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徽宗字体硬笔行书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宋徽宗字体硬笔行书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有人觉得宋徽宗赵佶的行书,《蔡行敕卷》很难练?
有一次去北海的阅古楼,里面珍藏了历代名家的书法碑刻,其中宋徽宗的行书《蔡行敕》最为精彩,潇洒、飘逸。
学习者要有瘦金体正楷和行楷的基础,练习瘦金体行书就比较容易了,不算难练。
我是一人。宋徽宗《蔡行敕卷》确实不好练,宋徽宗因瘦金体太过知名,他的行书和草书练习的人非常少。
先说一下宋徽宗行书《蔡行敕卷》,正文部分如下图。
《蔡行敕卷》行书,纵35.5厘米,横214.6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真伪有一些说法,虽然有黄庭坚等的伪跋裱在后面,所以有些人认为是宋太宗的字,但内容来看定为宋徽宗的字。此卷是宋徽宗不准蔡行辞去领殿中省之职所颁的敕书。
根据《蔡行敕卷》内文,宋徽宗写得时候不是心情平静的时候写的。可以看到细节。
毫无疑问宋徽宗的控笔能力极强,《蔡行敕卷》也写得飘逸,但是初学者一定学不会。宋徽宗写《蔡行敕卷》是比较快速书写的,而且非常连贯,一气呵成。而且《蔡行敕卷》35.5厘米,一列基本上只有7个字,有些字比较大在5厘米左右。
5厘米大小的行书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并且每个字都不是单独的,字与字之间有连带,难度很大。
一、宋徽宗本人就不太受历代文人喜欢,很多文人都是充满讽刺。
二、宋徽宗的瘦金体,实在太耀眼,没有太多的人注意他的行草书。
世界级艺术***——宋徽宗赵佶(为什么是世界级艺术***,参看拙文《凭什么说宋徽宗赵佶是世界级艺术***—真迹《草书千字文》会说话》)留下的作品并不少,其凌厉俊洒的瘦金体更是得到相当多人的喜爱。虽然站在民族气节和个人政治能力的角度上,历代文人圈儿对这位被做皇上耽误了的超级艺术巨匠评价不高,按照书以人贵的潜规则。
其书法,和很多的文化艺术创造一样,都不是哪天睡醒了突然想到的创举,而是有其源流和个人发展。大唐薛稷从做人到写字都无法传续虞世南“君子如玉”、端秀雅正的二王法脉,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瘦硬通神”、点画刚健外露的书风,再加上“一代教化主”褚遂良的笔路特征,让年少时尚为皇子的赵佶就已经具备了在书法上开宗立派的基础。
他在薛稷、褚遂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点画形质骨骼化、强化行笔节奏、结字重心抬高,以莫大的天才创立了自己的“瘦金体”。集丰神俊朗、端秀雅正、瘦硬通神于一炉,将工笔花鸟画中用于勾勒的“蚕丝线”用于书法,至此,简洁唯美、充满艺术气质的的瘦金体几乎可以征服任何人。
但是,任何“***巨星”都有粉丝,只不过,赵佶的粉丝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是超级的。金国囚禁了他数十年直到他在冰天雪地中遥望故国、含羞而死,但是金国的皇帝金章宗却被他的书法所征服,做了很多场中国书法史少见的高质量的“模仿秀”。
迄今为止尚存的瘦金书墨宝,除了一部《蔡行敕卷》通过历史考据可以确定是赵佶亲笔,其他作品都无法完全界定到底是赵佶所为还是金章宗有意作伪。那部名震天下的顾恺之《女史箴图》的瘦金体题签,活脱脱就是赵佶亲笔,却被鉴定专家看出“宣和”印的破绽。这金章宗真是太调皮啦,以皇帝之尊来作伪,也太匪夷所思。当然,也不止他一人,宋高宗赵构也曾亲笔伪造古迹千字文赠送臣下……
行书钢笔书法,练习谁的字帖最好?
这个和找对象一样,看上谁就是谁。
和找对象不一样的是,不用管他看上和看不上我。
写你自己喜欢的字,这个是你坚持下去的动力。问人家,介绍的字你自己不喜欢,对你来说是煎熬。
行书钢笔书法,练习谁的字帖最好?
这个和找对象一样,看上谁就是谁。
和找对象不一样的是,不用管他看上和看不上我。
写你自己喜欢的字,这个是你坚持下去的动力。问人家,介绍的字你自己不喜欢,对你来说是煎熬。
宋徽宗字体的气质?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书法大家,在他的瘦金体字帖里,字里行间总是流露一种文雅的书卷气质,还有高雅从容的感觉,令人品味不够。他不仅楷书好,行书、草书照样出色。比如他颁发的圣旨就是用行书写成,飘逸灵动,潇洒之极。
他的草书用笔迅速,洒脱多变,如鸾翔凤翥,翩翩起舞,仪态万千,生动之至。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
如何评价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元帝完颜璟的临摹又如何?
瘦金体,本作“瘦筋体”,意思是笔划硬瘦,如见筋骨,后来自宋徽宗起改作“瘦金体”。
提到瘦金体,就会让人很自然地和宋徽宋联系在一起,但瘦金体实际上并不是源自于宋徽宗。唐代大书法家禇遂良的书风中就兼有瘦金体的风格。“三希堂法帖”中收录的禇遂良所书《张翰帖笔法》就是瘦金体的雏形。
唐代禇遂良《张翰帖笔法》
禇遂良的甥孙薛曜学书于禇遂良,继续发扬硬瘦之风。世称薛曜是“瘦金体之祖”。
宋徽宗的的书法学于诸家之长终成一己之风。就从瘦金体的风格来说,宋徽宗才是瘦金体的集大成者,在禇遂良和薛曜的基础上精进到独成一体,书风鲜明。评价宋徽宗的瘦金体不能只着眼于瘦金体。宋徽宗书法行草俱佳,这才是构成其瘦金体独树一帜风格的深厚底韵。所以宋徽宗的瘦金体只能是宋徽宗写,别人谁写都不像。瘦金体只是表象,内里全是宋徽宗的个人的独特艺术品位。
下图为唐代薛曜《夏日游石淙诗并序》
也有人不喜欢徽宗瘦金体的,比如沈从文。沈从文认为宋徽宗的瘦金体只要写到二十行以上就因为结体变化少而显得很俗,是呆板的头巾气。
至于金章宗完颜璟的瘦金体,世传得了宋徽宗真传,我个人以为是亦步亦趋,风韵全无。宋徽宗的瘦金体是只能看不能学,看似近在眼前,触手时方知远在天边、遥不可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徽宗字体硬笔行书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徽宗字体硬笔行书欣赏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