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草书作品入门欣赏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字体草书作品入门欣赏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只看单字书法作品,真草隶篆各种字体,哪一种书法更能体现汉字的艺术之美?
谢谢邀请。 看单字是欣赏书法艺术之大忌。这是书法艺术上的一大常识。为什么?今天此处不详谈。就四体单个字说事,最能体现生动、天真、自然、造型、意境、古朴等等只有大篆才是首出之先也。这是任何一种书体无法代替、无法比拟、无法在一个层面此美的一种书体。你就是单打单的写上一个大篆字挂在室内,就够猜想、回味、想象一阵子了呢,就是写下一个大篆字足够作为装饰之物了!不信?你选其中之一个大篆字试试。后面三体无法比拟了,逊色了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大篆之书体,是原始文字之一,表现正好原生态之形。我国创造文字原动理由,本来就是来自大自然生态物之形,变成了语言交流符号。也就是说,例如:当你看到了大篆'草'字时,就是画了一幅有关'草'的中国绘画作品了。'草'是文字符号、也是中国画这样理解和欣赏概念。
中国书法的五种书体风格各有短长,也各有自己的展示领域和价值空间,问题的关键是看书写什么字,表达什么思想,做什么用?但就多数汉字书法艺术来说,用行草更能体现书法艺术之美。比如有人写“虎”、写“龍”、写“凤”、写“舞”,用行草就比较好的体现了书法艺术之美。当然,简单的汉字就不尽然,但用行草的笔法可能更体现汉字的灵动性和艺术性。
为什么强调行草用笔,而不强调行或草,这是因为行虽比楷灵动,但还不能体现作者个性和书法特点;草书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但单个草书往往失去它们可读性和信息传播性,也不能真正体现书法艺术之美。所以我主张行草用笔,实现行草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更好体现汉字书法艺术之美!
各人对书体的爱好不同,单字艺术之美在不同的爱好者眼里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凭我的感觉,多少年的实践,还是认为以喜欢单字行草书的人数为多。行草书体本身的书写流动和事先胸有成竹的率情的表达、更能体现出单字艺术的“含金量”。一般情况下,它给人的视觉效果都是十分明显的。同时,给人的审美情趣也大大增加。现在,有很多人对单字艺术非常钟爱,无论是书法者还是观赏者,都视为一种很高的艺术享受。书法者:往往对喜爱的单字艺术都经过了反复锤炼;爱好者:作为观赏,布置在办公场所或家庭位置也特别注目,会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另一方面,书法是一种文化,布置在这些场合,不仅显得有档次,而且又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当今,已找不到没有书法位置的办公室了。最后,书法单字表现形式,应注意:更能表现出它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有人对初学草书者推荐的入门法帖是《草诀歌》,《草诀歌》能作为草书入门的经典法帖吗?
《草诀歌》是非常经典的一本基础草书训练范本,且对草书写法,运笔等内容均有论述,当然可以学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草书的运笔十分关键,字形与结体的把握相对容易一些,但运笔所产生的点线效果更加难得,需要有娴熟的用笔技巧与控制能力,绝非照猫画虎那么简单,徒有字形,仅靠敢写是不够的,草书亦有法,用笔需苦功。
浅见,与同道共商
对于这个问题,初学草书者,《草诀歌》只能做参考,不能当作草书入门的法帖。对于《草诀歌》,在学习草书的过程中,多读多看,并不断领悟,对于学习草书还是有帮助的。
学习草书的入门法帖还是很多的,而且都是历史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章草《急就章》、《平复帖》、《出师颂》、《月仪章》;今草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 《中秋帖》、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怀素的小草《千字文》;还是大草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以上都是草书入门的范本,若坚持不懈的认真临之,会有收获的。
还有就是于佑任编著的《标准草书》,里面搜集了古今书法大家的草书范字,还有草书符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也可学之。按照于佑任的说法,草书学一千字足矣!如果每天练一个字,用上三年的功夫就可以“小成”了。
学习草书,一定要先临帖,认真临帖比什么都重要!当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读可临《草诀歌》和《书谱》。
以上为个人观点,经验之谈,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草书作品入门欣赏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草书作品入门欣赏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