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百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百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万字草书怎么写?
谢谢邀请!我从法帖中搜集了36个万字草书不同风格的写法,现展示给题主和各位网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上图中的万字草书,有智永写的,有怀素写的,从用笔和线条质量来看,还是怀素和智永两个人写的有神***。
上图亦为万字草书的不同写法,都是出自书法大家之手笔!
上图中的万字草书的写法,都很丰富,且有一定的个性特点,特点是张旭写的万字草书,更是神韵十足,很有代表性。
上图中的万字草书,首推王羲之的。书圣就是书圣!可以肯定的说,王羲之把万字草书真的是写绝了。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万字草书的写法。
草书字的写法有的来自楷书,有的来自章草,无论如何都将其省减到了极致才形成了草书的字形符号。草书的符号虽然被简到了极致,但楷书和章草的形和意必须要保留,这是基本上要求。虽然基本但往往体现着书法家的最高功夫。我们看何绍基的“万”字的写法,就是一个行草字,保留明显的楷书痕迹,有基本保留了由行书到草书的过度痕迹。
万字的草书写法从章草书法来,如《出师颂》中的“万”字,后来的草书字法,无论结构布白如何变化,在字形形基本保留着这个基本形态。
草书字形结构布白变化非常丰富,同样一个字形,由于经营布置的不同,审美性格的区别,往往会带来丰富的变化形式。我们从这个“万”字的不同时期的写法可以看出。
要想写好草书“万”字。不妨先从结构比较均匀的字形临摹学起,在熟练掌握了一个标准的字形以后,包括用笔技法,如何就可以按照这样不同字形的变化方式去写了。如王羲之是“万”字的草书写法。
从这些字列看“万”字的变化有结构上疏密虚实对比变化有结构空间分割的对比变化,也有点画线条长短粗细伸缩变化。其实我们能够将这些字形变化形式进行一下临摹和背临,足够满足我们的应用要求。
万字的草书,要根据繁体的“萬”来书写。
草书的书写有它特定的书写规则。在古代,草书做为手写的一种书体,广泛的在人们的日常书写中应用,它的书写规则是按繁体字来制定的。我们现在的简化字有很多是从草书中进行简化的,但简化字是针对楷书而进行的。不能反向以简化字来写草书。因为草书在简化字改革时并没有列入规范字体的范围,它的书写沿用的是古代的书写规则。如果按简化字进行草书书写,就会造成辨识上的混乱。
比如:"庆"字的草书,如果以简化字书写,就和疾字一样了。万字其实在古代也有和今天简化字一样的写法。在《集王圣教序》中“典御万品”句中的万字,就是如今的写法。但在草书作品中,却不见这样的写法。
书法不能臆造。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去造字,把臆想当创新,各人都不按规则来书写,文字就会混乱不堪,无法辨认。
“万”字的草书,根据不同的书家他们的书写风格有不同表现,下面的这张图选取了历代不同的书家,对“万”字的书写,以共你做参考。
另外,在书法的学习中,特别像篆书和草书这样的字体,由于其年代久远或者过于抽象,你最好手上能够准备一本书法字典,或者电子版也行,以便在创作或者学习的时候进行查阅,如此便可省事多了。
总之,
我们现在通用的简体字,有一部分就是从草书中借用而来的,而书法的学习是避免不了对繁体字的学习,像上图的“万”字,绝大部分就是对繁体字“万”的草写,因此,懂得繁体字是学习书法的一个基础。
对于“万”字,很多人以为是“萬”字的现代简化字,其实“万”很早就出现了,甚至早于“萬”。
“万”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形状像一只蝎子,但字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并不清楚。
在书圣王羲之的《普觉国师碑》《得万书帖》等碑帖中,均有“万”字出现。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认为“万”是“萬”的现代简化字。
知道了“万”的来历,那么我们应该清楚,“万”的草书就有两种写法,即“万”与“萬”。
上图是王羲之的“萬”字草书。而下图《出师颂》中的章草“萬”,则保留了较多的隶书笔意。
下图怀素《自叙帖》中的“萬”,则可见其对中锋的掌控高妙无比。
米芾的“萬”,很好地体现了其八面出锋的风格:
黄庭坚的“萬”,则长枪大戟,气势开张:
元代的鲜于枢,绝对是不容小觑的人物,你看他的“萬”,气势绝不输于其他书家:
在书法创作时草书可以乱写吗?
书法到了草书才是让你放开想象力的书体,让你能最大限度的去发挥汉字的艺术魅力,但草书是有笔法和章法的,也不是让你随便乱写乱画的。它只是让你在创作时把平常的临帖做到最大化的自由发挥而已,但不代表着让你去重新发明新字形。还有一点,一个字草书的写法有很多种,没练过草书的人就爱抓点点滴滴,我觉得完全没这必要。
题主所问“在书法创作时草书可以乱写吗?”可以“乱写”,但是你要写出水平,如果书***力深厚的话,你要躺着写、趴着写、甚至用脚夹着笔来写都行;草书就是给人“潦草狂乱”的视觉效果,然而所谓的乱写并不是毫无章法的在纸上乱涂乱画,而且“潦草狂乱”是要显示出“笔法、笔势、笔意”之美,
我们都知道创作草书是简化连笔的过程,但是每个字体中的有些笔划是非常重要的,省略不得,而且还要清晰可见,正所谓“乱中有形、狂中有势”,这是草书最起码的要求,在草书的创作过程中,手中的书写工具也尤其重要,你不能像现在的某些人随便用根树枝沾了墨然后在纸上挥挥洒洒,这就是乱涂乱画,
自古以来草书是最考验书法家的书***底的,“眼、手、心”都要时刻在同一节奏之上,书写时如果手忙脚乱的话,或者眼跟不上手,那么写出来的字是没法看的,自古名家在书写草书时都是“随心所欲”,但却不是“随随便便”,在唐代开始,草书变化巨大,不重单字,解字重组而点画连带,并无程式,
字体大小、笔顺、轻重随意而行,体势变化大,毫无羁束,追求个人气质的抒发与高超的神***品格,张旭、怀素都是草书家的代表。比如,“草圣”张旭作书时常以酒助兴,每大醉则呼号奔走,下笔愈奇,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这看起来张旭是乱写草书,但是其功力深厚,在笔法上将王献之创造的“新研”之势推向了极端,运用狂草这一视觉艺术形式中最抒情的语言,全凭自身意气,将书法的文化氛围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书法创作,不可以乱写。
有人会说,张旭、怀素创作草书时无拘无束,近乎癫狂的状态,不就是乱写吗。其实,张旭、怀素的大草,笔笔合法度,字字有规矩,看似金蛇狂舞,一泻千里,细察其书体绝无不规则的信手拈来,点画笔法、字里行间,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他们都是在长期的笔墨修炼中,练就成非心非物,亦心亦物,兴与境谐,神合气完之妙境。这是在法度与随性之间,达到了极限的境界,而并非乱写。
称之为草书。首先,要具备草书的点画笔法;其次,结体要标准、草法的符号要规范;其三、草书尤其讲究笔势、意境以及气韵等。可以说,草书是书法诸体中,其运笔速度快慢,提按、使转转换、节奏起伏最为强烈、变化最为丰富复杂。故草书之法难以掌握。这也是学草书都主张从楷书[_a***_]之理,好比小孩学走路。
没错,在古代,起初的草书,的确是民间的流行体,史称为“俗草”,而这种“俗草”,没有经过专业书家的规范,不具有普遍的约定俗成之规律。只有经过当时的书法大家,如黄象、曹喜、崔瑗、杜度等,进行整理归纳,创造了章草,才是草书。随着文字的演变,钟繇、张芝、王羲之等书法大家,汲取前辈经验,在章草的基础上,创新书体,成为今草。可见,草书也有其发展规律,张旭、怀素也是在“二王”行草的基础上,发展为大草,形成了草书的巅峰。宋、元、明、清,直至现代,草书尽管面貌各异,但其草书之精髓代代传承。正如赵孟頫所说“笔法千古不易,结体因时相传”。
如今,草书之特殊的书写属性,成为大家非常喜欢的书体,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一下愉悦的心情,草书最为适合。但一定要遵循草书法度,掌握草书规则,在充分展示草书之美、之势、之意韵的同时,自己也从中享受书写的快乐,正如怀素所言“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这才是真正的草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百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百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