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男生霸气钢笔字体草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男生霸气钢笔字体草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硬笔行草字帖有什么推荐的吗?
稍微了解一点硬笔书法的发展历史,我们就会知道硬笔书法其实脱胎于毛笔书法,它的根基和理论的基础也是毛笔书法,了解了这一点,想要学好硬笔书法,就要去练习古代的毛笔字帖,尤其是学习行草书,更要去练习古代的字帖。
如果仅仅是为了实用性的书写,练习一下当代书法家的楷书也就可以了,比如田英章、司马彦等人的,如果对硬笔书法的行草书感兴趣,当今人的作品肯定是不能学的,必须要和学习毛笔书法一样,去学习古代人的经典的书法字帖。从这个方面来说,无论学习毛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道理都是一样的。
学习硬笔行草书,我觉得入门的首选还是学习王羲之的《集字圣教序》,以这本字帖作为入门,反复练习到熟练以后,再去学习他的《兰亭序》、《十七帖》,然后可以临摹孙过庭的《书谱》、张旭、怀素的狂草书,再去临摹宋元明清历代行草书名家大的作品,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经历过以上的博取的阶段,可以选择一两家喜欢的风格进行专攻,慢慢可以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其实操作起来很难,关键还是看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书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书法的学习就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记得八十年代钢笔书法很盛行,当时也买了几本自己喜欢的钢笔字帖,但光看不练,后来很多当废书处理了,现留下的几本中有王正良的"唐诗一百首钢笔字帖",和任平.骆恒光等八人书写的"唐诗三百首钢笔字帖",都是行書,选几篇供参考。
王正良唐诗一百首钢笔字帖之二页,
三百首中杨为国之二页,
三百首中骆恒光之二页,
以上都是当时很有名的钢笔书法家,字都写得很漂亮,要学书法,特别是初学者,还是首选選定一家,苦心孤诣地临写下去,直到把这一家书体的用笔,结体,章法及神彩.气韵等都学到手,再改学他体,在一家基础上站稳了,才便于广收博取,融会众家之长,形成自己一家之体。
硬笔是相对于柔软的毛笔而言的,如钢笔、中性笔、美工笔、铅笔、粉笔等,硬笔书写的起源几乎与中国文字的起源同样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八干多年以前,那时的人类在陶片上刻画记事符号,使用的工具就是石块等坚硬的锐器。
到了近现代,由于硬笔的书写工具快捷,用笔相对容易,逐渐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文字书写方式,那么在电脑时代的今天,硬笔书写还有多少作用呢?应该说即使到今天,硬笔书法仍然有她独特旳魅力,写的好的硬笔字不但有实用价值,也同样具有艺术价值。同时手写字体也是一个时代文脉的再现,更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体现一个人文明修养的重要方面。
黄若舟先生的《怎样快写钢笔字》,是一本基于实用技巧来示范行书写法的字帖,是我比较早接触到的硬笔书法字帖,是经典的。
卢中南的《元曲名篇钢笔字帖》,卢中南书法结构严谨,笔画清秀,线条俊美,书写规范,独具特色。
丁谦的《古诗名篇钢笔字帖》,丁谦的书法结构严谨,笔力奇伟,潇洒飘逸,独具风格。
司惠国书写的《硬笔草书入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硬笔草书写法,对提高硬笔书法很有帮助。
实用硬笔书法以行书为基础,并借用部分草书写法,用以满足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需要所使用的手写体。以钢笔为主,实用硬笔书法,主要是强调实用性,不过多强调艺术性。实用硬笔书法,能做到易写易认即可,关键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行书的特点就是易写,并能写得快捷,规范的行书也易认,所以实用硬笔书法,是以行书为主的。
写好硬笔行书,我认为要做到今古并用。当代的硬笔书法家田英章、庞中华、荆霄鹏等名家的硬笔行书字帖要学,古代的如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中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也要认真学。这些帖都是古代行书的经典字帖,学硬笔和毛笔只是书写工具不同及效果存些差别而已,而且行书学古代名帖更有高度、广度和深度,对提高硬笔书写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在写好行书的基础上,再临孙过庭《书谱》和怀素、张旭等古代草书大家的帖子,对硬笔书法家和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书写行草作品就会带来很多帮助,可以说会受益匪浅。
谢谢邀请!
书法有个经验规律:
无论练习什么书体,毛笔字写得好的人,硬笔字不用练也会写得好。硬笔字练得再好的,没练过毛笔字的要写毛笔字也写不来。
这是由于其中有个控笔能力的问题。毛笔不好掌控,但却具有硬笔所需要的掌控能力,经过对毛笔掌控练习,再掌控运用起硬笔,二者兼具得心应手。
因此,建议直接用毛笔练习你想要练的字,练成形之后写起硬笔来自然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二者区别在于练成毛笔书法之后,写硬笔时对字体的大小注意把控即可。通常先练习毛笔书法的人写硬笔字时,个体偏大。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问题,小问题一桩而已。
如何评价荆霄鹏和赵贺新的硬笔书法?
荆霄鹏和赵贺新算是同龄人,都是当前在硬笔书法领域比较活跃的书家。就名气来说,荆霄鹏作为田英章的入室***,还受聘为清华美院的书法老师,的确影响更大些。赵贺新习惯使用中性笔书写,在硬笔书法教育领域也颇有些名气。
就硬笔书法水准来说,我觉得荆霄鹏和赵贺新都具备比较扎实的功底。但是并非像书友们说的那样,误以为赵贺新也是田英章先生的徒弟。其实赵贺新早年是从邓散木的小楷入手,继而临习当代硬笔书法名家李洪川、顾仲安等人的范帖。从赵贺新现在的书风来看,应该从《灵飞经》中获益不少。
相较于荆霄鹏始终把田楷奉为圭臬,赵贺新的书风更为灵动,也显得更有个性。从这个角度来说,赵贺新硬笔书法的艺术底蕴相对还是要丰富一些。其实荆霄鹏作为田英章先生的得意***,的确已经把田楷练得形神皆备了,但同时也陷入了田楷的窠臼不能自拔,这无疑影响了他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的进一步发展。
客观地说,无论是荆霄鹏还是赵贺新,虽然都有着不错的书***底,并且悟性也都还不错,但是二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缺陷,就是传统底蕴不足。凭他们对书法的理解能力,如果能深入传统经典法帖,不要怕影响当前的书写效果,不再固步自封,应该会在硬笔书法领域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现在早已不是当年庞中华先生倡导硬笔书法时风靡大江南北的时候了,整个书坛都已陷入了低谷。荆霄鹏和赵贺新能够在这个时候还坚持着硬笔书法教育和普及工作,是[_a***_]难得的事情。
荆霄鹏和赵贺新两人的书法各有特色,很难比较谁好谁次,不妨从他们的书体的影响力做一对比。
这两位书家都是当今硬坛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根本上讲都是脱胎于欧体,赵曾苦练多家,荆霄鹏是当代名家田英章的入室***,二者都有所成就和建树。他们的硬笔书法结构都非常美观。
赵贺新的硬笔书法控笔能力十分强悍。这种感觉就像是用硬笔写出毛笔的感觉。此人使用中性笔,在硬笔书法里体现出毛笔的提按。写出来很漂亮,但是书写速度却十分慢,影响效率,不便于推而广之,并不适合日常的书写,可做书法爱好。楷书十分见功力,但行书略显逊色。
都是田老师的门下***,功力了得,可惜路不对,等老了一定会后悔的,现在可以借此挣钱,以后他们的***就可以让他们无饭可吃,算是印刷机的人肉版!现在他们吃的就是田老师的饭……
二者的书法都是学习欧体,而且都写出了自己的一点风格。他们的结构都非常的美观,作为实用性的书写我觉得这已经足够了。
尤其是他的装饰性的捺画和起笔。这种感觉就像是用硬笔写出毛笔的感觉。
他善于使用中性笔,而且下纸的下面垫一个软垫,从而在硬笔书法里体现出毛笔的提按。
他的这种字体写出来很漂亮,但是装饰性的起笔和捺画严重影响了他的书写速度,并不适合日常的书写,只能作为一个爱好。
我这里有不少他的人硬笔书法字帖,他对于规范字研究较多,是我见到的写规范字最标准的一个书法家。他好像还是规范字教材的书写者,也是“欧楷十家”之一。
他的书法风格不强,和很多电脑打印体非常的相似,也非常的标准。
风格越不强烈的东西越不好学,因为你找不到一个具体的风格特点。
所以我觉得荆霄鹏的书法更适合中小学生练习,一是学习结构,另一方面也能学习规范字。
不知道你怎么看?
码字辛苦,
我练的是硬笔实用行书,往往从实用行书角度观察较多; 二位老师都是学的田英章,至于是不是入室***,我觉得倒不是很重要!
其实,我觉得,荆霄鹏的硬笔行书,即使是在硬笔书法家里面出是出类拔萃的,非常漂亮! 荆霄鹏虽然学的田英章,但他的行书明显与田英章的行书区别很大的。
田老师的楷书确实是超一流!但田老师的行书虽然老辣遒劲,功力非凡,但中宫收得过紧,虚连较长,以致于整体观感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也是田老师的行书网络上争议声较大的原因!
而荆霄鹏的行书:结体上较为宽松,虚连适度,流畅大方,显得十分大气又有灵动。我认为,在硬笔行书上,徒弟确实超过老师了!
我写了这篇回答,我就准备学一下下图的行书,太漂亮了!
其实,赵贺新老师的行书水平也非常高的,清新飘逸,别具一格!应该是学的顾仲安行书,又加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已自成一体!赵贺新老师行书:
但是,赵贺新老师的中性笔楷书实在太耀眼了,掩盖了他优秀的行书水平,毕竟,他是做的网络中性笔楷书教学的。赵贺新老师最近行书作品:
总之,二位老师都是大家,我都非常佩服,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男生霸气钢笔字体草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男生霸气钢笔字体草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