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欧体字体字帖楷书入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欧体字体字帖楷书入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刚开始自学欧楷,基础先从哪里开始练?
我本身也是从欧阳询《九成宫》帖开始学习的,所以不请自来的说一说你提出的三个问题。
1、第一点来说,我建议先坐着临习,因为刚开始执笔还不稳,手腕更是不知道怎么运笔,还是先坐着临习,更容易控笔,体会笔性,后期再慢慢的练习站着就可以。如果一上来就站着写,累不说,前期还很难写出像样的字,这样积极性就会被打击,慢慢失去兴趣
2、所谓笔法,古人给它蒙上了很多的面纱,弄的神之又神,我倒觉得,所谓笔法就是“使用毛笔写出想要的笔画的方法”而已,刚开始临习确实很难用毛笔随心所欲的写出想要的笔画形状,这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多练;对于一些特定的笔画,可以单独练习,因为毛笔字的笔画写出来也就那几样,特别是楷书,买一笔画都有“起”“行”“收”,三个阶段,而我们读帖时就需要主要这些细节,这一笔是怎么起笔的,怎么行笔的,欧楷常见的是斜入笔,然后调峰行笔,行笔过程中有没有提按,收笔是怎么收的,向哪个方向收的等,再有就是有转、折的笔画,转的过程中有没有提按,折是怎么折的等等,每一笔都看明白了再下笔;
下面欧楷常见的三种折的方式。
3、基础学习者,先开始下笔是最重要的,我见过一些人,想要学书法,又是研究各个流派的优缺点,又是研究各种笔墨纸砚的好坏,反正研究好多天,最后一个字没写,其实前期真的不需要那么麻烦,买支差不多的兼毫笔,墨水,带格子的毛边纸(最好别用报纸,机器的毛边纸很便宜的),手机下载个字帖APP,就可以开始了,当你开始之后,觉得哪里有问题,再慢慢研究,简单说就是先开一枪再瞄准。
1.站着或坐着均可,建议初学者坐着,因为一开始握笔姿势,书写姿势都需调整。宝初学欧楷时坐着,枕肘。
2.首先***笔,了解专业术语。怎样切笔、调锋、行笔……宝初***笔用了三四天时间,初步了解了术语。
3.从基本笔画入手,每个基本笔画都会有简单口诀。eg:长横:斜切入笔⇒调锋⇒行笔⇒顿笔⇒收笔。宝初学时用了大约一周时间练长横,每天累计用2小时左右。
心静、勤练,肯定能练好。宝是零基础学书法,相信自己能行,坚持[加油]。
刚开始自学欧楷,从哪里开始学起?提问者在这个问题里头归纳起来总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站姿和坐姿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学习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站姿和坐姿
谈到关于站姿和坐姿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就是:你所书写的字体的大小。一般来讲,我们在书写大楷的时候,建议是以站姿为主的;而书写小楷的时候,是建议以坐姿为主的。因此,决定使用站姿还是坐姿,这个问题取决于你在练习时字体书写的大小而定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学习楷书都是从大楷入手的,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基本上是以站姿为主。
(另注:所谓的大楷就是字体直径大小在5公分及以上)
第二、欧楷自学的方法
我们所说的书法,它是包含着笔法、笔势和笔意三大要素,其中笔法和笔势是属于技巧方面的内容,而笔意是属于书法神***方面的内容。
因此,通俗的来讲,我们在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其实是对技巧方面的学习,而技巧方面的学习主要体现在:笔画,间架结构、章法等内容上的学习。
开始学习欧楷《九成宫》,最科学的方式方法,从书法的笔法开始,即“五个点"运转规律开始,因为这是书法的笔法规律,有灵活性,多变性,一学就通,一写就明白,一看就懂,如能闲熟地运用掌握其变化规律,就会事半功倍,一通皆通。比学“永"字八法和学习笔画,要快要灵,慢者节省时间和精力十几倍几十倍,快者会更快更省时省力。
我学习书法也是从欧楷入手,个人的经验可以分享与你提供参考
1、是站着练习还是坐着更好?
开始学的时候也面临过这个的问题,对于从字的大小方面来讲,当然越大的字越适合站着来书写,站起来的视野会更多宽广一些。我从控制力方面来讲这两个区别,主要是对指、腕、肘的灵活运用,站着书的这时候,这三者都能锻炼到,坐着写只能锻炼指和腕。相对来说三者协调起来难度更多大一些,也就是说站立来写难度更多大些。时间长了会发现,站立写之后,再坐下来更容易对笔的撑控,个人推荐以站立写为主,坐写为辅,进步会更大一些。
2、很多笔法掌握不好,如何有效练习?基础学习者,从何下手练习?
2,3同时讲了,欧楷学习就从《九成宫》入手了,选本印迹清晰的好贴,因为是没有影像当年欧阳询是如何写出来的也不尽人知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搜索到不少写的好的人的书法视频,可以借鉴参考,不少人在头条,抖音发的也有不少书法***教学,都是不错的***。
记住,好的***一定要收藏。
书法入门学欧体可以吗?
当然可以,欧体适合,现在学欧体的也比较多,找个书法老师,从基本笔划开始学习,多练习,不久就会看到进步,不过我也会推荐你从褚遂良的楷书学起,褚遂良楷书成就极高,在书法史上拥有重要地位,他初学虞世南,后又取法学王羲之,与欧阳询、薛稷,虞世南并称为“初唐四大家”,传世经典有《孟法师碑》,《阴符经》《雁塔圣教序》等。
褚体楷书结构活泼严谨,用笔灵动飘逸,非常潇洒漂亮,也比较适合初学者,诸体有些字牵丝连带,亦楷亦行,在多年学习后,向行书转化过渡时会非常容易上手,学习褚体楷书也一直为书坛主流所推崇,前几年中书协举办的楷书国展中,习褚体楷书入展者,获奖者众多,可见褚体楷书在专业评委心目中的地位,当然学习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迎合评委,也不是为了参展,但褚体楷书的艺术性确实非常高,非常值得学习。
意见仅供参考,其实不论选欧体,还是褚体,还是其他古代名家字体,只要学好,学透,都能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都能把字练好,最后祝你书艺进步!
老赵曰:"用笔干古不易"(孟頫)
咱就来个合二为一,从褚遂良学起,即得用笔又赚结构。
一读,二摹,三临,四意,五背,六用,如果是成年书法再加一味
坚持不懈的毅力。
到了能控笔的程度,可精研欧阳询,主要取决于你的个人选帖嗜好!
很多朋友喜欢唐代欧阳询的欧体楷书,可因为没有可靠的欧体楷书墨迹传世,使得很多初学书法的朋友,在学习欧楷的时候,走了弯路。古蓝这里有一点浅显的理解:如果没有明师指点,初学书法就从欧体碑刻入手,极容易出现欧体写不好不说,附带着对书法的认识也迟迟不能提高的情况。怎样学习欧楷才好呢?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在这里说说自己的看法。
(1)纸、笔的选择
学习欧楷,临帖和创作,都不要使用生宣纸。除非你是***级的高人,已经对用笔、用墨有了很高的水准;并且你是在需要写特别大的字的时候,或者使用生宣也会有一番味道,至少不会耽误事儿了。临帖不用生宣的第一个原因是唐代的时候,生宣这种纸还没有发明,古人写字用的纸,一般都是性能类似现在毛边纸性能的纸,后来有叫“元书纸”的,不知道唐代是不是这种叫法。
我们临帖,尽量使所用工具靠近当时书家所用的工具,这样会事半功倍;第二个原因涉及具体技法,用生宣纸书写,初学者往往写不出欧楷原滋原味的折笔和各种钩法(指的是用传统笔法,而不是现代的描画用笔);第三个原因是初学者临帖,不容易写出欧体笔画应有清朗、爽利和内在的骨力。缺失了这些,写出来的字,就只能是空有字型,或者字迹变得过于温婉富丽,学不到欧体原有的清硬感。临帖时,欧楷用笔的选择,一般来说不要太大,笔毫锋长不超过3.5厘米,笔头粗端直径0.7到1.2厘米的兼毫毛笔,比较容易上手。
如果能买到仿造唐代毛笔外形而制作的那种短锋笔,也是可以的,也算是一种简化版的鸡距笔吧。如果你的控笔能力很强,那么笔的选择就不用那么谨慎,哪怕羊毫也无碍。不同的笔有不同的效果,只要技法对了,怎么写,呈现出来的都是欧体字。
(2)初学欧楷,临帖写多[_a***_]?
书圣大人曾说过“学书先从大字”,意思大概是说学书法,先练大字。于是乎,不少人写字,一上来就弄个12厘米的界格,写出来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这里面的关键是,古人说的大字是多大?
《兰亭序》里最大的字,不超过一寸;
唐代有些书家抄录的***,每个字只有七、八毫米
欧阳询的《梦奠帖》里,大一点的字,也是不超过一寸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欧体字体字帖楷书入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欧体字体字帖楷书入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