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能变强壮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能变强壮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没有基础直接练行草的话可以练得好吗?
行草书由于笔画飘忽不定,迅疾多变,若没有正书基础往往留不住笔,笔画容易油滑轻飘、缺乏质感。因此,我们一般建议学行草要有正书的基础,正书包括唐楷、魏碑、隶书、篆书都算,不一定非得是楷书(光狭隘地说楷书基础,很多人会立即反驳说,草书比楷书还先出现)。
(林散之隶书)
(林散之楷书)
我们来听听林老的自叙——
“十六岁开始学唐楷、魏碑,三十岁以后学行书,六十岁以后才写草书的”;
如何用草书写一首唐诗?
我是坚持以文字内容为上的。首先得对诗的涵义和内在情绪体会斟酌,然后准备纸墨,对纸张形式、篇幅大小估计选择,接着选择适宜的字体,以及个人情绪的配合,努力做到“意在笔先”。
因为汉字的意义和书写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所以得依据文字内涵,随机调整书写的“速度”和“态势”,控制点画的“方圆”、转折的“软硬”,在书写过程中,依照平日训练的习惯,对结字的“奇正”、笔画的“虚实”和章法的“疏密”,尽量做到“自然而然”、“合情合理”,并能对不足之处及时补正。当然,能多角度体悟、多次书写,然后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一幅是最好的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如果题主有一定的草书书写基础,并能熟记草书符号,选择一首唐诗书写就可以了。
不知道题主是否临过古人的名帖?也不知道题主临摹的是章草、今草还是大草?更不知道题主临帖多久,已经达到了几分像?
唐诗的字数有多有少。在书写前,可根据唐诗的字数多少选择宣纸的大小。
用草书写唐诗时,一定要在自然书写的状态下进行,用笔要符合法度,结字要符合法度,章法布局要科学安排,要把墨的浓、淡、干、湿、焦发挥到极致。
笔墨当随时代。在章法处理上,应满格布局,四周不要留白太多,有五公分足矣。另外,正文可以书在落款处,落款也可以书在正文中。启首印可加可不加。闲章可加可不加。总之,印章不可乱加。一幅有个人风格的草书作品,不加印章最好。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是从不加印章的。
这就是,最近几天创作的一幅狂草作品。
尺寸:八尺整张。
杜甫诗秋兴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用草书写唐诗,首先要具备草书的书写技能。字法,草书有不同于楷书的结字方法,应该专学专会,有其规范性。笔法,有其流便奔放的点划质性和使转规律。章法,应随内容丶书写情绪,临机变化,水到渠成。墨法,应有相应的"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自然变化,但应忌"花″。
创作之前,应对选取的诗词文句熟练记诵,以免行笔过程"断气″失联。以一气呵成为好。
当然,以诗词为内容,也不一定非拘泥于"唐诗″。凡是古体诗都具有字丶句规律,意境优美,情思感人,宜于创作的优势。
上图:杜牧《江南春》,释文: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上图,李白《下江陵》,释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上图,张继《枫桥夜泊》,释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图,僧志南《绝句》,释文:綠树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上图,杜甫《绝句》,释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革命题材的硬笔书法有哪些?
1、《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史上最美的七绝唐诗是哪一首?到底美在哪?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到盛唐已经作完。我们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要想选出最美的七绝唐诗,实在是太困难。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历来如此。
先说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这首诗之所以出名,和它背后那个忧伤的情感故事有关系。崔护写这首诗的前一年的春天,饮酒之后郊外踏春,来到了都城南庄。这个时候崔护口渴,就来到一户人家讨水喝,结果开门的是一个明艳动人的少女,院子里一树灿烂的桃花正在绽放。喝完水之后崔护对那位少女念念不忘,第二年的春天再去寻人的时候,原先那户人家已经迁居外地,不知下落。饱受相思之苦的崔护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祭奠那还没有开花就已经枯萎的情感。千百年来人们被这个美丽又哀伤的故事感染,也被诗歌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无奈之情感染。
人是有感情的,桃花是没有感情的。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时候,那一树桃花依旧迎春盛开。桃花开放的愈灿烂,给诗人的***愈强烈。这首诗歌,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中,留给了读者深刻的记忆。这首诗歌,每一句,似乎都是一幅画,四句诗歌,就是四幅塞外画卷,连接起来,就是一幅苍凉寂寞的边塞图景。关于这首诗歌,也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据说慈禧很喜欢这首诗,命令御用书法家为她写一副字,内容就是这首凉州词,结果这个书法家不知什么原因,写漏掉一个字儿,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忘记写了。书法家自己还不知道,洋洋自得的把书法呈上去,慈禧打开一看少了一个字儿,马上就变了脸色。质问书法家究竟怎么回事。书法家一看吓得冷汗直冒,但是最后终于被强大的求生欲拯救。他灵机一动禀告慈禧,这是他故意少些一个间字,把这首诗改造成了一首词,说完张口就念: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看,飞盘扔得这么远,都被书法家给叼回来了。
一首诗能够成为故事中的主角,证明了它受欢迎的程度。
事实上,作者王之涣作这首诗的缘起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话说王之涣和好友高适、王昌龄在酒馆喝酒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梨园伶人在演出,这三位诗人就商量好,看看有谁的诗歌被演员们传唱,谁的诗歌最受欢迎。结果三位诗人的作品都被艺人传唱,只不过唱王之涣这首凉州词的姑娘,长的最漂亮。比赛的结果自然不言自明。这就是所谓“旗亭画壁”的典故。
书归正传,《凉州词》的好处在于,尽管这是一首悲凉的边塞诗,但是它悲凉却不悲伤,悲凉却不凄凉,在悲凉之中,仍然流露出一种慷慨悲壮的雄浑之风,这正是盛唐时代独有的风***。
黄河远上白云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能变强壮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能变强壮的草书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