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楷书行书草书写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字体楷书行书草书写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和草书真的比楷书简单吗?
都不简单,说其简单,多半是我们的认识不过深刻透彻。只要我们对没一种书体都临摹学习一段时间就会理解这个观点。行书和草书以及楷书都是在一个历史时期不断总结,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经典中的经典书体,行书和楷书也是比较实用的书体。
就用笔技法来看实际上都是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提按顿挫,逆锋入纸和使转等等,行书的点画线条将字符断开书写就是楷书,连起来书写就是行书,比如欧阳询楷书中的三点水就带有行书的笔意。
***如我们把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三点水的牵丝或连带部分舍去,和欧阳询楷书中"流"的三点水有多大区别呢?从用笔技法上看,处理一个流走畅达,一个用笔沉实凝重,在形态是是没有多大区别的。所以所行书、草书和和楷书从技法上说,没有多大区别。区别的只是行意或端正而已。
说到简单不简单,对于知者来说不简单也简单。对于不知者来说,简单也不简单。从书法学习角度上来说,如果我们先学楷书,由于对楷书比较熟悉了解的充分,可能会感觉容易一些,而对不熟悉的书体因为不知而感觉难一些。不过也可能有相反的可能,感觉自己熟悉的内容比较难,不熟悉的不会的感觉难。确实有因人而异的情况。
不过要将这三种书体比较一下,可能最难点是草书,然后是楷书,最后才是行书。
行书、草书、楷书,那个简单?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宜。书法是一种艺术,体现出的是笔者的功夫、作风、气质、修养等等。那么要选择一样自己认为简单的,可以从这三种书法体的特点,来分析那个更适合自己的性格。
楷书的特点:
字形较为正方,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观其持点,仍残留着隶笔之韵。
东晋之后,书法分南北两派。北派书体,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
到了唐代,因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南派书法得到了发扬光大,所以,成为了楷书的主流。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的赵孟頫对楷书多有创新,形成了“楷书四大家”。
到了清朝,楷书书风渐趋死板,于是书法家又从北派中寻找灵感,因而大力推祟魏碑体楷书,直接促成了清朝碑学的兴起。
草书的特点: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章草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有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有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代表作有张旭的《肚痛》,怀素的《自叙帖》等。
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行书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像楷书那样端正。其特点是: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
我认为草书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但楷书是行草书的必经之路。古人言之,楷如行、行似楷,草似行。但草书最难,行书初之,楷书隶书篆书相对容易,学起来进步快,楷书进步慢,总之学起来都得要慢长的功夫,没有远大的梦想是学不成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楷书行书草书写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楷书行书草书写法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