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柳体楷书字体怎么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柳体楷书字体怎么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学习柳体的人,怎样用笔才能写出柳体的骨感和刚劲的风格呢?
柳体是最难学的楷书,这一点毫无争议,现在的书法老师一般都会避开柳体的教学,因为很多书法老师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在我六年的临帖经历中,对如何用笔写出柳体的骨感和刚劲的风格有过一些体会,在此算是抛转引玉。
柳体的骨感来自独特的用笔方法。仔细读帖,我们会发现,柳体字的骨感来自于笔画的形状。主要有以下几处需要特别注意:
1、有些字的一个点,就有四个角,类似于梯形,比如“德”字的最后那个点画。具体的用笔顺序为先切入,按压笔头,拉动笔毫,往右下角收笔。如下图所示——
2,还有柳体字中的短横,四个角都是棱角明显的,起笔为方切,收笔上顶,如下图所示——
3、在长横画上,柳体起笔会收出来一个骨节,如下图——
5圆进笔法,逆锋上行,再下按笔写出撇画,如下图——
6、柳体笔画线条的瘦劲,特别是长横表现突出,长横的粗细变化较大,头方腰细收笔出骨节,写这一笔画,先切笔,后横拉,中锋行笔,中间注意提按变化与笔画粗细的关系,收笔出骨节处先抬笔再下按,最后回锋。如下图——
正是这些笔画的棱角、骨节、方头以及瘦劲的线条,组成了柳体的骨感和刚劲的风格。在抓住柳体字体的这些特点之后,再掌握笔法,勤加练习,自然就写出想要的效果来了。
关于柳体楷书,我曾有过多次论述。
柳体楷书的骨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笔法,第二是速度。
第一,先说笔法。比如写横画,起笔时侧锋行笔,然后转入中锋行笔,在行笔的过程中,渐行渐提,收笔时可以回锋,也可以直接切笔。
第二,行笔速度。柳体楷书必须写出应有的速度,这是他和颜体楷书最大的区别。
第三,柳体楷书受王羲之书法的影响很大,字体能大则大,能小则小。而且它的字体特别能造势,平正中寓险峻。
柳体楷书难就难在细节上的,微小变化。笔笔不同,笔笔有变化。
第一,没有捷径,悉心临摹《金刚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每种临摹五遍以上,做到纤毫不差,自然能对柳体字的结构外形有心得,从而打好基础,心中有数。
第二,用笔,自从唐朝颜真卿向张旭请教笔法以后,一直是个谜,估计都不想讲出,颜真卿《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也仅仅只是‘意’。这个只有亲传面授,可能才有真实性,我在这里也不想多讲,不是保守,是因为不见得成熟,不足为外人道。实际上只要是稍微涉猎书法的人,用笔都略懂一二,其中奥妙,还须个人多加领悟。但可以说一点(还好像没有哪个书法家这么说过):写毛笔字要用巧力,即将手臂手腕手指之力,巧妙发于点画之上,就如太极拳之发力一样。柳公权楷书尤其要用巧力写。
反复临摹,善用巧力:我觉得正是写好柳字的关键!
各位朋友,有点小心得,请大家指正。 《玄秘塔碑》柳公权时年六十三岁,《神策军碑》柳公权时年六十六岁。按理说三年的时间书写风格不应该有太大的变化,我什么我会有玄秘塔硬瘦,神策碑厚重的感觉呢?今天一位***给了我一个说法,一家之言,我觉得有道理,并我的体会分享给大家。 玄秘塔碑的石料非常好,经千年依然存世,现藏于西安碑林,千年中经无数次拓片,原石难免有变化,刻迹渐浅。现在刊行的玄秘塔很有可能是百年内的拓片,所以字迹发生变化,展示在我们面前愈加硬瘦。 神策碑原石立于皇宫禁苑,被拓的可能极少。原石至宋代已无踪迹,仅存贾似道藏拓片孤本,《金石录》记载分上下两部,传至今仅存上部。由于被拓的次数少,基本反应原石原貌,因此,最能反应柳体原貌。 我的体会两贴同练,学习笔法的同时,神策军碑追求原样,玄秘塔碑追求厚重。
柳体字是正楷吗?
柳公权写的是楷书柳体。是柳公权继承前人的笔法等创新而成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柳体是四大楷体之一,所以当然就是楷书。
柳体楷书只是楷书的一种。楷书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美,如果选择学习的话,要求选择一种去练习,练到熟练为止,比如这里所提到的柳体就可以。柳体呢,是四大楷书之一,结构严谨,苍劲有力,美感十足,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研究!
柳体是谁的字?
柳体是指柳公权的字。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的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扩展资料:
1、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2、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3、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柳体是谁的字?
柳体是指柳公权的字。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的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扩展资料:
1、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2、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3、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柳体楷书字体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柳体楷书字体怎么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