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李白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李白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白的书法是否如他的诗一样豪迈奔放?世人对李白的书法评价如何?
谢谢头条家的文小姐邀请,题主的问题有点大,本人才疏学浅,愿与书友们一起学习。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有诗仙之称。我们知道李白的名字也是从他的诗开始的,论其书法是否如他的诗一样豪迈奔放?从题主提供的李白作品中可以看到,答案是确定的。
查阅了下相关资料,作品名称《上阳台》是四句诗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行草书写。作品右上有宋徽宗赵佶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引首有清高宗弘历用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
正文背上的印章皆是历朝大家或有地位的人,另有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从上述方方面面,足已看出李白书法造诣之深,和他的诗文一样受人喜爱和推崇,是他的诗,影响太大,盖住了书法成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的著名诗人,我们从小都学习李白的诗歌、听李白的故事,但是不为人知的是他的书法也非常好,只是因为他的诗歌太好了,把书法的名声掩盖了。
我们现在唯一能够见到的李白的真迹就是他的《上阳台帖》了。(如下图)
据《石渠宝笈》记载:唐李太白《上阳台帖》.帖高:八寸八分,横一尺一寸九分。全篇一共五行二十五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阳台帖》是李白写的一首四言诗歌,开篇引首的部分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题写的“青莲逸翰”四个字,后面还有宋徽宗赵佶的提拔,以及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的收藏印。整幅作品除了“水长”和“万象”4个字脱落,斑驳不清以外。整体保存完好。
宋朝的时候内府收藏的李白的真迹还有很多,包括草书《岁时文》、《醉中帖》、《饮酒诗》和行书《乘兴帖》、《太华峰》等。
宋徽宗的提拔
由于当时李白写的书法作品和他的诗歌一样都乘兴送人了,唐宋时期的民间应该也流传有很多李白的书法作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战争、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李白的书法作品在流传中都失传了,唯有他的诗歌被一代一代人口传笔录传颂下来。
我们现在也只能从李白的《上阳台帖》这一幅仅有20几个字的书法作品里感受诗仙的笔墨情怀了。
李白的草书据记载是学习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他的行书给人以颜体的感觉,很多人看来可能并不漂亮,但是他的用笔厚重,而有灵活多变,结构大开大合,字体也是忽大忽小,自如豪放,可以说是字如其人。
这种豪放的气势和自如的书写,主要来自于李白对于大小和粗细变化的处理。
高层次的诗、书、画,是同源的。自身的气韵是同一的,气和韵合一也是同一的,创作的灵感更是同一的。有好的诗文,有好的画作,必定有好的书法作品,其作品自然流露着个性展示,所以李白的诗作和书法作品,有同样的表露和展现。
我是江上人感谢邀请!李白的诗妇孺皆知脍炙人口。中国最著名唐代大诗人。一生嗜酒如命越喝越来劲,每当大醉诗更绝。有诗仙美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都是耳熟能详的佳句。
至于李白的书法并没有诗那么绝。保留下来的作品很少很少。如《爱酒帖》
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与张旭怀素还是有差距的。其实李白与张旭怀素都有交集的是好友。李白的诗高于他们但书法是逊色于张旭怀素的。
李白已五十九岁,在巫峡遇赦后,从长流夜郎乘舟回江陵。在南游洞庭潇湘一带时,与怀素相遇求诗。两人结下忘年交,李白当时也非常仰慕怀素。又因为两个人都嗜酒如命。所以是越喝感情越深。随即写了一首《草书歌行》,赠送给怀素。“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怀素得知也非常喜欢。所以结下忘年交。李白虽然诗很绝也喜欢大醉。但从书法作品中看也是守法的。这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不像我们今天的人,人没醉书就醉了。我是江上人感谢您关注点赞谢谢。随便说说,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谢谢头条家的文小姐邀请!
李白被人们誉为诗仙,是浪漫主义诗人。细观李白的传世书法绝品两幅,我认为诗仙李白的书法是颇见功底的,只所以被人忽视,主要是被他的诗文所掩盖了。
宋徽宗赵佶评价李白的书法时,是这样说的:太白当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的书法像他的诗一样豪迈奔放。
(上图为赵佶用瘦金体评论李白的书法真迹)
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评论李白的书法时说“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远想慨然。白在***、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从以上评论中,说明李白的书法是有极大功底的,也是有根有源的,只是他的诗作得太好,把书法给掩盖住了。
如何评价这两幅李白草书歌行?
李白遗留下只有一幅《上阳台帖》,看同道回答的文章配图发局部《草书歌行》是当代人的小草,并非狂草。狂草是上字之末和下字之首牵丝映带,不相连处笔断意连,一笔数字,全篇一气呵成,可谓一笔书,小草根本无法呈现李白对狂草的认识和描写境界: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况且这两副小草属当代人所写。仅此而已。
以下是本人草书李白《草书歌行》四条屏写了两次,共八屏拙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李白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李白的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