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的字体风格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楷书的字体风格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大家。柳体。欧体。颜体。赵体各自特点是什么?
欧颜柳赵是中国书史上四大楷书大家,习书者无不耳熟能详。他们既然各成一家,书法当然各有特点,我各用一字概括为:欧“险”、颜“雄”、柳“峻”、赵“秀”。
为什么说欧“险”呢?他的字就象一个劲挺的少年,身材适到好处,增减都不为美。欧字方笔多,用笔严谨,短长合度,粗细折中,所谓“险”是也。
颜字雄壮,就象一壮年大叔,笔法上讲究中锋行笔,用墨上横轻竖重,结体偏圆,四平八稳。
柳“峻”表现在筋骨突出,学自颜体而融会贯通自创一体,结构上比颜体中宫更紧,四周更开阔。
赵“秀”表现在他的字圆润秀媚,锋不外露上,多中锋行笔,结体一般右上取势,研美流畅,有“二王”遗韵。
书法中柳体、欧体、颜体、赵体各有其特点,现分别陈述于后,但愿能予你帮助。
一、柳体。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778年-865年)的书法作品字的总称。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谨。"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于颜体,则稍均匀瘦硬一些,因此便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主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他一生臣事九皇,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他二十九岁及第进士,在地方从低级官吏,四十多岁时因书法而被朝庭召至长安。
二、欧体。欧体始祖欧阳询(557年-641年),今湖南人。他以楷书和行书而名,其书法被称为欧体。欧体的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欧阳询的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无所匹,且他在书法理论方面对于后世的贡献也极大。
三、颜体。颜体是唐代书法颜真卿(709年-785年)所创立的一种楷书字体。颜体的特点是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四、赵体。赵体乃元代初期著名书法家赵孟頫(1263年-1323年)所创。赵体书法特点是笔画圆秀,间架方正;其撇、捺、横画比较舒展,字势横展;字介于行楷之间,流美动人。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是书画成就令人仰慕,他的书法诸体均善,犹以行草而著名于世。
以上便是柳、欧、颜、赵四体之简析,各有所长,均为楷模,皆可习之。
欧阳询是唐初书家,以擅长楷书出名。唐代他的字就被当作范本来临习了,欧字结体以倚侧取势,即笔画安排右肩稍稍向上抬起,点划十分紧密、奇险。所谓奇险,即点划横竖斜正、长短粗细、虚实变化既巧妙又恰到好处,稍加变动就会破坏了它的完整性。笔法以方笔为主,转折顿挫,棱角鲜明,笔力劲挺。形成一种结体严密笔力森挺、高间肃穆的险劲风格。
这对练习基本功是合适的。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紧密险劲的结体和笔法,要在这种风格上变化也比较难。他的楷书作品以《九成宫醴泉铭》为最著名,另外还有《化度寺碑》、《皇甫炎碑》、《虞恭公碑》等。
颜真卿是唐代最富有创造性的书家,他留下来有20多件楷书碑帖,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书法风格的不断探索变化的过程。颜字结体平整,正面视人,体型丰满犹如山东大汉危襟正坐,这是吸取了篆隶书正面结体的特点。笔画对称匀整,横轻竖重,方框的两竖笔写成圆弧形,犹如向外的两张弓。笔法以圆笔为主,柔中带刚,所谓绵里裹铁。转折顿挫以圆笔不露头角为主,横画一般都逆入平出,到收笔停顿时也很少露圭角。形成一种雄强伟状、气势磅礴的风格。
学习颜字,一是注意结体不要写松散了;二是注意不要只求点划的丰润,要力求表达出筋健的内在笔力。他的碑帖留存较多,早期的有《多宝塔碑》,晚期的《颜卿礼碑》、《颜家庙碑》。前者自己的风格还不明显,后两碑自己风格已经成熟。另外还有《东方画賛碑》、《八关斋报德记》、《麻姑仙坛记》、《中兴颂》等。虽然各碑风格稍有不同,但总的风格是一致的。
我本人练过一点字,谈谈四大家各自的特点。
按时间顺序,欧阳询是初唐时期人,颜真卿是中唐时期人,柳公权是晚唐时期人,赵孟頫是元朝人。但我表述的顺序:颜→柳→欧→赵,这是按照古代科举考试用书法的要求。
1、颜真卿。
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方正茂密,饶有筋骨,一词概括“颜筋”。初看,有肥满之感。
楷书书雄秀端庄,结字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祭侄文稿》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他的字经历三个阶段:初期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五十岁前),代表作《多宝塔》,练他的字可以从此碑帖入门;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五十到六十五),代表作《麻姑山仙坛记》;后期老辣有活力,丰腴豪迈(六十五岁后十年),代表作《颜勤礼碑》。
2、柳公权
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书贵瘦硬方通神”。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一词概括“柳骨”。
柳体。欧体。颜体。赵体各自特点是什么?欧颜柳赵为中国书法历史上四大楷书大家,四人的笔法均传承自“二王”一脉,但是却各具特点自成一体,他们的风格如下:
图片: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一、欧体
欧体,指的是初唐欧阳询所书写的字。
其字特点为:严谨、端庄、险峻、紧结。
其用笔以方为主,是继承了魏碑的传统,而其点画劲挺秀拔的风格、周正严谨的字形结构则来自于隋碑。点画的形态因字而变,或婉约,或秀逸,或轻或重,或长或短,细细观看下没有一笔感到不适合,可以说是精妙至极。
传其著有《结构36法》一书,主要讲的是间架结构方面的内容。在其《八决》中提出:“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等论点。
图片:颜真卿《多宝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的字体风格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的字体风格特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