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篆字体庚子同胞古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篆字体庚子同胞古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护花主人”是谁?
清道光十二年(1832),双清仙馆本一百二十回《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面世,首王希廉批序,次程伟元原序。王希廉,字雪芗、雪香,号护花主人,震泽人,举人。此本光绪二年和光绪三年皆重印过。在光绪年间,还有王希廉、姚燮评本《增评补图石头记》由上海广百宋斋铅印,风行天下,书贾仿印较多。姚燮,字梅伯,一字复庄,号野桥、二石、大楳、上湖生、古楳山民、大楳山民、疏影词史,浙江镇海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到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又有王、姚合评《绣像全图增批石头记》的石印本。后传至日本,日本以它作底本于明治三十八年(1905)铅印发行。
此书为精装,硬质黑布封面、封底,上无字,分上、下册锁线装订。书脊上印有金色楷书“石头记”书名,已褪色。里封空白。扉页题篆书“绣像全图增批石头记悼红轩原本 钟山居士题”,背面篆书“光绪廿有六年庚子石印”。正文前页码一,程伟元原序,二护花主人批序。三至六,读法。七至九,护花主人摘误。十,空白。十一至十四,护花主人总评。十五至十八,明齐主人总评。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除回目图上用“回”外,正文页码皆用“卷”代回,如“增评补图石头记卷一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正文每面十八行,每行四十字。全书正文页码六百五十二。行文无标点,页上有眉批,文中有夹评,有圈点、重点、重圈。每卷后有护花主人评曰、大某山民评曰之文字。
最后是版权页,有:明治三十八年一月十三日印刷、明治三十八年一月十七日发行。编辑兼发行者下河边半五郎,印刷者中野锳太郎,印刷所帝国印刷株式会社。还有“日本 各地卖捌所”,“清国 各地卖捌所”以及“不许***”字样。可就在当年,日本金港堂书籍株式会社有同样的印本进入市场。
学习隶书,各位老师有什么好建议?
隶书应该说是书法体系或者门类中最好写的一类,隶书笔画比较简单,只要掌握几种基本笔画就可以了,不象楷书笔画那样变化多端,需要化大气力才能掌握。同时隶书笔法也较楷书宽松、自由,容易接受和消化。其字形的结构,布局也较楷书平正,宜于初学者临摹。
写隶书要求藏锋落笔、回锋收笔、中锋行笔等,这些又同样是楷书的书写要领。当有了写隶书的基础,写楷书也就相对容易把控,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隶书的规律和书写特点,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而不用象学楷书那样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奏效。这样对学书容易产生兴趣,树立信心。
要写好隶书,就要多临贴,每天坚持练习,认真读帖,分析字的结构及笔画的特点,做到藏锋落笔、回锋收笔、中锋行笔等。
您在平时的写字可以用隶书书写,但隶书在书写过程中较其它字体书写速度比较慢,影响我们所要表达的速度,所以往往不被人们常用。
初学隶书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选帖
初学者建议先从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等平整一路碑帖练起,这几个碑帖字形平正,结构严谨,具有汉隶典型的特征,比较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
而后,可以学习张迁碑、石门颂、衡方碑等欹侧古拙风格鲜明一路的碑帖进行学习。
二、临帖
临帖首先要会读帖。读帖不是看帖,看,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读,才是体味其中奥妙。读帖不 能像看***,不动脑,更不能不动手。动脑,就是要琢磨 字帖 ,也就是专业术语里讲的 “形质”,帖上的字的点画、结构和章法,都是看得到的。就是要观察和分析它的提按、顿挫、疾徐、藏露、方圆的用笔技巧。
临帖,特别是汉碑不必刻意追求点画上的分毫不差,而应注重学习用笔的方法和书写技巧。临帖固然要尽量的和原帖“像”,汉碑上的文字经过雕刻的二次加工,以及大自然长时间的侵蚀风化,点画的细节本来就会有丢失,所以不必刻意追求与原帖分毫不差,而更应注重追求“气”与“神”上的像。
三、创作
在掌握了基本的用笔方法以后,可以常识边临习边创作,创作不要刻意追求或模仿某种风格,在你熟读百帖,临帖诸家之后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以上三点建议仅供参考,祝学书有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篆字体庚子同胞古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篆字体庚子同胞古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