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毛笔草书是谁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毛笔草书是谁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代表人物是谁及作品?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汉朝达到鼎盛时期,是汉朝的官方字体,有很多汉碑艺术价值都很高。比如《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等
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就是字与字之间没有连接,而今草有链接。章草的代表作是《平复帖》,今草的代表人物有张芝、张旭、怀素、智永、祝允明等人
楷书形成于晋朝末期,唐代发展成熟并达到鼎盛,代表人物数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代表作分别为《九成宫醴泉铭》、《多宝塔碑》、《玄秘塔碑》、《胆巴碑》。
行书代表人物当数“书圣”王羲之了,其《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此外颜真卿的《祭侄帖》,苏东坡的《寒食帖》分别被称为天下第二、第三行书。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被成为“亚圣”,二人合称为“二王”,此外还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赵孟頫,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等等
王羲之的字体是什么体?

王羲之的字体不止一种,主要有行书、草书,以及楷书等。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楷书的代表作是《乐毅论》,草书代表作是《十七贴》。而王羲之的字体特点也是比较清秀清新的,而且笔法很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有“隶中草书”之称的是什么?
感谢邀请!题主“隶中草书”大概是一个新造的词。书法史上没有“隶中草书”这样的词儿。但是,不妨我们猜一下,所谓“隶中草书”,大概就是“隶书中的草书”这个意思吧?
那么,隶书之中有没有草书?我们说,肯定有!因为隶书本身就是从“草书”中来的。
隶书诞生之日,正是篆书做汉字的“标准字”的时代。隶书大约出现在战国初。即公元前400前后。当时,这种“隶书”还是篆书的身段,只不过写得比较随意潦草罢了,但是,这种写法比篆书要省事一些,所以,在下级的皂隶之士中间非常流行,到战国末年,这种隶书一直流行,并且比较潦草。
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平复帖》,应该感谢民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的收藏,新中国成立以后,张伯驹把《平复帖》无偿捐献给了国家,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是国家一级文物。
由于《平复帖》是隶书中的草书,所以文字非常难辨,启功先生花费很大精力,终于完全解释出文字了。
《平复帖》意义非常重大,它向我们讲述了汉字在魏晋时代的生动画面;隶书,除了我们印象中的《曹全碑》那种写法,伴随隶书“正楷”的还有“行书”,即像《平复帖》这样的潦草写法。
因为陆机那个时代,写字主要还是隶书为主体,也是日常应用书法的普遍习惯,《平复帖》比《兰亭序》早了约70年,即使是王羲之写《兰亭序》的年代,隶书依然是当时的书法主流。我们就可想而知,西晋时代的草隶已经写得这样熟练。
没有“草隶”就没有行书,也就没有后来意义上的楷书。因为,草隶本身就是对隶书的突破。
除了《平复帖》这样的草隶,还有与陆机同时代的大书法家索靖创造的章草,也是草隶的一种风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毛笔草书是谁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毛笔草书是谁的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