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苏轼字体草书行书怎么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苏轼字体草书行书怎么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苏东坡行书和书谱能相融吗?
苏东坡行书和书谱是不可相融的,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风格不同,书谱是唐孙过庭的作品,二者风格迥异,相融一定不和谐的。
二是字体差异,苏东坡写的是行书,而书谱是草书,二者在用笔上、字形上截然不同,三是起伏跌宕纵异,苏字趋于稳重平和,而书谱纵横卑阖,二者很难融入。
你认为苏轼的草书好还是黄庭坚的草书好?为什么?
感恩悟空提问邀请!
这个命题仿佛有些幼稚,就象问姜昆郭德刚谁的相声更好一样!
好的标准在哪里?
书法好的标准即要通过作品表现出笔法好,字法好,章法好,无它,
两位大咖的作品这三方面,笔法,结体,谋篇布局都能达到好的的层次,境界!
苏轼结字拘谨扁宽,仿佛与他处处受到打击。收敛锋芒有关!
黄庭坚笔画长枪大戟,左冲右突,仿佛囚笼里的将军,欲四处出击,打出一片天地!
二老的书风一收一放,风格各异,殊途同归,用书达意!
武论输赢,文议风尚!
同是天涯沦落人,当惺惺相惜!
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宋四家的两位大家,而且有师徒之情谊,两人也惺惺相惜一辈子。他们的书法各有特点,都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者。但若论草书这单一书体的话,黄庭坚的草书成就要高于苏轼,为什么呢?且听我下面分享。
苏轼的书法理念是“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于草书也是这种观点,主张书写的时候“无意”的这种状态,也就是说没有功利心的书写。张旭和怀素是唐代狂草的代表人物,而苏轼对他们的态度就不十分友好:“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成书工。”他把这俩人骂的几乎一文不值,他认为这两人写狂草是为了世人所好,而不是出于自然。苏轼本身并不是草书大家,因此关于他的草书作品也很难看到。
而黄庭坚的草书留今的只有狂草,他的狂草具有非常强烈的抒情性和震撼力。他师法张旭和怀素,而最后自出新意,自成一家,与怀素和张旭鼎足而立。黄庭坚《山谷自论》云:
“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我是翰墨今香,关注我关注更多书法资讯。
东坡书以楷、行见长,随物赋形,意趣盎然;涪翁楷行皆精,长于造型,意趣奇崛,其大草作品上承张芝、二王、张旭,纵横捭阖,气象阔大,当为两宋时期大草第一人,后世文征明、祝枝山皆师法黄草,卓然大家,可见涪前草书成就足以成为一代宗师,大草代表作有《诸上座帖》、《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名迹。
谢谢您的邀请!
如问苏轼与黄庭坚的草书谁好?我不***思索就可以回答,黄庭坚好!为什么回答这样干脆?是因为显而易见的理由。
苏轼的书法是以行书见长,基本上很少写草书,笔者至今没见过苏轼的草书遗作 ,后世所能见到其草书墨迹几乎没有,因此无法与黄庭坚相比。
而黄庭坚的书法却是以行书、草书见长,其草书成就最为突出,在宋四家即苏黄米蔡中,黄庭坚的草书也是首屈一指,其有多幅经典草书作品传续后世,如《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花气诗帖》《廉颇蔺相如传》等。
黄庭坚是自张旭、怀素以后最杰出的草书大家,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常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黄庭坚草书为后人推崇备至,康有为曾赞扬其:“宋人之书,吾尤爱山谷……有高谢风尘之意,当为第一。”
由此可见苏、黄之间的草书谁好谁差并没有可比性。苏東坡不是草书不好,而是根本很少写草书,拿其与擅长写草书,且卓有成就的黄山谷相比,自然高下立判。
以下为我临习苏轼、黄庭坚的墨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轼字体草书行书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苏轼字体草书行书怎么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