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亲字行书书法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亲字行书书法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草书,喜欢李怀琳的绝交书,从他入手可以吗?
谢谢邀请!我对草书涉猎不深,所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唐代书法家李怀琳知名度并不高,书史上鲜有记载,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载:“李怀琳,洛阳人,国初时好为伪迹。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绝交书》,并怀琳之伪迹也。”可见李怀琳的《绝交书》并不为当时书家完全认可,并怀疑是其伪作。不过我对李怀琳的这幅草书作品还是比较熟悉,也很欣赏,我觉得这幅草书应该是双钩摹本,还是具备相当高的艺术价值的。纵观整幅作品,草法规范,气韵生动,对学习草书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提醒一下,如果是初学草书,最好先背一下《草字诀》,即:“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来去知智智短长-------”这就是草书通常所称的格,俗话说:草书过了格神仙不认识!当然口诀亦可在学帖中记,最好还是适当背点,写草字时正好有感性认识了,应先学小草,是怀素的《千字文》然后才能习大草,小草是立规矩的,现代草书开宗是于右任***,规范了现代草书,从王右军的草书《十七帖》开始也可!都是精品之作,不过学草书不易,需要相当好的的耐性,并且能持之以恒,另外也需要一定的悟性。
就写了这些,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孙过庭《书谱》是学习草书的最佳入门范本,因是墨迹,所以有助于初学者观察书写过程毛笔的变化,明察秋毫,加上孙过庭《书谱》的行笔变化多端,更能让初学者一开始就接受非常丰富的行笔信息,对打下坚实的草书基础是有莫大帮助的。
视频加载中...
学书法不要想成为书法家,不要将书法与名利挂钩,只是作为自己的一种爱好,喜而为之最好。这样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以及手头有的现实条件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发帖进行练习。当然,如能尽量找最好的名家发帖作为模本练习会更有帮助。不过不同的人对名家的认知程度以及看法观感也会有差异,不必追求一律,自己喜欢就好。
不写楷书的书法家是骗子吗?
不写或者不能写楷书的书法家,都是骗子。例外的是篆书和隶书的书法 ,内函不同,不能简单定义。
中国的其他书法,基础都是楷书为基础的演变,不知其本,但求其末,不太可能。
脱离楷书,行,草无根基。充其量就是“画字”而已。
有些不善楷书的书法家可能是骗子吗?看到这个问题感觉有些不着边际,不知道“骗子”跟“楷书”有什么关系。
揣测题目作者的意思,应该是说在书法界不善楷书的书家,是没有书法基本功的人,说他们懂书法都是骗人的。但无论怎么说也与“骗子”扯不上关系呀。
严格说,楷书不是书法的基础书体
我国的书法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按照形成的时间排序,目前已经形成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有的人将行书也作为一种基本书体,是因为这种书体写的人多,但行书却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过渡书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篆书和隶书比楷书和草书出现的更早,如果学习书法从篆书和隶书开始,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另外,草书和楷书形成的时间差不多,有些书家一开始学习书法就从行草书开始,同样也写的很好,只是他们的楷书功底差一些而已,就像很多楷书写的好的人,不会写篆书一样,有什么妨碍呢?
事实上现代流行书风盛行的条件下,很多 书法家是不大会写楷书的,看他们龙飞凤舞的写行草书,一旦写楷书连个基本笔画都拉不直,但这不影响他们成为大书法家。我就在电视上看过一个著名的草书大家的讲座,一旦到了示范楷书时,就让他的学生代劳,他自己也坦言写不好楷书。
初学书法要求打好楷书基本功是针对儿童来说的
对于儿童书法学习者,因为他们对笔的控制力不够,加之他们对汉字的认识数量也不足,而且他们上学用的教课书全部是楷书印刷体,这时先学习楷书书法、尤其是欧楷,对于孩子认字很有好处,也更易于他们对楷书书法的理解和兴趣的培养。
练习楷书还有一个好处是强化学习者对笔画线条的控制,而从行草书学习则往往不利于线条的训练。成年人因为有足够的控笔能力,对汉字的认识也比儿童好,学习书法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从行草书开始是一样的。
这是极端思想的意识!
不写楷书有一定原因!可能是楷书不好不喜欢写,也可能是楷书没有突破不愿意写,还可能楷书写的很好,真本失传了!
楷书是代表这个书家的功底,但是楷书不是书法的全部,以楷书定书法家的层次很幼稚,也不公平!因为行书,草书都有不同于楷书的规矩与规则,每个书体的好坏都是由各自的规矩与规则决定!
因为很多人说不出行书与草书的优劣,面对行草书体感觉无从谈起,也不敢说话,所以,搬出来楷书做挡箭牌,也可能这种人楷书自认为不错,以楷书定优劣对他有利,所以提出以楷书绝对行草!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
个人觉得只会写楷书的书家才不靠谱,现当代书法没有不会写楷书的,基本五体书法都能写,只不过更擅长于某两三种。
楷书算是基本功了,一般初学书法都会学习楷书,即使是学隶书入门的书家,后期还是要补楷书的课的。没有楷书的根基,在书法的路上是走笔长远的。
关于是不是骗子的问题,这是一个人品问题,书法好不好,楷书好不好和人品没有关系。现在大家普遍爱写行草书,这和是不是骗子没什么关系。
问的很好。我是千千千里马。我们分析一下:书法家不写楷书是不是一个伪书法家。
楷书草书各有自己的规律,书法家可以专攻自己所好。不懂笔法就不懂书法。不会欣赏笔法就不会欣赏书法。
楷书的笔法仅仅是书法艺术海洋的一滴水。但是,我们总是把这一滴水看得比海还深,比天还大。这本身就是一种书法文化不对称。
现在,我们的很多答主的以楷书最后出现为依据,说不写楷书的书法家是骗子,是错误的。
这是不开窍。我们知道,书法文化是一种历史积累和历史继承的双重文化。既然楷书是历史上最后出现,那么,汉代书法家是不是想写楷书,也无楷书?
而唐代,你不想写楷书,还要写隶书去答科举的卷子?
大体来说,唐代以前基本是没有统一写楷书的要求,但是,不等于是不写“楷书”。隶书魏碑就是当时的“楷书”。唐代以后,汉字主要是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三种字体。这种汉字的体系一直到今天也是这样。
所以,从唐代开始,我们才真正有了学习书法先楷书,次行书,最后学习草书的一般学习体制。
这样的书法学习体制,一般来说是比较科学的。
但是,一般的书法学习与书法家的学习成长还不能认为是一回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亲字行书书法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亲字行书书法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