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邦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邦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刘邦约法三章是***的吗?
这是有史料记载,无论是《史记 高祖本纪》还《资治通鉴 汉纪一》都有明确的记载,刘邦的确是这么做了。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约法三章”它是不是一条纯粹的行政替代令?从纯粹的行政学角度,取消管理条目详细,涉及到生活各方各面的秦法,仅用“约法三章”就能全部涵盖了吗?显然不能。打个比方,伤人及盗抵罪,怎么量刑?偷一只鸡和偷一头牛的量刑能一样吗?给人胳膊上划一个小口子,和砍断别人手臂,量刑也不一样。因此,约法三章不可能从执行上完全替代秦法。
然而我们并不能认为这就是刘邦在作秀,约法三章是有它的意义的,秦法固然详细,但是现在沿用并不合时宜,秦法管的太多,管的太细,罚的太重,天下苦秦久已,必须及时进行调整,这才能稳定关中局势。然而以目前刘邦的处境,他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时间进行调研,法律条款修正,执法人员培训,群众普法工作吗?没有!因此,刘邦***取了去繁化简,抓大放小的办法。
对于刚刚被攻占的关中,群众百姓必须得到安抚,约法三章主要是禁止了暴力犯罪:***、伤人,***,这就抓住了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点,局势得到了安定。其次,废除了秦法,收获了民心。最后,只有三条,利于传播和普法。
反秦大起义中的很多领导者是贵族,他们受制于阶级特性,无法深入理解苛刻的秦法带给百姓的伤害有多严重。刘邦是一个从平民走出来的起义领袖,他见过民间疾苦,他尝过秦法的伤害,他更了解百姓需要什么,痛恨什么。
1
刘邦的约法三章是在他进入咸阳城时当众说的,说完之后人们欢呼雀跃,为啥?因为秦朝立国用的是商鞅法家思想,用严刑峻法统御百姓。
秦朝有多少种法律呢?睡虎地秦简1155枚秦简中记载了《秦律十八种》计有:《田律》、 《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军爵律》、《置吏律》《效》、《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
这些严刑峻法有多严呢?
刘邦进入关中后,先是大肆享乐了一翻,他本人就住进秦皇宫中体验了一下当皇帝的快乐;后来在樊哙、张良等人的建议下,开始约束军纪,争取民心。当时天下大乱,关中盗贼猖獗,秦法不被执行已经很多年了,刘邦急中生智想出了三条简略的法令,并立即颁布实施,稳定了咸阳的局势,争取了秦人的民心。
被史书大书特书的约法三章是真实存在的,尽管推行时间短,但是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约法三章的内容为:一、***者死;二、伤人者抵罪;三、***者抵罪。这三条法令在具体实施中活动空间太大,不足以用来治国理民,但是在当时的战乱环境下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
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后也烧杀抢掠,张良认为这样做不利于争取秦人民心,于是怂恿樊哙去秦宫找到刘邦,要求约束军纪,发榜安民。刘邦反应快,外有强敌项羽,内有汹汹秦民,那他就会玩完,于是他及时下令军队出城驻扎,并发布了三条简单可行的命令来约束军队,安定民心。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秦二世、刘邦、项羽是秦民的三大害虫,相比之下刘邦的危害是最轻的,故秦人最终选择了追随刘邦!秦二世暴虐残民,不仅***了秦国公室子弟、帝国功勋,还逼迫百姓修秦陵,秦国上下死于秦二世之手的人不可计数。项羽进入咸阳后,掠夺财物妇女、烧杀咸阳百姓、发掘秦国王陵,真是无恶不作丧尽天量!相比之下刘邦就要温和仁义得多了。
萧何进入咸阳后,他直奔秦国王室档案处,将秦国的藏书、档案全部搬走,这为以后汉朝治国留下了保贵的资料。秦法浩瀚繁多,号称“事无臣细,皆有法式”,上至军政大事,下至百姓作息都有详细的规定,可操作性极强,虽然严酷却也公正。
刘邦当汉王期间,全面恢复了秦法,作为战时法令,秦法的威力是不可想像的。刘邦多次败于项羽之手,但是总能东山再起,这跟他牢牢控制住了老秦国是密不可分的!萧何作为后方总管,当起了李斯的角色,这位大汉丞相将秦法运用得淋漓尽致,协助刘邦再次统一了天下。
汉朝建立后,刘邦跟萧何对秦法进行了修正,大体是全面继承了秦法,只是将一些酷刑作了损益,将战时秦法修正成了平时秦法。汉承秦制,是全方位的继承,所谓约法三章是无法用来治国的,仅仅起到了一个约束军队,安定民心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邦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邦的行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