做到文由心发随心所欲,其次,草书能看懂的人不多,于是就可以做到保密工作,知识产权有保障了,比如医生就常用草书写配方,其三,草书能培养豁达乐观的情怀,防治心理疾病,其四,有益形成思维敏捷,细致。
草书为什么产生在汉末而不是战国和西汉?
技术的进步。
以前,主要的书写载体是竹木简,竹木简不容易吸墨,就要写的慢一点。东汉,改进了造纸术,可以大量生产便宜的纸张,纸张的书写性大大提升,人们就可以写的更快。如何写的更快,于是就有了快写的方法,这就是草书。
草书的诞生,说明了书法摆脱了实用性的束缚,真正进入了艺术阶段。
之所以草书产生在汉末而不是战国和西汉,那是因为战国时期还是以碑文为主,最主要是因为战国时期诸侯或卿大夫之间往往通过盟誓仪式缔结联盟,其文约是一种用朱笔或墨笔写于玉片或石片上的文字,被称为“盟书”,这是为了方便交流,
战国时期,秦始皇尚未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前,文字自然没办法统一,那简化的草书肯定无法运用,不便于交流;秦汉两代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封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要知道“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推行了“书同文”政策,从此基本结束了六国文字异形的混乱局面,进而确立了秦小篆的独尊地位。文字的演变与适用是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比如,简牍书是汉代墨迹书法的典型代表。简牍书主要分为隶书和草书两种,
到了汉代,隶书在秦代的基础之上,逐渐脱去篆书笔意,波挑伸展,提接顿挫、起笔止笔呈现出明显的“蚕头燕尾”状,从而演变为成熟的隶书,换句话说在西汉时期还是以发展隶书为主,又由于草书的形成在时间上要晚于隶书,西汉初期,为了适应书写快捷的需要,古隶中开始出现偏旁部首简化和连笔的现象。
直到进入东汉,书迹中的草书意味日益浓厚,到汉末才最终形成纯粹的草书。汉代的草书字字分离,字形扁平,且受到成熟隶书影响,有波磔用笔,为与今草相区别所以被称为“章草”;要去这样理解书法作为它的实用性,必定要让文字统一,草书又极其简略,文字的统一,让人容易分辨草书字体的含义;书法作为它的艺术性,草书的美必定要有欣赏价值,艺术也是随着文化在升华的,这期间要经过一段时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为什么要写连笔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为什么要写连笔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