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庞中华行书字体技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庞中华行书字体技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用一件事情证明你练习过庞中华的字帖?
我个人感觉,其实是不需证明的,因为你真的是以庞老师的帖入门,即使未得真谛。但仍有几分影子在书写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所谓近朱者赤。另外我认为我们学习书法途径不尽相同,选帖也不是一样的,可仍有一批批后起之秀崛起,因为他们用心去感悟前人的经殓,把前人的优秀一面良好的继承发扬,所以他们成为书法领域的新生力量,以上是我个人见解,未必全对,
感谢邀请:
庞中华老师的字帖,在我的记忆里,就象一个老朋友,既熟悉又亲切,也让我回想起了青年时代的许多回忆。
30多年前,那时对写字很感兴趣,自己写的字不好,但又没有什么办法。写的字自己也摸不到门路。应该怎么写,如何读帖,养成怎样的好习惯,这些都不知道。而且还很不耐烦,写着写着,看到字写的不成样子就很灰心,感到这辈子是写不好字了。当时也还没有意识到,小学时应该开始好好练字。由于忙于高考,也没有时间再练字了。以致于到了高考,字也还是写的不好。我们那时多数人写字都不太注意,这在高考时老师评卷也是很受影响的。因为当判卷老师看到一篇清晰秀丽的答卷会让老师眼前一亮,心情也会好的,因为他(她)不用费很大精力去猜你写的潦草零乱的草书了,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师还是好的;如果遇到一个不耐烦的老师,那可就更惨了。想想那后果是很严重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之后,上了大学,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上学的那个城市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庞中华老师的字帖。在平时就加紧练习了。但现在看来,那种练字的方法还是不正确的。虽然很受庞老师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仍坚持练字,但自己的练字方法不对。没有人来指导我怎么进行练字也是一种失误。只是照着字帖写,没有深入的琢磨这字应该怎么写,这是走错了方向。那时我还了解到庞老师也学习过毛笔字,练习过颜体。看他的硬笔书法,也确实有颜体的影子。看到他把毛笔书法运用到硬笔当中,实在是钦佩不已。我那时也在练毛笔字,也是颜体,但就是不能把毛笔和硬笔结合在一起。自己感到毛笔字是毛笔字,硬笔是硬笔,就如同是两条路,毫不相干一样。就不会把两者融会到一起。后来工作了,练字也就放下了。
现在想想我的练字经历,开头练庞老师的字帖是对的,这个字帖是选的很好的。但是没有一个明师指导是一个失误。选择一个明师对学习练字是很有帮助的,他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让你在练字上很快就走上捷径。再就是不懂得认真读帖,不懂得如何读帖。对字帖的研究是不够的。如现在网上那些把一个字用几何的方法,用线条切割的方法,用黄金比例的方法,用古人的笔法的分析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那些都是抓住了练字的规律性的东西,练好一种类型的字,一大批的字的写法也就都解决了。由此也提高了练字的效率。这就是要懂得写好这些类型字的道理。还有就是要坚持经常的练习。有人说做画可以间断,但写字是不能间断的。一旦间断,手生了恢复就要需要很长时间。运动记忆是要日日练的。不叫一日空过。
大家觉得田英章的字体好看,还是庞中华的字体好看呢?
都好又都不好!如果单从欣赏的角度来说,两人的硬笔字都还不错,可能田的稍好!但如果想拿来当字帖临摹,都不好!有位年轻的妈妈想要女儿学写钢笔字,我直接推荐的古人小楷,我发了好几个链接给她,王献之玉版十三行,王羲之曹娥碑,九成宫,灵飞经博海版,智勇真草千字文等等好几个,随她选择。她说,我女儿只想学钢笔字,这些里面好多繁体字,不好认,而且钢笔也写不出那种毛笔的味道啊?我告诉她,学什么东西,第一口奶很重要,我推荐的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公认的经典,作为学习范本无疑是极好的。而且古人法帖中的那些字,那些笔画线条散发出来的那种气息是经过千百年沉淀出来的,看久了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那种魅力是岁月堆积出来的,对提高审美能力很有帮助。今人的字帖万万不可能给人这种感受。繁体字不认识可以先挑一些古今通用的字来练习!另外我还建议她同时学写行书,为什么呢?写字,节奏最重要,一开始学字形是难以把握好的,学楷书难道其实很大,大多的初学者会望而却步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厌倦写字,于是效果恰得其反,但如果掌握了写字的节奏,就能慢慢体会到书写的快乐,效果会好很多,字形不准可以慢慢往帖上靠嘛!好了,暂时说这么多,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庞中华行书字体技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庞中华行书字体技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