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用草书字体教程写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怎么用草书字体教程写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微信聊天字体怎么用草书?
改字体风格可以按照下面的操作来:
1.进入微信,点击右下角【我】
3.选择【通用】
4.选择【字体大小】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标准统一规范吗?
首先谢谢邀请我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把草书的来源、演变搞清楚,把这一问题搞清楚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草诀百韵歌》一开始说的很清楚:草圣最为难,龙蛇競笔端,毫厘虽欲瓣,体势更须完……草书不是简单的潦草、任意简化、缠绕,随心所欲的乱画乱涂,是经历长时间的实践、总结,逐步规范来的一个个代表符号,写草书的人必须按照一个个约定俗成的符号去书写,一笔一画,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不要看草书家牵丝萦带,上贯下连,左右开合,参差错落,大大小小……其实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符号、一定的法度去书写的。再就是草书最能表现书家的性情,这就造成了草书的不同风格,不同面貌,这就是草书的多样性的形成。但是,在这多样性中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有草知识、理论基础的人,欣赏草书作品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不按草书法度去写,不按照约定俗成的草书符号去写,胡涂乱画,那不叫草书,那只能叫涂鸦,看看当今一些急功近利之徒的所谓草书,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以上是本人一己之见,还望方家斧正。
是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是书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难写的!草书不是笔画的简单缠绕和潦草,而是每个字都有草书符号的。学草书必须要掌握孙过庭《书谱》,张旭的大草,《草字诀》,于佑任《标准草书》等几种草书的写法。在创作应用中,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情和书写习惯不同,会用不同帖上的草字,这是正常的。因此不好统一,这就造成了草书作品不好辩认?要达到草书标准也很难!尽管这样,草书还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律的,因为笔画的减少,很多部首很相似,少一笔多一笔都会是一个不同的字。对于没学过书法和没有熟练掌握草书符号的人,难以辨认是正常的!但对于从篆,隶,楷,行一直写到草书的书家,应该是很容易辩认和创作的!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统一标准吗?可以说有,从最初的《王羲之草书要领》到后面的《草诀百韵歌》以及近代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千字文》等都可以视为草书的标准;也可以说无,盖因草书乃个人性情发挥的最佳字体,其书写不像正体字那样讲究法度严谨,而偏重个人习性的发挥,且个人又因成长环境、教育水平、人生阅历等不同,因此,即使有草诀的基础但每个人的书写还是各异的。
图片:王羲之草书要领图片
草书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其最初为章草是汉隶字体的一种快写字体,此后张芝总结归纳出小草以及唐代发展出狂草,这三者均是属于草书的范畴。
草书字体是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中最能体现个人的性情。但其又不似正体字那样有着严谨的法度,因此在辨识上就造成了困难。
可以说,即使是多年沉浸草书研习的书家,在欣赏一幅草书作品时,其大部分还是需要联系上下文方能予以确定,否则只从单个字进行观看也是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肯定的。
草书的标准一般从古代的草书要领、要诀以及近代的标准草书等书籍和各种流传的碑帖等进行学习的。因此,此草字的意思为简洁、快速,而非是糊涂乱画。其书写更是讲究在规则内进行变化。
图片:王羲之草书上虞帖
草书无标准是从个人的性情角度进行理解的,而非是草书的书写没有标准。
草书在书法领域,是有严谨的法度的。怀素的狂草天马行空但不失法度。具体的表现被称为草书符号,意思是这个字在草书中就用这个符号表示。草诀百韵歌说的清清楚楚。
小编提供的图片,任意拉伸撇捺,随意弯曲钩弋,看似潇洒,实则做作。而且部分笔画胡乱穿插,违背了草书的法度。实难归入书法范畴。
怀素自述帖
怀素食鱼帖
章草是规范的,今草就缺乏规范性,学书者都想发挥自己的个性,所以变识度就很难识别,当今受利益的影响,急功近利的人太急躁了,不去审视自我,无心思做下来潜心学习古祖的模帖,心中只有利益,真是可悲……
草书怎样创作出好的作品?
首先对所创作的内容要熟悉,诗作的草法要牢记于胸,还要充分理解诗作的意境。接着反复推敲、斟酌章法、字眼、墨法等,打出腹稿,然后
酝酿情绪,反复书写、修改,直至写出一副满意的作品。
草书作品,真的可以用”创作”二字了。因为草书中每一句词组的组合,不同于其他字体。草书是以整体的气韵贯穿全篇。你既使每个草字都会写,要组合起来,就不是行、楷书那样的按部就班。不仅要有笔法,章法,更要有性情的灌注,巧妙的构思。
草书的创作,尤其是大草,完全是不可***。在临写草书时,你可以学会别人的笔法和笔意,却不可能把临摹的结构都搬到自己的作品中。大家都能有这样的感觉,单独的看其中的每一个字都蛮好的,但整体的效果却乏善可陈。所以,自古以来,能写草书者不可谓不多,而称善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书圣王羲之,都没能在草书中称圣。
所以草书不只是仅仅靠精妙的笔法就能写好的,它需要全局的构思。一幅完美的草书作品,需要书者丰富的阅历,开阔的视野,巧妙的构思,精熟的笔法,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所谓一挥而就的草书,只是敷衍搪塞。
"图真不悟,习草将迷"。
书法的起步,还应从楷书说起。扎实的楷体用笔功夫,慢行笔的从容气度,进入草书的学习和创作,這是不可或缺的修养底蕴。如同练武的扎马步,是绕不过去的基本功。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奔跑),古人经验,决不是哄人的。
"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運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没有脱胎换骨的真实修炼,心手实难相应。只好任马游缰,人为笔墨所控,何谈艺术效果?
"心不厌精,手不忘熟″。"智巧兼优,心手双暢″。"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锺张而尚工″。
"若运用近于精熟,规矩諳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欲求理想效果,恰如水到渠成。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是王羲之对草书创作的领悟与技法总结。他指出作草书与行书、楷书等其他书体的方法不同,并提出了创作好的草书作品的四个基本要点:
一、写草书要“状如龙蛇,相勾连不断”,以便草字富于变化且气脉贯穿
王羲之指出:草书必须前缓后急。字体形势,样子有如龙蛇一般矫变,笔画互相钩连不断,必须要锋棱倾侧起伏,用笔也不能让它齐平,大小一样。
二、写草的“安点”,要“作余字总竟”和“空中遥掷笔作之”
王羲之认为每写一字,在有点的地方要先把他字写完,然后再写点,那点要在空中远远地落下笔去写才有力道。
三、写草要与“篆势、八分、古隶”等体相融合
意即写草书也需要掺杂篆势、八分书、古隶书的笔意,写出来才能高古。这一点现在有很多书法家都有这方面的尝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用草书字体教程写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用草书字体教程写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