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法字体教程楷书入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书法字体教程楷书入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书法者如何掌握楷书的基本结构?
楷书的基本结构,历来书家论述较多,作为初学书法者要想学习和掌握这些方法有很大的难度,比如三十六法、七十二法、黄金结字法等等,有没有更简便易行的办法呢?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一个字,就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3、空间布置不合理,松紧控制不好;
4、笔画粗细搭配不合理;
等等。
可分为宽结和紧结
比如《大字阴符经》中的“定”字:
楷书门派众多,风格各异,但大致可分成两种类型:
一、于端严中偏于正的“平画宽结”型
此类如褚遂良、颜真卿等,画平竖直是其特点。但须注意的是,平直是指其势,不是指形状很刻板的平直,特别是每一字中的主画,其势尤其要平直。
在楷书中凡方框结构中左右二竖,常常向内用合势,笔画虽斜,但体势要直。
此类字结构最忌板结,没有参差、起伏、向背等节奏变化,笔画没有照应。
二、于端严中偏于奇的“斜画紧结型”
此类如欧阳询、李北海等,体势紧密丶横画微向右上倾斜是其特点。体势欹斜可以产生危险感,但局部点画的倾斜,常常由其他相应的笔画来扭转其重心,使整体仍然保持平稳。
不管哪种类型,楷书都讲究匀称,但匀称不是齐平,要在参差中求齐平。
而参差则有很多办法:
上阔下窄,称“天覆”,如寶。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初学书法者,不管是毛笔还是硬笔,掌握楷书的基本结构是入门和写好字的捷径,必须要对汉字有结构上的认识,好比建造房子,结构不稳,用再好的砖瓦、钢筋水泥等材料,建成以后也是会倒的。
这好这一类的关键在于因字成形,因字取势,具体有三角形、长方形、斜四边形等。书写要领如图所示:
上下结构在汉字中占有重要比重,这种结构的字一般有三种写法:上宽下窄、上窄下宽、上下穿插。书写要领如图所示:
左右结构的汉字很多,这一类字容易写散,因此要左右照应,写得紧凑,通常有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均等、左小右大、左大右小、左右穿插等写法。书写要领如图所示:
这类字比较难写,通常有全包围、半包围、左包右、上包下、下包上等类型,注意字框要写正而宽敞,被包围部分要写得不拥挤。书写要领如图所示:
书法入门颜体先学习什么?
感谢邀请!记得邓散木前辈曾谈过,初学书法应该从大楷入门,那么从当时到现在,不少朋友问道,大楷很多,比如四大家应该从哪入手好?我的建议也是颜体。
前人优秀的碑帖书法数不胜数,单单是常人听说的较多的欧颜柳赵四大家楷书,而此四大家各人的碑帖也有许多,这些都是初学者或小学生可以学习楷书的常用范本。
这众多的古代法帖有深有浅,学有难易,习有先后。初学者或小学生在初涉习书的时候,要考虑到起步时期的感悟能力,要有一个相对科学的选择。楷书始发于汉魏,发展于晋,鼎盛于唐,唐楷是楷书中的典范,选择唐楷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是小学生,他们阅历尚浅,悟性尚差,生理功能有的尚未健全(小手肌肉群尚未发育成熟)的特点,小学生学毛笔字还是从颜体入手为好。
欧体《九成宫》端庄挺拔,用笔结构无多差异,笔笔精丽,字字规矩,严谨挺直,组字不差毫发,因而初学者极难临习,笔画稍有偏斜,构筑稍有出入,转折稍有圆浑,便形神全无,或呆板乏味。
柳体《神策军碑》融欧、颜的部分特点,精炼遒劲,方起圆结,骨气洞达。但小学生临写有“四难”:一是横势之头难,极易变方为圆;二是竖画外缘难,行笔提按不易控制;三是竖势起笔难,三折棱角之态不好掌握;四是写小亦可写大难,写大则柳体风骨易失态。这四难对于小学生临写都是很难逾越的。而颜体用笔肥厚,笔画多弧,化直为弧,化方为圆,化内捩为外拓,这些特点,恰恰适合初学小学生的书写。
另外,颜体的特征如“横细竖粗”,捺画的“蚕头燕尾”,笔画既明显又较容易掌握。抓住其特点而临写,便形神酷似颜体,常令初学毛笔字的小学生产生愿学的兴趣,从而乐学。笔者指导过习书颜体者,多数见效快,信心足。宋代深谙书法的大诗人陆游就说过:“书法当学颜”,表达了习书学颜的体会。这也便是给后来的初学习书者指点迷津吧。
然而,颜真卿字帖流传甚多,其楷书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代表作有《多宝塔》《东方朔画赞》等;中期代表作有《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等;晚期代表作有《勤礼碑》《自书告身》等。
所以,书法初学者或小学生初学毛笔字,从字体讲可从颜体入手。从颜楷选帖讲,可首选严谨规矩,丰厚自然的早期作品《多宝塔》为上策,在打下一定的基础后,可再接着学《自书告身》,以得颜字之气韵气脉,最后学《勤礼碑》,以得颜体拙朴厚重,内含筋骨,老到苍劲的整体风貌。当然,学习也要按个人的年龄特点和领悟能力的差异,适当作出调整,并非墨守成规。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法字体教程楷书入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法字体教程楷书入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