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的字体有标准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的字体有标准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書有唯一標準嗎?自由的寫的算不算草書?
草书有唯一标准,无按标准、自由写的不算草书。部份用草体写的,不管风格如何,只能称为行草书,例如毛泽东书法。
由于古代传下来的草书字数不够现代人使用,无法纯用草体完整写一首诗词,不足部份可用行书代替。只要草体字有的,就一定要按规范书写,这样才算是草书。
草体是古老独立的字体,起于先秦,早于今体(楷书,行书),流行于民间,非主流、官方使用。到了晋唐时代,流行日盛,因缺泛使用价值,逐渐式微,只存于书法艺术,但艺术价值极高,深受书法爱好者喜欢。
草书标准化有必要吗?
草书不可能标准化,也没必要标准化。
东汉赵壹在《非草书》中,一方面认为草书为“博学余暇”,艺术高下关乎“人”,不在草书本身。另一方面认为草书无益于治,对学习草书予以否定。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代时草书的艺术性已高度发展,并深受大众喜爱。但同时,因其偏于艺术性,已渐不实用。
但是,在汉代已不实用的草书,历经千余年,到现在仍然活力四射,其根本原因在其人性化,草书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而人性化,正是草书不可能标准化的根本原因。
近代的于右任,曾经想将其标准化,他从历代《千字文》中选集成《标准草书》,想对文字进行改革,简化草书。
但其结果是,因为一边于符号化,让草书像楷书一样程式化,过于做作,失去了草书的性情,最终其改革不了了之。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规范草书是很有必要的。你说谁草书字写的好不好?最起码能让练过草书的人都能认识你写的是啥字。连精通草书的人都不认识你写的草字,你说这还叫草书吗?这叫鬼画桃符!时下有很多人就是这样。让人无法辩认,故弄玄虚,自诩大家。有了标准就不一样了。
我认为没有必要过份强调标准化,草书是快速书写形势,汉字间架结构在不同写法下产生千变万化的结果,无论何种书体标准化,书法都会失去其艺术性、创造性。当然,过份的夸张与变形,使书法成为形为艺术或线条艺术,会降低作品含金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不利于文化内容的广泛传播,秦始皇的书同文使得中华文明广泛传播,草书的标准化是必然的,标准化的草书之所以没有超越楷书主要原因就是容易混淆,没有标准的草书消失是肯定的。即使标准的其它书体由于不适合方便书写都被淘汰了,如篆书,隶书,虫草书-----等等。
草书本来就有标准,但是过分标准化会有损草书的艺术性。
首先,草书不是乱写。草书出现在汉朝,隶书的基础上快速书写就成了草书,被称为“章草”。而现在所讲的草书基本上是楷书、行书基础上的草书,被称为“今草”。无论“章草”还是“今草”,草书的机构构成绝不是简单的省笔勾连,而是有着严格的标准的,早在于右任先生之前就有许多关于草书规律的著作,举个例子,比如说明朝的韩道亨所著作的《草书百韵歌》就是一个对草书规律的总结,而这些规律就是草书书写的基本标准。
其次,太标准会有损艺术性。变化,是艺术的生命,倘若千篇一律、一成不变,那就不是艺术了。曾经有人就对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有所诟病,并讽刺为“标准饲料”。草书可以说是书法各种字体中最能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书体,颠张狂素,各有千秋,倘若全部标准了,也就没意思了。其实并非草书,即便是楷书这样比较规整的书体也不可能严格标准化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頫等这些都是写楷书的大家,但是所写出来的楷书还是不一样的,一看就能看出来是谁的,楷书尚且不能完全标准化,草书就更不可能了。
第三,草书严格标准化的例子。草书严格标准化有人干过的,是日本,日本文字中有很多符号就是严格标准了的草书,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究竟如何人呢?不过如此。
综上所述,草书并非乱写,一定要按规律来,但是严格地标准化草书没有必要。
草书为什么不能用横写的格式写?
中国自古形成了自上而下成列,自右向左成篇的竖式书写格式。怎么形成的呢?没见过这方面的论述,这事儿专家不能靠猜测下结论,不过咱老百姓就可以胡猜瞎蒙一番。我估计跟中国古代丧葬文化有关,自家的长辈去世,入土为安,埋葬处一般要插树枝,插木条做标记,久而久之,木条上要写上自己氏族家族的标志符号,逐渐就形成墓碑文化了,汉字竖写的方式也形成了。当然以上是我瞎蒙,大家不要当真。
人多数是右手执笔,所以汉字发明出来大多从左、上起笔,右、下收笔。随着竹简、纸张的发明,自古以来的书写方式没有过变革,反而固定下来。
现在人们给书法分类,经常分正书和行草书,正书又分为篆书隶书和楷书,好像书法是依照由篆到隶,然后楷、行、草的顺序演化的。其实不然,草书是从篆隶直接草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草体字没有经过书法训练的人不能辩识的原因。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逐渐接受了西方汉字从左到右排列成行,然后逐行向下排列成篇的横写格式。这样,中国人突然发现老祖宗发明了上千年的草书使用不灵了。草书发明出来主要还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但是随着新中国简化字的推行,草书字形辨认难度加大了,书写方式也发生了方向性问题,因此几乎完全与实用性脱节了。
按说这是书法家的责任,书法家们应该抓住机会,创立一套新的草书字形和笔法,可惜当代书法家天天哭着喊着要创新,却又害羞胆怯,不敢质疑古人,在脱离书法实用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的字体有标准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的字体有标准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