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盘楷书字体教程字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盘楷书字体教程字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练习中,画“蚊香”真的有用吗?
画蛟香练习书法的方法,在网上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推广人从清人包世臣所著《艺舟双楫》的一句话,得到了学习灵感,发明了画蚊香盘书法练习法。
这个方法有用吗?有用,但没有宣传的那般神奇。《艺舟双楫》中提到篆书的学习方法,不必练字,只需画⭕️和画囗。能一笔把〇和口均匀的画好,篆书的书写自然通解。所以,蚊香盘画法训练,对篆书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因为篆书的笔法单一,用笔均匀,而又要求书写时较高的造形能力和运笔的稳定性。篆书画的成份多于写,所以有书画同源之说。用画的方法画篆书,效果会很好。很多画家的篆书都不错,就是这个原因。
这种画蚊香法,除了在均匀运笔的篆书中作用较大以外,在其他的书体中,这种方法,不但不取作用,还会是你的字僵硬死板的祸根。书法突出的是写不是画。否则,所有的画家都是书法家了。写的笔画是有提按顿挫,疾涩快慢的变化的。匀速的运笔,笔画的形态便无神彩,缺乏韵逸之气。如同痴呆大汉,四肢五官虽全,而目光呆滞,行动不灵。
画归画,书法归书法。以画入字的顶尖高手宋徽宗赵佶,他的瘦金体以画竹、叶之法用于书法之中。此二法还有写的笔意,而瘦金体之所以没有广泛的被人学习,就是他的用笔单一,缺乏变化。变化越少,雷同度越高。瘦金体尚且如此,画O画囗,如此单调的笔画,万人一面,这对书法的学习,百害而无一利。
书法练习中,画“蚊香”真的有用。尤其对于零基础学习书法的初学者,能够有效地强化控笔能力,提高书法线条质量,并快速地进入书写状态。
其实,初学书法,用画“蚊香”的方法主要提高的是控制毛笔的能力,做到心手合一、手笔合一,使写字的手不抖,写出的线条流畅、有韧性,质量达到中锋要求。
画“蚊香”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练习时一定要有耐心,屏气凝息,一气呵成,切不可在运笔过程中出现抖动或用力不均,那样写出来的“蚊香”线条就不流畅,疙疙瘩瘩的不好看。
画“蚊香”有绞转和捻管两种笔法
因为画“蚊香”是转圈,在毛笔到达手腕的极限后,就需要发生笔锋的翻转。这有两个技法:一是绞转,就是毛笔达到极限点后,手腕保持不动,而毛笔的笔锋会自然的绞在一起,然后再自然松开,恢复到原来的书写状态;二是捻管,就是毛笔达到极限点以后,保持毛笔笔锋同纸的接触面不变,而用手指随书写节奏而捻动,使笔锋自然的调整到“蚊香”圈的另一面。
画“蚊香”其实只用了一个锋面
画“蚊香”的笔法,其实只用了一个笔锋面,同现在提倡的“八面出锋”是不同的笔法。所以,如果书法学习者有了一定的中锋行笔能力,不一定非要画“蚊香”,用其他的训练也一样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除了画“蚊香”以外,还可以进行画长竖线、长横线的方式来强化笔法训练,目的都是保证中锋行笔,提高线条有质量。
画蚊香、画直线、画曲线是高校书法专业进行笔法训练的常用方法,甚至,我认为,玩笔也对提高笔法有帮助。
我们知道,中锋行笔是书法的基本要求。如此行笔,笔的主锋在中间,墨色较深,副毫在两侧,墨色稍浅,这样立体感强,写出的笔画更有张力。
在书写横画和竖画等直线时,保持中锋相对容易,但是在书画弧线笔画或带转折的笔画时,就要运用更多技巧了。
为便于后面的说明,我先介绍一下写字时毛笔的三种运动形式,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旋转运动。
写横画和竖画时,笔在纸上以水平方向的运动为主;
而在写横折时,在转折处,先要轻提笔尖,让笔锋聚拢在一起,然后再向转折的方向按笔铺毫而行,这是调整笔锋的最基本方法,称为提按,笔头进行的是垂直方向的运动;
而在书写弧形笔画时,则要通过腕部甚至手指的转动来保持中锋,这一过程称为旋转运动。
练习书法线条的形质***取画蚊香的锻炼方式,到也不失一种全新的训练方式。虽然书法上所谓线条和绘画上的线条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但线条的形质还是具备的。比如篆书,行草书,都需要扎实深厚的曲线线条功夫。我们知道,草书和篆书中都有不规则弧线。
实际上,画蚊香盘线条 还有诸多好处。如锻炼运腕,控笔能力,调锋能力,线条的粗细变化控制,心态的控制,笔锋的把握,线条空间的掌控等等,一根线条就是一个小宇宙。
蚊香盘线条还对篆刻技法的锻炼也有***作用。
特别是书法中的中锋线条,需要非常好的腕力以及掌控能力,而蚊香盘可是从四面八方都具备了。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驾驭毛笔360以上均能够流畅的挥运毛笔而且保持中锋运笔。我们知道由于不同人执笔姿势和角度,力度是有细微的区别的,这个细微的区别 造成了书写效果和表达力的千变万化。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用笔偏重方向的 变化,有的
用毛笔画一些均匀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图案,是书法初学者进行控笔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即简单又有趣,也是对其线条造型能力的快速提升的渠道。对少年儿童来说,这种方法就更加的实用,因为这种显而易见的线条展现方法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在充满变化与挑战的过程中,孩子会迅速拉近与书法之间的距离。
控笔能力的训练是走进书法大门的必要基础,没有对毛笔的最基本的认识与磨合,书法以后的道路会很曲折,良好的笔性就是要靠手与笔之间的密切配合加以实现,所以书法初期所有可以增加控笔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必要的,一天不写手生,两天不写指硬,三天不写腕得病。美妙的书法线条就是在千百次的来往中得以实现,手指腕的协和互动方能表达心中的架构。因此,控笔的能力太重要,如此处被忽视,则后面的进程就会问题不断,窘境频出,书法初学者当然要多加注意。
笔者甲骨文书法作品:风景这边独好。
控笔能力的提升要遵循自然舒适的原则,这里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在控笔问题上搞神秘玩深奥的游戏是不符合书法学习的基本规律的。
应该按照自身的特点再结合专家的一些忠告,来制定自己的控笔能力及执笔方案,每个人的心理生理情况是不一样的,用统一的一个方法肯定不会适用每一个人,凡是适合自己的练习情况且用之有效的方式,我们都可以拿来使用,有趣的、简单的线条训练方法都可以 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笔者甲骨文书法作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草书是不是最难的一种书法,怎样评价一个草书作品?
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1“简单”是在不懂草书书法的人眼里,写草书是乱画,在他们看来自己也会,乱画就是草书。[呲牙][呲牙][呲牙]
2为什么最难呢,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 ,要想写好草书,难如登天。
李白的(草书行歌)写出了写好草书的最高境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草书带有鲜明个人特点,一看就知道是谁写的。草书满纸烟云,神***飞扬,犹如佳人 ,使人不能自拔!一副好的草书作品,千古流传,百年不一定能出一件作品,所以草书是书法皇冠。👑
如何欣赏草书?
草书,是书法体系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书体,其变幻莫测,纵横跌宕,磅礴无极,不可端倪,蕴含了中国文人对天宇万物的拷问,也蕴含了旷达不羁,桀骜不群的文人风骨,然草书的实用和研究只在部分群体中衍行,由于草书体在实用中缺乏识别性和书写性,因此在推广和普及中存在滞塞,草书逐渐演变为字符为原体,点线为表现,以承载志趣,宣泄情感为主要的实用功能,延续至今。因此草书的欣赏也是一门相对专业的课题。愚以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交流:
一:格调
清包世臣《国朝书品》,将书法分为五品,即分别是“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草书分品亦然,(包先生在书中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此不赘述),然草书作为艺术,其品格分阶,相对感性,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不同,从而引起的共鸣不一,因此欣赏者本身艺术修为极其重要,从而衡量作品格调的高低。
二:字法
草成于汉 ,在隶书和篆书基础上演变而来,为了书写便利,字法和笔法都形成了较为抽象的符号演变,经过各代书法先贤的总结拓展,从而形成了以汉字本身为基础,以符号为空间载体的,新一套文字体系模型,衍生出了较为准确的“草书字符”;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两个部分,今草分为小草和大草(狂草),章草和小草基本字字独立,相对规范;然大草(狂草),点画连绵,省略极简,书者情绪波动相对较大,也由于书写惯性的影响,字符严谨度相对削弱,因此衡量一副作品的品质,字符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三:笔法
草书是以点线作为表现形式的,点线的质量、运动的轨迹、书写的节奏,情绪的控制、气韵的流露等方面,形成了草书独有的笔法体系,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山谷观船工划船,等等都是针对笔法的参悟,笔法的高妙为草书之骨也!
四:章法
草书(主要是大草)打破了“横成行,竖成列”的,传统章法体系,大开大阖,气象万千,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章法之眼由此而生也,到明清时更有“乱石铺街”之书论,字字大小相生,让揖有度,首尾呼应,轴线曲环,以达到自然成趣,无饰天成之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盘楷书字体教程字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盘楷书字体教程字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