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几年能练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几年能练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楷书练习多久就可以练行书了?
练习行书,可以和楷书同步练习。但要以楷书为主。
现在很多人主张可以不学楷书而直接学行书。如果是抱着消遣作乐,不求甚佳的话,直接写草书都没问题 。毕竟志在取乐而非求道 。如果是本着求道的志愿去学习,那么还是从楷书开始一步一步来。
行书是一种书写简便快捷,形美易识的书体。为后汉刘德升首创,行书出于八分。八分为王次仲造。即舍弃古隶八分取二分。取李斯小篆八分舍弃二分。也称今隶。亦称正书。实际也就是楷书的雏形。钟繇,卫瓘加以改进,进一步奠定了楷书的形成。今天的行书,是以王羲之尽废古法,使隶、楷各自独立,而行书在王羲之这里,发展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行书的结体简洁。但用笔却极精妙 ,而笔法的练习,必须从楷书的练习开始。在楷书一点一画的练习中,明白点画的起止收放,行书的练习才能得心应手。在不知笔法的情况下,蓦然练习行书,其结果是徒有形骸而无筋骨。
最好的办法是练习一个楷书又练习一个行书。楷书行书的字帖可以选用赵孟頫真行千字文。同一个人的书体更容易体会掌握。楷书行书虽然形态各异,但其中的主旨:笔法是不变的。在慢速的楷书练习中不能悟出来的诀窍,往往在快速的行书练习时,不经意间得到答案。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选择字帖时,尽量选择同一个人的字帖练习。至少也要同一种风格的字帖。不能选择风格差异巨大的两种风格去学。学习书法不是去比难度,而是以最简捷便易的方法达到准确美观的目的。
度道书法君认为有没有楷书基础都可以学习行书。前提是有篆书或隶书的基础也行。大家要认识到楷书不是行书基础,楷书也不是书法的基础。
即使你会了某一个楷书,行书还是要单独进行临摹学习的。这充分证明,行书的笔法和楷书的笔法是不同的。行书不是楷书的快些,在行书中,我们更多的是欣赏其中的趣味,打破平衡,复归平衡,夸张变形,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出其不意。
第一,看到提问者也说已经有几个月的楷书基础了,如果楷书基础正确,扎实的情况下。现在就学习行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第二,有足够能力和时间的话,可以两种字体同时学,他们两者之间可互相补充。楷书难于活,行书难于稳。可以用行书的笔法写楷书,这样字瞬间就活了。
从楷书过渡到行书,不是一时间来衡量,不止是从楷书过渡到行书,其他书体(碑帖)之间的过渡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控笔。在用毛笔练习写字时,首先要懂得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要懂得行笔中的提按,绞转,顿笔,折笔,以及藏锋,露锋等,要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2观察(或者读帖)。要从整体外形,疏密,正侧,错落,大小,高矮(长短),曲直,角度等方面去分析。大到不了遗漏(或者忽略),能够写得出来,能达到与原帖六成以上。
3变通。在临帖时,首先要对临,然后背临。要根据整体章法要求,适当改变字的机构,笔画粗细,错落有致等,使整体性完好(无突兀感),要能写出字帖里面没有的字(可以借用偏旁部首)。
4气韵。临帖时气韵应达到原帖的八成以上。
以上三点达到要求后,方可更换碑帖(或者更换字体)
1、这个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啊。根据经验,一般楷书写到结构没有太大问题,能够熟练创作的程度就可以了。
2、因为行书本身飘逸、书写速度快,所以练之前需要练习一种正书,除了楷书,篆书、隶书也可以,一是形成扎实稳定的书写习惯,另外在慢速书写中能更好的理解用笔。
3、由于楷书法度森严、结构严谨,更能锻炼书写者对于毛笔、用笔的训练,结构上有接近行书,所以“楷书基础论”是非常有道理的。
4、对于那些说“行书先于楷书而产生,所以不写楷书可以直接写行书”的,
首先,行书先于楷书而产生并没有定论。
其次,五体书法成熟之后,古代书家才发现,快熟的特点更易于初学,更利于向其它书体过度,这也是经过检验和证明的。
没练过楷书,也可以直接练行书。原因很简单:
1. 按照书体形成的顺序,并不是先有楷书后有行书。自公元前99年的汉简出现,逐步发展起来的章草、今草、行书,标志着书写上打破了隶书的规矩,走向了率意和自由。楷书是在此基础上又一次新的规范并发展起来的。行书产生并影响于东汉的桓帝、灵帝时期,早于钟繇的小楷。
楷书笔法的成熟是在唐代,远远晚于东晋王羲之时代即已成熟的行书。
2. 按照人身特点要求,“养成规矩老不如少”,成年人再按规矩先写楷书,已经失去了优势。
所以说,没有写过楷书的朋友,特别是成年人,都可以直接写行书,比写楷书更容易一些。
以上内容摘自当代书坛泰斗欧阳中石先生作序并力荐、张旭光所著《行书八讲》
张旭光,字散云,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担任国展评委,现为荣宝斋书***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的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联合国特聘书法教授。张旭光先生是当代书坛公认的行草书领军人物,被称为“破解王羲之密码”的书法大家。
有人说“零基础学书法,每天15分钟,3周可拥有一手好字。”你能做到吗?
书法从广义上讲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在较短时间内要学习好书法我觉得是有难度的,理由如下:
第一,从时间长上来说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其一些基本的一些法则,如它的章法,结构,形体等,更不要说是运用自如。
第二,从艺术性来说。书法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艺术,也是中国国学之一,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所以短时间难以沉淀下来,形成一种艺术以及文化的修养。
第三,短时间行形成的书法书写。我觉得是没有灵魂的,光有其表而没有其内。更多的是急躁以及经济利益的催促。
总之要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好的书法。我认为是不可能的的。但是,一定是有进步的。
“零基础学书法,每天15分钟,3周拥有一手好字。”这个有一种可能可以实现,那就是描红,哈哈哈。脱手写根本不可能。
我[_a***_]也是练习过书法的,所以感触是很真实也很现实的。
一、练好书法,起码三年+。不管是不是零基础,要写好毛笔字都需要花很多时间,并不是可以速成的,或许通过描红本可以在短时间内看起来字还不错,但那是描红,不是脱手写,脱手写能够3周拥有好字,那是妄想。好字不止是形好看,还要有意有味有境界。这就更加需要花时间沉下心来琢磨。并且练书法本来就是磨性子,怎么可能速成呢?
二、字如其人这句话,我信。现在非常可喜的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爱好书法。为了练一手好字,愿意花时间认真练习,这是好现象。我个人是非常认同字如其人这句话的,因为我自己就是写好字的受益者。
三、注重过程,把结果看淡。我认为练字是磨练一个人心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令人享受和快乐的,如果功利心太强,一开始就抱着想在短期内有大收获,反而会让一个人急躁,当短时间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就会大失所望,甚至放弃。这是很可惜的。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把心态放平,专注在练字的过程,专注在每个笔画、每个字写的比上一个字更好的水平提高上。用时间去熬,在熬的过程中感受字的韵味,感受行笔的变化,感受透过字所收获的领悟。
我自己在小时候练习过五年毛笔书法,四年硬笔书法,虽然多年未拿笔,但曾经在工作中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展示了一下,受到了老板的赞赏。而当时写的那种韵味和感觉已经不是当初我练字时那种纯临摹了,融入了自己后十几年的人生历练,确实更有属于自己的味道了。
时间,不仅给了我们向好的机会,也给了我们领悟的机会。
我是一个将满五岁的小男孩儿的妈妈,专注亲子教育。头条号:米妈聊育儿,有我写的一些亲子教育方面的文章,欢迎一起探讨,分享育儿之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几年能练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几年能练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