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硬笔草书字帖字体大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硬笔草书字帖字体大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
硬笔行书的书写,既不能过于整齐划一、大小一致,也不能有意大小错落、刻意突兀,贵在自然中体现变化。
大小错落是体现书法节奏变化的一种方式,由于书写工具不同,硬笔不能象毛笔那样,通过轻重来调节笔画的粗细,进而表现汉形的大小变化,因而,硬笔书法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想办法。
比如,可以适当引入其他书体的写法。楷书或行楷对笔画交待比较清楚,因而字形会略显大;而草书书写简洁,字形略显小。在行书创作时,可适当引入楷书和行书。
再比如,在书写一组字中,可让有一两个字的大小与其他字略有不同,以体现变化。但是,切不可突然变大或变小,那样就会显得刻意。
此外,在创造时,笔画较多的字不要写得太小,那样显得拥挤;反之,笔画较少的字也不要写得太大,那会让人感觉松散。总之,就是笔画多的要写得略大,笔画少的要写得略小,否则,就如同身材高大的人穿了一身紧身服,身材矮小的人穿了一身宽大的长袍。
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
行笔大小错落有致,是书法对章法方面的要求,我先说下我的观点:笔画多者大,笔画少者小,也就是说大者更大,小者更小。
硬笔书写,现在其实包含两个方面。
对这种情况,其实并不要求大小错落有致,但是有很多人,觉得有变化更好看,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重心,一般是重心保持在中线,这样很容易看,不会使眼睛觉得疲劳。
二、竖写。这是按书法要求来进行表现了。
对这种情况,就是让笔画多的更大一些,笔画小的更小一些。其实这是一个取巧的办法,但是也还是比较有效。更好的办法,是根据章法,根据周围的笔画来对每一个字进行排布调整。我之前看过一次***康的临摹课,正好有提到这个问题,按他的说法,也是说笔画少的可以写小一点。
大家可以按我说的尝试一下,根据字形、笔画对自己的书写进行调整,看是不是有感觉呢。
谢书友邀!
写字能有大小错落的意识,说明书友也是个练家子,古人常说“意在笔先”,你能有这样的意,是非常可贵的。这一点,也是你通向书法更高层面的阶梯。
在硬笔书写上,我有自己一些感悟,很乐意分享给你。
1,硬笔书写不同于软笔书写。这里强调不光是工具的不同,而是硬笔在书写时姿势,方式的不同。软笔写行书大多是悬腕书写,活动范围大,通篇汉字书写不断气。而硬笔则做不到,硬笔往往一个字都没有写完,就得移动一下“支力点”,再去书写后半个字。这说明硬笔中的连贯呼应,并不是自然书写形成的,而是根据自身书写能力,刻意营造出来的。
2.硬笔书写不同于软笔书写。软笔在线条表现上的丰富性人尽皆知,是远强于硬笔的。因此很多人不认同硬笔书写为书法。那么在没有软笔“气势连贯”和“线条丰富”的优势下,硬笔营造汉字美感的唯一出路,就只能依托将字排列的“大小错落”了。当然了,我们在安排大小错落的时候也要根据汉字的结构而论。
壹庸途径,自告作答。
看了好几遍题主的问题,其实在作答时都没有完全琢磨透题主的问题,关于行笔大小,我只能说放置到汉字形态大小中做一解答。如有不妥,还请见谅。
1.首先,汉字形态大小是符合实际的,也是符合传统的,同时,也是在传统文化中继承下来的,从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符号来看,也是大小有致的,包括结绳记事,大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形态结构。汉字本不是四四方方的东西,也不是同大同小的东西。
2.随着汉字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出现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印刷,从此汉字呈现了四四方方,同大等小的效果,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这样的东西,所以,很多人书写时也就写的大小一致,四四方方。这被归纳到了写字的范畴。
3.书法中的大小对比,主要是从篇幅布局的整体出发的,在既不违背传统,又符合协调,统一,自然的美学特征前提下完成表达的,大小是相互的,也是相对的。整体要达成统一,实现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的整体格局。
4.这种错落有致,一方面要学习古贴,在古贴中去掌握更多的古法,做到取法自然,另一个方面也要结合自己抒发美得方式,不可强求,也不可做作,达到搭配有致,行气自然流畅的目的就可以。
附图为壹庸拙笔。大家批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硬笔草书字帖字体大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硬笔草书字帖字体大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