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启功字体欣赏楷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启功字体欣赏楷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启功先生说:楷书如行,行书如楷,大家在实践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探讨问题不要感***彩。本题明人一眼就看出题主想说什么,但自己又不敢说,转圈子。在启功没说这句话之前,古人就是这样做的。钟繇、王羲之的字就是如此。唐小楷灵飞经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实,你们想诽谤的欧楷,也是这样做的,只是欧楷的严谨被写丑书的人曲解了。元代赵孟頫更如启功所说。现代写丑书的人对古人的话断章取义,死人不能反驳。在钟繇、二王等人的书法理论中 ,找不到写丑书的理论依据,所以,就找王铎、傅山、康有为等人的说法,甚至断章取义,似乎找到了理论依据。如果那些死去的书法先哲们还活着的话,一定会说:孽种啊!
启功老先生此言一语中的!
楷书书写容易形成呆板、僵化的不足,实际上就是缺少动感,现在很多楷书学习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不愿意涉足唐楷,更多的去学习魏碑之类的。让楷书富于动感也是众多学习者追求的目标。
与之相对而言的是行书,要求行书有楷意实则是为去其浮躁,多一些端庄,当然这个是建立在较深楷书基础上的功力要求。
个人认为“楷如行、行如楷”不应刻意去写,而是先以一种字体为主,通过临摹不同风格的字帖,诸如汉隶、魏碑,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加入不同的风格和书写特点。
现在也有较多主动创新者,为追求所谓的“展厅效果”,刻意的写巨幅榜书,点画狼藉却又自诩为创新,亦或放大局部特点、频繁应用,虽然是避免了所谓的馆阁僵化,但实际上是走入了另一个误区,书法艺术应该是“雅俗共赏”,而不是少数人的“孤芳自赏”。
启功说,楷书如行,行书如楷,如何理解?
楷字因严谨有失活泼,行书书写烂漫有失规整。故,写楷书力究写出生动,行书不可野气。
在书写过程,体验晋楷书,要比唐楷具有情性。唐楷中,颜真卿楷书比较有生动形象,天真烂漫,且中规合度。
赵体楷书,也乃灵动。
现在书写行书,习气多,习熟一般很难出妙,习为常,熟则滑。因此成就行书烂漫,兼有稳健的字体其中,显得温雅洒脱。
都知道临摹别人楷书貌,总有窠臼的痕迹,而自己的笔意楷书,虽有稚嫩,而具天真寓墨。
自然的东西,才是艺术的根本。造作的模式,仅仅成形状而无灵性。
理解启功的辩证思维,事物两方面,将有机结合,严肃中有活泼,烂漫中有稳健,欹正相间。动与静相互依存。视为度。
謝謝邀請。
楷書如行 ,行書如楷。其核心即是:筆劃‘’顧盼‘’有態。‘’顧盼‘’二字,是堅凈翁點出的。
‘’顧盼‘’二字所成書字之效,換言之,即是以何標準判攝用筆與結字,其皆‘’到位‘’和‘’到味‘’了呢?曰:書字貴能得‘’勢‘’與‘’立‘’。‘’勢‘’與‘’立‘’二字,亦是堅凈翁點出的。
‘’勢‘’與‘’立‘’二字,又作何解呢?‘’勢‘’者,翁有言曰:結字如懸崖置屋牢。‘’立‘’者,翁有言曰:行筆如亂水通人過。
翁有妙喻,以青蛙捕食(捉死蟲置蛙前,其不顧且不以取食)趣解不寫死字書活字。下走引申作趣解:飛蟲掠過,青蛙弾廣長舌動態中精準捕獲,可喻書字‘’到位‘’;青蛙卷縮活舌適意將捕獲的飛蟲入口吞腹,可喻書字‘’到味‘’;青蛙獵食的過程,可喻書字‘’顧盼‘’有態。結字,翁有黃金分割律在書法上的理論創覺;用筆,翁有‘’半生師筆不師刀‘’的感慨。
以上諸概念,可以從堅凈翁遺世法書中,無量墨蹟裏,一一名實較量,得胜義旨趣。
下走興趣未盡,進一步從藝術根性來說,書法不論楷書行書草書等等,其法理的究竟本乎觀念的轉化。莫只作思辯的邏輯思維,當勇猛精進直覺的等覺妙觀。佛陀緣起律和老子反動返成律,華夏藝術之母。熏脩佛法道法,藝術家的慧命。
下走是瞎蛤蟆,鼓空腹而歌。祝各位書法同好國慶快樂!
看到这题目,感慨很多——
以前上学练过楷书,虽不深入,也不系统,但若说是楷体得启蒙,倒也绰绰有余,可能是个人偏好,后来更喜欢行书。
搞得我也很无语,上学时,一笔一画写的多稳。然而,多年不写楷书,再练了行书后写楷书,怎么是这个味道?
其实让我说,所谓的“行楷”,若无牵丝、结构上无异化,仅仅有笔画上的顾盼之姿,实质还是楷书!
这也是赵孟頫的字像是行楷,却依然是楷书四大家的道理,楷书的风格,不应该都是法度森严的,也可以如启功所说“楷书如行”的!
至于――“行书如楷”,也就是作为行书结构要像楷书一样稳,但线条要灵活,不然就不是行书了!
结构不稳,字必然走形;线条不活,字易呆滞,且缺少实用性。
所谓的“先求规范,再求自然”,就是这个道理――结构规范,就是稳!线条灵动,字就自然。
谢谢您的点赞与关注~
启功楷书好在哪?
欣赏一个人的书法作品,不同人有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看法。个人觉得,启功先生书法则通过“清”传达给我们一种雅逸之气。形质上的“清”和气格上的“雅”合起来构成了启功先生书法的总体风格。他的书法写得规整,实用,可以辨认,不糊涂,不造奇生异,很入眼,有一种清瘦飘逸,清兰幽静,舒畅的风骨吧。
启功楷书,还是不错的,当然不能与历史的四大楷书大家相提并论,但启功的楷书在近代书法大家中的成就是比较高的。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得看热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看整体气韵。启功作品给人的感觉是不激不厉,从容舒展,用笔控制自如。缺点是整体上看过于平淡,如能加强线条的对比,那么就更加有味道。
第二、看笔墨、看笔力。启功作品笔墨圆劲厚实,笔墨功力非一日之寒,源于启功长时间的临池实践。
第三、看章法、看布局。启功作品章法布局稍显呆滞,不过整体效果给人的印象还是比较深。
第四、看个性风格。启功作品个性风格非常突出,让人能够从众多的书法作品中一眼认出。
今年早些时候带着媳妇孩子去了一趟正定的隆兴寺,走到大悲阁前,抬头看见了启功先生书写的匾额“慧眼无边”,下面的照片就是当时拍的:
我问我媳妇,你看上面的字好看吗?我媳妇说:我老远就看到了,我说怎么那么好看,原来是启功写的啊!
启功的字好就好在这里了,就算一个人对书法没有一丁点研究,也能看出启功书法的美感。
启功先生的字我很喜欢,在我的相册里,专门有一个启功题词的影集,都是我从网上搜集的,也有一些是自己拍的,比如第二张图片中的“石家庄卷烟厂”,这几个字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拆了好几年了。
当然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也有很多人贬低启功的字,其中也不乏一些书法名家,比如田蕴章就说过,启功的字放到民国水平一般。每个人眼光不同,这也是很正常的。
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很多公认的精品名作,在普通人眼里可能还真看不出来好在哪里,比如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好固然是好,可是有多少能欣赏得了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启功字体欣赏楷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启功字体欣赏楷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