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样才可以写好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怎样才可以写好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草练习该如何提高,恳请各位老师指导?
行草练习该如何提高?
根据我10多年教学实践,我建议从王羲之的字入手,具体从这三个方面去操作:
第一、结合王羲之的手扎,练习笔法。
王羲之的手扎比较少,就那几个行书如《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初月帖》等,专注点比较集中。
具体训练方法,以笔法为目的,可以把这几个手扎复印放大,先描红到临写,整体感知训练;
再精挑20个左右的字,以横画、竖画、撇画、捺画、钩画分类,细心揣摩,起笔时的切、顶、压,转折时的提按、翻转,以及结尾时的提按,顿挫揉回等动作。
第二,结合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练习字法。
用笔和结字是古人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圣教序》解决了王羲之其他字帖中字量不足的弊端,在具体训练上,***取先局部再整体的方法。
局部训练指把字进行分类:
1、按偏旁部首分类,右边的偏旁反文旁、立刀旁,左边的偏旁如单人旁、绞丝旁、提手旁、土字旁、牛字旁、王子旁等等;
以下发表谨代表本人观点:行草书相对其他书体,可能需要我们本身的基础更扎实一点,连续性和跳跃性更强,如果我们本身的基础和文化修养都不到位的情况下,我建议我们最好还是别先搞这些,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攀升,一味的最求草书那种连绵不绝或者书写时的形式和***的话,即使形式上达到了,内容也会空洞乏味,换句话也就是一副空架子而已,书法学习最大的忌讳就是心急耐不住过程的寂寞,想追求速成,但是书法的学习和进步是伴随我们整个书法学习的过程的,所以,一句话,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到功到自然成!
根本的问题,更是最复杂的问题。就像“如何练好书法”一样,笼统到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
学书法,尤其行草,对线质、字法、行气、章法、墨法、神韵等要求更高。根据自己多年的心得,千万别自己一个人闷头临帖,一定要找个老师做指导。
书法不外乎三个方面:笔法、字法、章法。如果说字法和章法,可以通过临帖可以学到的话,而笔法,一定不是自己能学到的。就是想靠自己努力去一点点体悟,不说时间得多长,如果在理解上方向走反了,那结果就惨了,下的功夫越多,离目标就越远。
举个小例子,下面的图是王羲之《远宦帖》的局部,刚好是两个一样的字“足下”。左边的起笔转折为逆入平出间杂露锋,字形圆润;而右边的明显用了切笔翻转,字形棱角分明,这就是笔法的变化。这只是笔法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学习如果有老师带领,不仅方向正确,提高也会更快。当然找到合适的老师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当然以上的建议,是针对深入学习书法的而言,如果只是想把字写的端正漂亮的可以不用这样投入。
如何学习草书?
草书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具有连绵不绝,大气磅礴的特点,对于一位书家来说,草书最能够抒怀,最能够体现人的真性情,所以草书成为书法爱好者或书家终极追求的目标。那么想要走进书法的殿堂,就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依照书法的规律行事。
首先需要了解书法的历史背景,这是学习草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草书按照时间来进行严格的划分,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
草书的源头,萌芽于西汉时期,那时人们用隶书书写,有太多的不便,速度太慢,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它的劣势更不言而喻了,因此,在隶书的基础上草书应运而生。其中,章草尚未完全摆脱隶书的束缚,仍有波磔之象,而今草字字独立,缺少洒脱之气。随着书法史的发展,一种连绵回绕,打破了所谓的行与列的限制的体法狂草于唐代兴起,这应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其次是草书的笔法。由于草书是在篆隶的基础得到发展的,没有所谓的固定字形,而章法更是随机而动,所以,只有保持篆隶的中锋用笔习惯,这样的草书才有神***,线条才有张力和弹力,才能真正意义上杀入纸。
第三是要修炼篆隶书,打好基础。我们知道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隶书又由篆书演变而来,所以学习草书必须学习篆隶,一方面要学习篆隶的用笔之法,另一个方面学习线条,书法就是线条的艺术,更是线条的舞蹈。
第四是学习今草书,完成时间和技术上的过渡。因为今草早于狂草,学习今草的用笔、结字章法,能够有效地应用到狂草之中,这属于一种过渡的学习方法,忽略了今草的学习,就会有失根源,迷失方向,狂草的根基就会不稳定。
最后是研究草书的气息。草书所表现的最佳状态就是一种洒脱豪放、大气磅礴的样子,是一种“范儿”,让人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就是这种气息,对于学习者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领会,更要兼容并蓄,广泛吸收。
如果你能按照以上这几方面去努力,并选择好合适的书法工具,持之以恒练习下去,必有收获。
草书书中国书法的5种书体之一,分为章草、小草和大草(狂草)三种。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来,最初是先出现的章草,这种草书是隶书的快速写法,它简省了笔画,增加了笔画之间的连绵,书写起来更加的方便快捷。
但是章草的章法还和隶书的是一样的,字字独立,有很分明的行距的字距,还带有很多隶书的笔画。比较著名的的有三国时期皇象的《急就章》。
小草虽然也有行距,但是字与字之间可以相互连带,打破了字与字之间的界限。
小草书成书于王羲之的笔下,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十七帖》,唐代孙过庭的《书谱》也是小草的代表作品之一,非常著名,在当今学习孙过庭书谱的人也非常多。
如下图,分别是王羲之的十七帖和孙过庭的《书谱》:
后来在王献之“破体书”的影响下,出现了大草书,也叫狂草书,代表人物有唐代的张旭和怀素、宋代的黄庭坚,明代的王铎以及被称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
狂草书笔画更加简省,已经打破了书法的字距和行距,一般认为狂草是草书里面最难的,需要高超的技艺和性情。
代表作品有张旭的《古诗四帖》如下图:
怀素的《自叙帖》如下图:
刚入门学习草书,我还是建议先把草书的历史学习一遍,对于草书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
然后再选择一种可能过草书字帖进行临摹,我建议可以从小草开始练习。
范本可以选择孙过庭的《书谱》,首先孙过庭的书谱是平时很高的,不仅是书法,其书写的内通也是一篇很好的理论文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样才可以写好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样才可以写好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