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光阴的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光阴的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日歌的典故?
《明日歌》是明代著名才子文徵明的儿子文嘉所作。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 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首诗七次提到“明日”,反复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诗歌的意思浅显,语言明白如话,说理通俗易懂,很有教育意义。这首《明日歌》给人的启示是: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 关于《明日歌》的作者,有两种版本。一为明代的钱鹤滩。明代的文嘉,其实是《今日歌》的作者。文嘉像 文嘉(1501~1583)明代画家、诗人。字休承,号文水,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之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画得徵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作花卉。传世作品有《山水花卉图册》、《垂虹亭图》、《寒林钟馗图》、《江南春色图》等。著有《钤山堂书画记》、《和州诗》。[2]钱鹤滩钱鹤滩,又名钱福(1461—1504),字与谦,号鹤滩。明朝华亭(现在上海松江)人,是学者。著有《鹤滩集》。传世作品是《明日歌》。为明代状元,生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卒于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字与谦,松江华亭人。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取号为“鹤滩”。少时勤奋,天资颖悟。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中进士第一,庚戊科状元。官翰林修撰。福诗文以敏捷见长,有名一时。著有《鹤滩集》《鹤滩遗文》等著作六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原文 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⑩,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cuō)跎(tuó)⑾。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副书法有水平如何,有收藏价值吗?
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熟练的笔法,写的从容,属于自己的笔墨风格,中规中矩,意法相承,洒脱稳健。字字虽则独立而意相连。有气韵。
书墨虽然没有大起大落,谙有一种情志寓墨。能及行草流便,是为行之有韵有姿态,其中草符合度,笔画线条具有厚度。看得出丰满的笔画源自中锋的使然,则有锥画沙,丰厚的笔意,筋骨犹在笔画中。
总之是一幅写的不错的书法作品,有时候欣赏书法有眼高手低的弊端,或许有人见拙而呼,有人见拙而心动。
我实属见飘逸,浑厚之力,之作,为魅力。故偏见有时是我的固执。
由此给力,点赞👍
如此断定,水平有高。至于收藏价值,不敢乱判,只有有爱者,尚有成为藏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光阴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光阴的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