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南春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江南春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据说文徴明因仕途并不顺利,最后才成为一名职业书画家,是这样吗?
文徴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更字徴仲。祖籍湖南衡山,自号衡山居士,江苏长洲人。他出身仕宦之家,虽天资不算聪颖,但学习十分勤勉。早年攻诗文书画,师从吴宽、李应桢、沈周等。文徴明曾经十次参加乡试,但均末及第。直到五十四岁时,才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得以直接入吏部参加考核,授翰林待诏一职。但很快厌倦了仕途生活,随后辞官回乡精研书画,主盟吴中书坛数十年。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被称为“四绝”的全才。他早年参加生员岁考,因为字拙而不能参加乡试,于是发愤学习书法。文徴明取法晋、唐。他的小楷温纯精绝,行书深得智永笔法,后刻意学习《圣教序》,笔法严谨,遒劲姿媚,气韵浑穆。篆书取法李冰阳。文徵明生平雅慕赵孟頫,诗、文、书、画均深受其影响。他治学严谨,临池不辍,八十岁写的小楷仍一丝不苟,无一笔懈怠。年近九十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末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古代何曾有“职业书画家”这样的名号?即便如郑板桥的当年名气,润格曾经明码标价,恐怕也无法藉此保障一家老小衣食无忧吧,顶多赚点银两贴补家用而已。
古人写字,以实用为基础,怡情养性则为文人雅趣。何似今人,入会、炒作甚至招摇蒙人,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方才“诞生”了所谓的“职业书画家”。似此,艺术掺水,书画家鱼龙混杂也就见怪不怪了。
确实如此,文徵明是两年打了三次辞职报告的艺术家。
文徵明,作为“吴中四才子”之一,并不是那种自幼聪明过人,天资卓越人。甚至在他八九岁的时候,连话都说不清楚。但是他出生的门第好,师辈都是当时文学艺术界的名流。十九岁随沈周学画,二十二岁从李应祯学书,二十六岁从吴宽学文。
所以可以说, 青年时期的文徵明,就小有名气。 虽然他于文学艺术方面发展不错,但是他的仕途却是相当的不顺。
从二十六岁起,直到五十三岁,文徵明十次赴应天府乡试,都没有中选。换句话说,五十三岁的文徵明虽满腹才情,名满海内,但还从未入过仕。
直到五十四岁的时候,时任工部尚书的李充嗣推荐他到朝廷,并经过吏部考核,终于谋得了一份职位低、收入也低的职位“翰林院待诏”。工作就是“参与修《武宗实录》,侍经筵”。
可是,要知道他当时已经在艺术界名望很高,向他求书画的人很多,自然就受到翰林院同僚的排挤。而且又是初入官场,受不了朝廷礼仪的约束,又厌***争的丑陋,所以入仕的第三年就向上书请求辞职。连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于次年终于获准。自那之后,文徵明就成为一名职业书画家。
但有三类人向他求书画,他都不予回应,就是“宗藩,中贵,外国也”。恰恰就是这种高洁的品质,使得当时的文人对他更加敬重,越发使他的声望得到提高。
也许是他仕途的坎坷消磨了他的锐气,所以他的书风较少有“火气”,而他的小楷在八十岁后已入化境。他晚年多次抄录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也许这种弃官归隐的心境正与他的心态相契合。
上图是文徵明八十二岁的时候所抄录的《归去来兮辞》,平易自然、空灵流动,笔笔工整,对一位高领老者来说,实在难得。
我是【写字吧】,期待你的【关注】!
文徵明的求仕之途可以说是非常曲折的。出生于官宦之家的他,最初的理想是求取功名,但“十试有司,每试辄斥”,直至50多岁方以推荐身份谋得一翰林院待诏的闲职小官,实在是郁郁不得志。进入官场后看到宫廷纷争,官场险恶,遂萌生去意,故不满3年就借故辞职还家,此时他顿悟到多年所谋求的仕途之道并不是他的真正归宿。王世贞《文先生传》云:“先生归,杜门不复与世事,以翰墨自娱。”至此他抛弃一切杂念,书画成为他晚年的最大乐趣与追求。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江南春图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徵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徵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 。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在花鸟画上文徵明也有杰出贡献,自成一派。他的设色花卉师从沈周,但工写结合,设色雅丽,有自己的特色。如藏于台北故宫的《桃花图》,桃花精巧工细,叶的阴阳向背表现淋漓,树的勾皴与枝的穿插十分讲究,写意而不失法度。藏于台北故宫的《秋葵图》是其墨笔画佳作。文徵明尤以画兰竹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极大。
他画兰取赵孟坚的繁与郑思肖的简,合二为一,并糅以自己高超的书法线条,通过变化莫测的提按,将兰草的飘逸、婀娜、刚柔、翻卷表现得十分传神,迎风绝尘,满纸幽香,令人惊叹。他的竹也与前人不同,锐利劲挺,不求其秀,人称“喜气写兰,怒气写竹”。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去世,终年90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南春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南春行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