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硬笔书法小篆字体字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硬笔书法小篆字体字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练习篆书要用羊毫笔吗?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是秦以前的文字,流传下来並保存至今的主要是甲骨以及青铜器上的铭文,其笔画特点是露锋入出笔。而小篆是秦朝独创並只有秦朝才普遍流通的官方文字,当初的文字只有石刻可见,其笔画特点是藏锋入笔,回锋或驻锋收笔。就保存至今的原始文字(清以前)看来,无论大篆小篆都是刻铸出来的。虽然对刻铸之前用什么样的笔和怎样书写已很难考究,但从效果看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中锋用笔,只是出入锋不同。而现在的毛笔,无论狼毫、羊亳、兼毫或其他毫的笔都能达到此效果,因此写篆书用什么笔都可以,一是要看自己的习慣,二是要看自己的功夫,三是要看写哪种篆体。一般来说,写大篆用狼毫兼亳为好,写出来的字劲健有力並有金石之气。写小篆狼毫、羊毫、兼毫等都可以而以兼毫为优,因为用兼毫更能表现小篆刚柔相济和婉转圆通的造形特点。而狼毫太挺,不便于逆锋或回锋,羊毫又太软,没有一定用笔功底的人很难驾驭。
就说小篆吧!
前段时间,河南漯河举办了第三届篆书作品展,下面附带几张实拍图,供书友玩味。
之前想跟着导师学习大篆,金文,他说,你现在还不能学这个,写不好容易唬人,对你不好。写好的话,一般人并不知道好在哪里。
遂罢!
写篆书要不要用羊毫?问主还觉得用兼毫这类的硬毫笔写篆书不舒服,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如果您学的是清篆。
也就是清人的小篆,建议的工具是:长锋羊毫,生宣,提笔悬肘,中锋行笔,管随指转的笔法。邓石如,吴让之等就是这样写字的。
毕竟羊毫蓄墨量大,在生宣上作字,一字下来,无需像狼毫笔那样多次蘸墨,从而保证了一字的形聚而神不散,故而倍受书家青睐。
通常来讲,兼毫是非常合适写篆书的。而题主感觉兼毫不太合适,除了个人的习惯外,就存在以下原因了:
大篆与小篆不一样,大字与小字不一样,书写速度快与慢不一样,生宣与熟宣不一样等等……
尽管存在着以上的种种不一样,归根结底还是用笔方式与运笔节奏的问题。本人以前叙述过~毛笔是有生命极限的问题(笔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极大多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这是致关重要的毛笔特性。这从网上总是争吵着大笔写小字,小笔写大字……包括绝大多数的人在用笔时只能撑控笔毫的三分之一……这个现象基本上属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特征。
我必须要说的是,真正的高手在书写时几乎都是中峰与侧峰在自然顺势中互换运行着,常人只是看不出来而已啦……这个过程只能手把手的教才能感受到,绝非语言所能说明白了,绝大多数的自学者几乎都被这个技术而限制住了……
请看一下战国与西晋的毛笔吧……只要自己认为写着顺手的笔就是好笔!
写篆书一般用狼毫或兼毫,但清代的邓石如首创以长锋羊毫写篆书,这是个案。
羊毫出现在清代,此前都是硬毫,也就是说,清代以前的篆书都是硬毫所书。
邓石如是个天才,他不仅用羊毫写篆隶,而且将隶书的笔法引入篆书,大大降低了篆书的难度,所以对学篆书的朋友,我建议从邓石如入手。
邓石如用羊毫后,这种写法也开始流传,现在篆书大家言恭达也善用长锋羊毫。
羊毫写篆书不易掌握,对初学者,还是建议用兼毫或狼毫。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谢谢邀请:
篆书,一般指的是小篆,自秦统一后开始流行的一种字体,秦小篆主要特点是线条匀称,笔画简洁,转折处圆中带方,起笔和收笔处圆略粗,有逆笔回锋之意。小篆虽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现实书写中也不太实用,但作为一书法艺术传统,千年不衰,至今仍在作对联,横幅,中堂等进行书法创作,而且,越来越被书法爱好者所重视。对于题主提出的练习篆书用什么毫的笔书写合适?个人已见,兼亳较好;但用笔能力各有不同,还是根据自已的用笔能力而定。
仅个人见解,愿于大家交流。
中年人想练字,推荐哪种字帖?
写一手好的汉字对国人来说,既是中国人身份和内涵的彰显,更是生活的必需,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一手好字,能令你卓尔不群。
常言道,字无百日功。练字是个需要用心和持续积累的过程,但如果做到了这些,效果会突飞猛进。建议中年人练字,从毛笔楷书大字入手,楷书为楷模、标准,一笔一划都是规范;大字便于放大练字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更好体现行笔的轻重缓急。毛笔楷书大字练到一定阶段,你会发现无论硬笔、行书草书都会在原有基础上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练字选贴很重要。唐宋名家楷书是首选,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甄选。建议从颜真卿的早期作品《多宝塔》或柳公权的《玄秘塔》练起,基本行笔结构结字规范有度。个人不主张刚开始就练名家的中后期作品如颜真卿《颜勤礼碑》和《家庙碑》,这些中间的变化对初学者很难掌握。
练字贵在坚持。繁忙时每日抽空半小时即可,练习不辍。每日少则写三五字即可,写前须用心审度字的笔画结构变化,争取每次下笔有进步。如此循序渐进,一月即有成就。
中年人学习书法选择什么字帖好,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练字的出发点不一样,而且每个人的审美情趣也存在多样化,所以这个问题就注定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不管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练习书法,你喜欢的那本字帖就是最好的字帖。挑选字帖和谈恋爱是一个道理,若有一见钟情的字帖,那肯定是最好的。不但你看得顺眼,而且也会带给你更多的美的享受,这样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就是不管你是否有书法基础,都无关紧要。除了甲骨文和大草不作为初学者入门的字体之外(因为难以辨识,门槛较高 ),其他所有的字体都可以作为初学者的选择。如金文、大篆、隶书、章草、楷书、行书都可以作为书法入门学习字体。
如果你选择金文或大篆入手,那么《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石鼓文》都是非常优秀的范本。如果你是选择从章草或隶书入手,那么《智永真草千字文》《宋克急就章》《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史晨碑》《礼器碑》《泰山金刚经》《西峡颂》等等都是极好的经典法帖。但如果选择从楷书或行书入手,那优秀的法帖更是数不胜数,如《[_a***_]序》《苕溪诗卷》《松风阁序》《九成宫醴泉铭》《玄秘塔》《神策军被》《勤礼碑》《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等等都可以,只要你自己喜欢,看得对眼,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我是无心斋苦果,专注于书画艺术作品的欣赏、鉴定,欢迎同道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中年人练字就不推荐字帖了,字帖的主要作用是纠正和树立自己写字习惯,作为中年人来讲的话,写字习惯和风格已经很难纠正了,所以不建议去练硬笔字帖。
推荐:想练字建议联系毛笔字,一是可以作为一个爱好,可以做长久的修身养性的一个方法,二可以提升自己的硬笔字体的美观,因为握笔方式的不同,所以不用担心两者之间会有影响,反而,毛笔字的练习会影响到我们平时书写的对字的结构的把握。
从头开始,从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一个偏旁部首,每一个运笔走势开始。可以选择颜体、柳体、赵体、欧体开始;对于入门打基础来说这四种字体是比较理想的字体,可以根据的喜欢自行选择,因为四种字体各有风格,自己比较喜欢哪一种可以作为书写的临摹对象。前期可以写水贴,慢慢的试着用毛边纸书写,最后宣纸,相信你一定会享受这个过程的。
中年人练字有利之处为其理解能力强,但不足的地方往往是好高骛远。
中年人想练字推荐哪种字帖?这个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学习练字的目的所在以及想学习的字体是哪一种。
只有确定这两个前提才能有所针对性的进行学习的建议以及字帖的推荐。
一般来讲,中年人练字大部分是以行书字体为主,而行书字体的学习,楷书则是它的基础。也就是说,有了牢固的楷书基础,你的行书稍作学习就可以学好,但是如果你的楷书基础不是很牢固,那么你行书的学习就有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
因此,从这一个角度出发,每一个想练字的中年人,需要对自己的楷书做一个评估,如果楷书没有问题,那么就可以直接的进行下一步笔画连接的学习,如果楷书还不是那么的牢固,建议重新学习楷书,虽然表面上看楷书的学习可能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往往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1、楷书字帖的选择
对于楷书的学习,如果是之前没有学习过书法的人来讲,个人更建议从规范字开始学起,等规范字的学习效果稳定后,再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审美进一步的选择字帖来学习。
中年人想练字,我推荐您从隶书《曹全碑》入手,因为《曹全碑》的用笔是圆的,最接近篆书。了解和掌握了它的笔法,再把结构练练,很快就能有所收获。切忌,勿要从唐楷入手,好多人就是因为写唐楷,把自己写废了。如果您真喜欢写楷书,建议您从魏晋入手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硬笔书法小篆字体字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硬笔书法小篆字体字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