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的草书艺术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春的草书艺术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大书法家们如何写“春字”?
《说文解字》里说:春,推也。即春阳抚照,万物滋荣。
甲骨文中,这个字很有意思,像颗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可能在古人眼里,这才是春天该有的景象。
《爨宝子》里,这个春字有特色。
书圣果然是书圣,“春”字一个比一个俏皮,从章草直接写到今草。
不过最实用,雅俗共赏的还是《兰亭序》里的这个“春”。
春,生机的意思,比如春回大地,一问告诉你,从古到今,春字是如何演变的。
春字在甲骨文里是这样写的,
吴昌硕的大篆里是这样写的,
清代赵之谦的小篆是这样的,
到了汉代的简牍帛书,和现在的春已经很相似了,是这样写的,如下图:
在汉代的隶书里,和现在的春就基本一样了,这是汉代隶书《乙瑛碑》里的春字。
到了南北朝时期,春字和现在一摸一样了,只是那三横有点长,字体浑厚大气。
草书的春,简化了很多,这一张是章草。
这一张是张旭的大草,如走龙蛇,真敢写啊!
行书里,这是兰亭序的春,清新雅致。看着有点歪啊。
下图是蔡襄的,写的挺个性的
下面是楷书,欧颜柳赵的,按着顺序来的
最后一幅是启功先生的楷书
你觉得哪个好看啊?
喜欢的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春字啊,楼主好雅兴,哈哈。那就来看看历代各种春字吧!先来看看甲骨文拓片版的春字吧,风姿各异、希望君能大饱眼福!
北魏《元怀墓志》晋《爨宝子碑》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我是江上人感谢您邀请!其实《春》字最常用的汉字。书法家们要是能把它写美写绝不是易事。楷书还好,因为没什么变化。一幅作品中遇到几个《春》字,还可以写雷同。要是草书作品中《春》字雷同,人家肯定要说话了,每个《春》字要求有变化。才能写出一幅好的草书作品来。楷书作品中出现雷同不显眼,在草书作品中要是出现雷同还是非常显眼的。所以我们平时练习当中要总结,最好能学会写几个不雷同的《春》字。不光是《春》字还有其它的汉字。所以草书学起来,要比楷书复杂一点。
我写的《春华秋实》中的《春》字。字形瘦高与下面的《华》字写的宽,形成对比。注意造型与笔力,才能写出美感来。松紧有度,笔断意连意境十足。《秋》字写的紧凑一点,《实》字写的松一点,宝盖头要写的大一点,就像大房子把下面的东西罩在里面,不被雨淋到。书法看着非常简单,能写好书法绝对不简单。
如我处理《阳春白雪》用了两笔写成。看到没有松紧有度,粗细变化,大小变化。这里的《春》字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与上面用纤丝连接又要与下面用纤丝连接。一气呵成。看上去舒服不舒服。如果你感觉舒服就已经很美了。写草书要注意方方面面,你看人家写的很快,其实人家有这个功力,完全在法度之内,不会出法度之外。出法度之外就是闭着眼睛瞎画了,那是不行的。
古代书家写春字,不是随便写的,那都是用心在写。
王羲之的“春”在兰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一群文人在兰亭搞了一次春游,玩了一次聚会,便留下风流千古的兰亭雅集。王羲之用心在这个春天里写了一篇日记,记录当天的聚会,一不小心成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惜春,感慨时间流逝的太快,而“俯仰之间,已是陈迹”,如今我们在谈论书圣的春,他也早已想到,“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时光荏苒,逝者如斯夫,还是活在当下,好好珍惜这个“春”吧。
杜牧的“春”是春情与春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江南的春天总是烟雨朦胧的,连绵不断的细雨总会无来由的让心中充满愁绪,诗人自恃才高八斗,却一生难有抱负,大好的青春就在青楼中虚度。“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而这个薄名,竟然无法得到心爱的女人“张好好”。
当张好好被迫嫁与他人的时候,为杜牧写下了“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从此一入后门深似海,杜牧也只能落花流水空余恨。后来杜牧对佳人的怀念,天天想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最后抑郁而死,佳人问讯,悲愤不已,瞒着家人去长安祭拜杜牧,想起之前的爱恨离别,竟自尽与坟前。杜牧的“春”有点沉重。
苏轼的“春”孤苦无比,“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寒食节,又逢苦雨缠绵,望着漫山啼血的杜鹃花和空中飞舞的白纸,诗人想家了,于是把这份苍凉多情抒发于笔墨之间,挥毫而就写成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从此死了苏轼,活了东坡,“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苏轼的“春”在苦雨中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成就了那个为后人称道的苏东坡。
就奉上这三个春吧,再多脑子就不够用了,我还要去看“春”呢。
这幅草书怎么样?
这草书写的有些基础了,我看“归”“春”“花”“时”几个字明显有问题。归和春字是用笔尖写字,没有提按。花和时结构不好。写草书不是知道写法就行了,还要重视提按和结构。我看细致临习书谱,认真分析书谱的结构,能克服这些问题。所以一定要坚持临帖和创作相结合,这是改变习气的最好办法!
请看看这幅书法作品怎么样?谢谢?
看这幅作品有点秃筆成化款的感觉,天津书法家王颂余先生(我的在校老师)书法风格就有这种筆断意不断,含蓄凝重的风格。整体很不错,流畅。具体到字好象有筆病,江,光,辉,有轻重未分,筆滞无力的问题吧?美,春两字有点俗的感觉,还是要有注意轻重出锋可能好些吧?水平有限,僅供参考。
锦绣江山美,
光辉天地春!
这幅对联有点写过于右任的标准草书的意思,整体来看不错,字形,章法还行!但是笔划缺基本功,拖笔太多,绣,江,辉,地四个字犹甚,绣与辉的连笔更是如面条软弱无力!
所以这位书作者,可以加强用笔练习,过了这一关,有字形,章法安排不错,很快会提高作品质量,达到更高境界!
这幅字水平如何?是什么体?
硬筆书法,草书,有印章无落款。作者王华军书法有一定功底看得出下过很大功夫,中国书法必须有人传承发扬下去。另外我觉着从字形上看阴柔之美有余,阳刚之气不足。如果此书法不是出自女人之手,或者与作者本人性格有关。个见,请不要介意,如有不当之处请谅解。
行书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字体,其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典型的行书大体保留了楷书的字形,部分吸收草法,使之像草书那样适当减省、连带,既便捷易识,又活泼洒脱,富于生动之美。
书者的这幅硬笔书法作品《画》,整体上感觉还行,但仔细认真分析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在书写的过程中,有些字太过于随意,如“观”字,“声”等字,书写不到位,字是笔画和结构,甚至有错误。
第二、书写的节奏不好,一幅作品,按一个格调书写,忽略了对笔画书写的质量关注,一味追求飘逸,感觉点画飘浮、节奏单一。
第三、第一行字的书写的书写符合毛笔书法的章法,连笔、字的大小处理较好,后面几行,章法布局不太理想。
第四、既然是一幅作品,一定要完整 ,但是,此幅作品没有落款。
以上是本人是一些拙见 ,如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的草书艺术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的草书艺术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