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快速认识草书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如何快速认识草书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习草书要有什么基础?
草书在真书之前,在篆隶之后。故,个人认为,习草未必需要先习楷书、行书。
但草书需要质感,所以有篆书基础更好。无论线条的质量,还是点画的浑厚,都是需要书法基本功力的。如果不想学习楷书,学习草书的同时,学习篆书是最好不过的。
一家之言,抛砖引玉而已。
附两幅近日练习之作
学习草书需要行书的基础,学习行书需要楷书的基础。我们说,行书是楷书的简化形式,而草书则是行书的简化形式。
从情感上来说,草书是情感的宣泄,主张的是疯狂,淋漓尽致。而行书则是河流之水,哗哗流淌,既自然流畅,又粗细流兼有,情感平和地有节制地流出。而楷书则是细细的表露。
从书写速度上来说,楷书一笔一画,是慢速;行书笔画连贯,是中速;草书纵横捭阖,是极速。
以我们的经验来说,学习草书最好要有篆隶楷三者任意一种的基础,然后要有一定的行书基础。
不过这样说有些人又会抬杠,说草书出现在楷书以前,为什么要有楷书基础呢?其实不能这样理解,从今人练习书法的角度,并不一定要以书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定。要有篆隶楷三者任意一种的基础,这样写草书才不至于油滑。
再以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的经历来实证说明。林散之并不是一开始就写草书的,而是从16岁开始写唐楷、魏碑,现在看他的临帖写得非常好。三十岁以后林散之开始学习行书,六十岁以后才开始学草书。
林散之总结认为,若没有六十岁以前的楷书、魏碑和行书基础,他的草书肯定达不到这样的成就。为此他告诫初学者:“学楷书之后,应由楷入行,不能一步就入草书。不然易于狂怪失理,钉头鼠尾,诸病丛生。”
喜欢草书的朋友,应该打好以上基础,然后再入草书,估计更能得心应手。
附图分别为:林散之临《张迁碑》局部、林散之楷书题字、林散之楷书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草书不好学。草书对笔的控制能力要求更高;同时,草书对于写字速度和连贯性、笔画位置的准确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草书中对笔画有减省,有替代,有归纳,所以对草书的学习要求更精细。
之所以说要求“更准确”,就有《草诀歌》上说,“长短分之去”,就是将汉字最后一笔长短之分,就是两个字。
另外,我的经验,草书的学习,基本上就是将汉字重新学习记忆一遍,不,不是一遍,是无数遍,因为记不住,所以就得记很多遍,其中甘苦只有学了才知道。
我是一人。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那么好回答,因为争论的点很多。
学习草书到底需不需要基础?我个人觉得需要。
上图王羲之《十七帖》中的草书“草”字,王羲之的这个“草”,不好临写。
有一些人觉得草书不需要任何基础,有些人觉得书法需要灵感。
这一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有一些人把“草书”神化之后,写“草书”看感觉,拼天赋,“自然天成”是最好的状态。
草书当然不是靠感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超越其他人,超越自我就能写好草书的吗?
超越确实需要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控笔能力。因为草书已经存在超过1500年,草书不仅仅是写得快一点,字简化一点。草书有草书的要求和规则。
书法中的“草书”是一种什么字体?有哪些经典作品?
友问:书法中的“草书"是什么字体的问题?关于书法中的草书问题,大家朋友也讨论的非常热火,本人曾经陆续也发布过一些自我看法和评论。在这里作两点补充:
草书。完全区于书者个人感情的流露,宣泄无阻的情怀,展现才华意境的浪漫等等。如:张之,怀素的狂草,二王的行草等等书法。可以证明这一点。
草书,历来作为书法欣赏,不好认,也不好写。当代人写的草书法,绝大部分的书者来自传统模式写法。狂草书法,字无巨细,也无守亏。通篇格律豪放,张狂,流畅极至。通常认为,草书法无形但有律。字体显得古怪,奇特,古朴。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行书法好认于行草,行草书法好认于狂草及章草。
草书是什么字体,有什么经典法帖
草书的起源为章草是隶书快写,通过把笔画简省连带而形成。经典法帖有月仪帖,出师颂、平复帖等
然后是今草中的小草,为章草的快写,通过笔画简省,变曲为直,变转为折,变字字独立为向下一字顺势而形成。经典法帖王羲之十七帖
再后是大草,是小草书的放纵写法,通过笔画的拉长,笔画之间连带增加,弧线增多,点画长短,大小对比增加等而形成。经典法帖王献系列草书帖,张芝冠军帖,崔子玉草书帖后,唐有怀素自叙帖,黄道周,王铎,张瑞图草书。
狂草,是大草的放纵写,为大草增强版,性情表现更为张扬,各种对比更加强烈夸张。书人合一,书艺神乎其神,经典不可复现。经典法帖,张旭古诗四帖,徐渭草书,祝枝山,傅山草书等。
大草特例,宋黄庭坚大草书,黄庭坚是变草书自然书写变为计算书写的先驱,变大草狂草的放纵随意写法变为可控性写法草书的代表,速度减慢,增加点画位置摆布,设计性。也是为后来人学草开僻了学习途径。只是得形多,失神也多!
草书是一种不同于任何书体的字体,在书法众多的字体中也只有草书能书发出人的思想中的喜怒哀乐,所以他是纯艺术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之美妙,所以草书的笔势多取自世间万物和大自然。传说怀素喜欢蛇行和秋天的云的变化从中悟出用笔之法,然而颜鲁公讲何如屋漏痕,怀素虚心接受下来用以草书之中才有了巨大的成绩。
再者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得笔法,舞剑与笔法相通吗?相通。舞剑的每一势剑尖直指敌方咽喉,如写草书毛笔无论怎样行走筆鋒一直在划的中间方能成书啊。所以张长史的狂草无人能敌这才是真正的四面用笔八面出锋耳。
谢谢邀答,一管之见方家教正。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草书是汉字的其中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草书的笔划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主要代表作。。。急就章。。王羲之的《初月》《得示》张旭的《肚痛》怀素的《自叙帖》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快速认识草书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如何快速认识草书的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