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爱读书草书字体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我爱读书草书字体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喜欢写诗(从小学就开始了),我现在在开始练习书法跟绘画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三个我都挺喜欢的?
诗书画是不分家的。
且都需要天分、天分、天分。
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感情。
与务实、功利的人无缘。
有谁知道,大诗人李白和杜甫都是一流的而且富于创造性的书法家,不必说他们的诗歌充满画面感,诗中有画,他们的书法,也是大家。
元代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里说:“太白得无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太白,姓李名白,一字长庚。为翰林供奉。子美,姓杜名甫,官至工部员外郎。善楷、隶、行草。”
杜甫“善楷、隶、行草”,懂书法的知道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不是李、杜诗名太大,今天我们谈论得津津有味的,一定是他们神级的书法。
李白唯一存世的《上阳台帖》,那就是唯一的独创。
即使在书法高峰之一的唐朝,杜甫的书法也是顶级的存在,并且开了以诗论书的先河,他的论书诗,全是天才的、内行的见解。
不知你有多大年龄,其实写诗和练习书法并不矛盾,相反,诗作与书画是相辅相成的,有好的诗,再用好的书法写下来,或者再画一副唯美的画面,这是多么好的意境。
所谓琴棋书画,四大雅兴,是文人墨客们的标配,如果是年轻人,坚持下去终有所成。如果是年龄大了,作为一种爱好老有所修、老有所爱,也是不错的。
初学草书,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朋友们好!我是杨志勇!
你草书总体来说还行!因为你的线条不错,劲健果断,流畅自然。
不完美的地方是,章法缺少变化,动态感不足。一行字下来要走弧线,不能走直线。要如风拂杨柳,轻盈摇摆,这样才能翩翩有致。
字与字之间,要大小错落,粗细交融,相互揖让,顾盼有情,方为妙笔。
一幅作品的用墨要干枯互见,所谓:润如春雨,燥似秋风,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写大幅墨色还要有浓淡的变化,才能使得作品更加灵动耐看。
我建议你多临张旭的《心经》,和《隐仙城山序》,你会学到章法布局的真谛。
线条是靠功夫练出来的,章法须多观摩跟妙悟,这就说到天才这个方面了。
总之学书法不易,精者尤难。但是只要勤学苦练,你一定有所收获。
你说学草书不久,但从这幅作品看,我看不出你是学哪家的草书?从该作看,用笔熟练,有一定的书写功底。但若上升到书法高度,还存在不少问题:
1.初学草书,要苦学一家,再旁及别家。从该作看,你临帖时间不长,且临的较零乱。一幅好的草书作品,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哪里的。
2.写草书贵在多变,粗细有别,虚实相间,大小不同,牵丝映带。可惜该作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写草书要用中长锋毛笔,才能写出牵丝,短锋毛笔肯定写不出来。
3.行书作品中可以掺杂少数草字,但草书作品中尽量不写其它书体。该作中落款部分都是用行书写的,很不协调。
要想学好草书,还得多看一些书法理论,多学一些草书知识。其次要长期临帖,练好一家,再兼临他家,效果会更好。
下图是我的两幅习作,仅供参考。
草书主要诞生于秦汉时期,一部分草书由篆书发展而来,一部分由隶书衍生而成,字符和笔法逐渐规范,后归于章草,章草融合篆隶的诸多特征,字字独立,笔法多有篆隶之意,汉末时章草的发展,波划逐渐消失,点画连绵,称之为今草;后发展为大草,狂草;草书是书法种别中最富表现性的字体,广义上讲其打破了汉字点画间,相对独立的特性,将点画连贯书写,逐渐忽略点画本身固有的形态,而形成有节奏,有情感的线条;打破了字字相对独立的“文字”特点,多笔画、多文字相连的状态,草书发展到最成熟时期,也逐渐将汉字的识别性相对弱化,强调书写者情感的流露和性情的表达。草书在书法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洗礼、涅槃,形成了极其规范的草书系统模型。关于草书的学习方法,古之先贤们亦作了浩如烟海的探索。几点个人浅见陈述如下:
一:草书字符的取法
草书的汉字载体是由若干草书符号构成的,字符的形成是在草书的发展中由书法先贤们不断收集、总结、归纳、改进、修正而成的“另一套”与“标准汉字”并行的“符号化汉字系统”,字符是对“标准汉字”各笔画、各部分的有机省略和简化,在草书的书写中,准确的字符运用是对书写者最重要,和最基础的要求。初学草书可从章草入手,初步了解字符的原理和对符号的认识,史游,皇象《急就章》可作为这一时期典型的范本。后可研习王羲之《十七帖》,智永禅师《真草千字文》,王羲之《草书百韵歌》(又名《右军草法至宝》,个人认为后人***托书圣之名总结而成,文辞合韵,准确生动,郎朗上口)。
二:笔法的研习
草书主要是以线条的形态加以呈现,笔法在草书的表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其决定着线条的质量和触感,作品的气韵,线与线的连接和节奏,以及书写者世界观的呈现和其性情的表达等。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折钗股、春蚕吐丝、万岁枯藤......等都是对笔法的要求和形象比喻,在张旭和怀素的作品中,有较充分的体现。黄宾虹先生对书法笔法的论断:“平、圆、留、重、变”亦有较强的独到之处。篆籀、绞转等亦为草书惯用笔法。
三:草书章法的原则
草书较其他书体的形态更为浪漫自由,其表现性更豪迈夸张,亦更讲究气韵的畅达,因此在章法上更要求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疏密有致,开张自如;大小、直曲、依正......等,都是构成一幅好的草书作品的重要元素。清人郑燮对书法作品提出“乱石铺街”的章法概念;章法不可陈式化在书写中因地制宜,辩证的自然运用即可。
四:墨法的探索
在书法中墨法体系若隐若现,书法中对墨法的论述相对较少,但在当下的书写运用中极为重视。墨法的运用亦为衡量一副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明末清初王铎对涨墨的运用,让作品呈现出干湿、浓淡、枯润等丰富多变。从而让作品层次诡幻,异彩纷呈,林散之先生对墨法的运用亦出神入为一代用墨大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爱读书草书字体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爱读书草书字体设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