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苏轼毛笔行书和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苏轼毛笔行书和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庭坚米芾蔡京苏轼谁的字更胜一筹?
黄庭坚米芾蔡京苏轼,米芾的字更胜一筹。
蔡京,字元长,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人。北宋权相、书法家,被时人称为“六贼之首”。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又官至太师,先后4次任相,共达17年之久。其在任期间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使民生凋敝,苦不堪言。
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是根据什么来排位的?为什么?
对书法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天下前三的行书作品,分别是第一名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二名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第三名宋代苏轼的《寒食帖》。
简单来看,好像这三幅行书作品的名次是按时间先后来排的,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普通书法家之间才会比较形质、神***之类的技术问题,而宗师级的书法作品,已经超越了这些层面,而是内容、书法、情绪、史料价值的综合体现。
这三幅作品都不是作为书法作品而写的,但是书写者都是当时的宗师级人物,而且书写时都有相当强烈的情绪,所以这三幅作品的看点不在技法,而是要从字里行间,体会书写者当时强烈的情绪变化,这才是三幅作品千百年来能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说完总体感受,再来分别说说三幅作品。
王羲之写《兰亭序》,是在他与文人雅士们聚会时,似醉非醉的情况下所写。王羲之当时的情绪是逸兴遄飞,笔下的字也看着有飘逸之感。
第一行书是王羲之,兰亭集序 东晋
“天下第二行书”公认为唐朝的颜真卿所写的《祭侄季明文稿》,《祭侄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 北宋
扩展资料: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黄庭坚擅长行书是宋代唯一的草书大家?
黄庭坚与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的宋代四大书法家。其行书与苏、米、蔡三大家不分高低。但黄山谷书《诸上座帖》草书在宋代应为第一,直追唐朝之颠张(张旭)醉素(怀素)及孙过庭。
黄庭坚擅长行书是宋朝唯一的草书大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书法方面,与苏轼米芾蔡襄合成“宋四家”。擅长行书,后学习书法家学怀素的狂草体,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字法奇宕,如马脱缰,无所拘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轼毛笔行书和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苏轼毛笔行书和草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