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毛笔书法楷书字体折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毛笔书法楷书字体折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人习作(毛边纸不折纸),路过同好,高手请多教正🙏?
此幅作品为楷书作品,选自曹操的《短歌行》,在评述作品前,我们必要要了解一下楷书是艺术特征。楷书是篆书、隶书、行草的特长兼而有之的字体,如孙过庭《书谱》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楷书融合了篆书圆转对称、隶书方折明晰、行草简易便捷等诸多特点,从其诞生之时起,即成为中国汉字最主要的通用字体,至今不衰。楷书以其工整的笔画、严谨的法度、稳定的结构、整饬的章法构成了建筑般的空间美。强调法度和规矩,以及在此基础上展现出来的种种艺术特点,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
楷书的规矩法度皆极谨严,字型规范、笔画标准、笔笔不苟,最能体现楷书的艺术共性,也最适于初学者临摹。学习楷书,主要是为了学习规矩,欲求变化则可以继续临北碑,包括碑碣、墓志、造像、摩崖,等等。由于这些书迹处于从隶到楷的过渡阶段,楷法尚未成熟,故风格多样,拙朴古茂,富有很多随机的灵趣,体势亦奇宕恣肆,章法变化错综。在唐楷的基础上再涉猎北碑,会增加许多奇趣,有利于丰富创作思路。唐楷、魏碑等各种楷体,尽管风格不同,但体现出的楷书艺术特点却是一致的,主要可以概括为:平正、匀称、飞动、参差等。
此幅作品还算不错的楷书作品,字单个子写的很平正,布局合理稳健;笔画的轻重变化、大小轻重的调节还算到位。但是作品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字的结构书写不太准确,例如如“康”'、“青”等,作品有漏字想象,我觉得是毛笔纸习作,已经很不错了!
写的很好,格调很高,作品取法魏晋书风,
写的也很灵动,很不错,不知道这个字有多大,如果是大字,有些字感觉就有点散了,大小字应该区别对待,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请多指教!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兴趣回答。
我虽然不懂书法技法,也不练习书法。但我一直很喜欢欣赏书法、朗读书法。我一直以为,书法是表达的艺术,是交流的媒介。好的书法作品应该能够起到视觉传达的效果。书写者通过书法作品宣泄情绪、抒***怀,欣赏者通过书法作品来体会书写者的心境、品格和情操。
汉字是中国书法的基础,是中国书法的书写对象,是中国书法的载体。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学着欣赏书法、朗读书法,还真的是一件很有趣、很陶冶情操的事情呢。
平安阿敏先生的这幅书法习作我觉得写得很不错。曹操的《短歌行》我也一直很喜欢读,这幅书法习作除丢失了“碧如朝露”的“如”和“不可断绝”的“绝”两个字外,其布局和结构都很漂亮,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宣纸的折法有几种?
常见的纸有四尺对开长条也就是条屏,四尺斗方,四尺三开这三种基本常见大小。正常使用这三种格式的纸就可以对付大部分古诗等内容。
四尺对开条屏,一般常叠3 竖横行根据内容字数去选择中楷大小的字,到11格后再加会太小。28字七言绝句就是3*10或者3*11余字落款。20字五言绝句,3*8一般比较合适。行书一般不需要横格。
斗方,一般都是横和竖行格数相等注意留出落款格数不要留一个太少
四尺三开,竖行一般叠4或者5行,横行可以叠的多一点,28字七言绝句为例,5*6为常见。20字五言绝句4*5。
虽然是常见,但是在书家写作品时会根据不同书体对格子是长一些还是扁一些都会调整,没有绝对的格数大小与要求。
叠格子,偶数格字就是如果格子数是2的平方数,那么对折的次数是2的n次方的,如8个格就是对折2的3次方就是3次,16个格就是2的4次方,就是对折4次。如果偶数格子数不是2的平方数,如6个格子,就要先对折一次就是2个格然后再叠三个格子相乘就是6其余数字以此类推奇数格子,如9个,那就是提前留一个,剩下的对折3次叠8个。
个人总结,浅显看法,望大家补充一起学习进步。另附随机几张自己数作,方家笑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毛笔书法楷书字体折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毛笔书法楷书字体折纸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