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骥伏枥的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老骥伏枥的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赵孟頫行书集字《龟虽寿》,感觉如何?
1、我不是很喜欢赵体,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反正看上去总觉得不是不喜欢。
2、赵孟頫很强调笔法和字形。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虽然我个人不喜欢赵体,但是赵孟頫的书法成就还是值得赞许的。
3、赵孟頫可不止是书法四大楷书家之一,其书画诗印是当世四绝,流传至海外被许多收藏家收藏。一个人能有一绝已经了不起了,赵孟頫乃书画诗印四绝,可谓大写的NB。
若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启发,请关注,点赞讨论或者转发。关注我,未来您将看到更多原创和有意义的内容。
感谢悟空的邀请。只要学习书法有一定时间的人,都应该知道赵体的特点:筋骨内含,圆润迥媚。赵孟頫一生崇尚古法,与书圣王羲之虽隔代久远,却延续了王的字结灵魂并独创了自己含古出新的风格,虽然龟虽寿帖是集字帖,和大唐圣教序帖如出一辙,但字结上无不体现出赵体那华滋隽美,干净利落的书风,读看整体篇章就是莫大的享受。因为是集字因素,也少了一些章法上的连接细节,但瑕不掩瑜。龟虽寿是学习赵体书法最好的法帖之一。
感谢邀请:
我国书法历史上有很多集字作品,这为我们留下了另一种宝贵的书法遗产。它使一些遗失的书法原作的书体和书风得以保留,这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书法爱好者做的一个功德无量的事。
这帖《龟虽寿》集字我感到还是很不错的,从字体的选择上,是赵体中期的风格了,在字的笔画上已经显出了成熟期的老道沉稳,有一种洗尽铅华始见真的韵味。这种风格已经看到书者没有特意去经营的功利心理,没有了刻意要去展示笔法上的技巧和摇曳生姿妍丽之态。已经没有表达上的大起大落的情绪,只是那种平淡疏朗的散漫而又自然而然的平和。
历史上,集字的精典法帖《圣教序》之所以著名,就是在众多的王羲之作品中选字集成的。而且集字者怀仁精心操作,多年乃成,成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欣赏书法和练习书法的范本。集字的有利方面是可以选书家最优字体,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字间和行间的关系及空间位置,从而让作品的意韵表达的更充分。集字对集字者也是一个深入研究名家书法和自身提高的过程,容易掌握书家技法的精髓和书法风格。但由于对书法的理解和手感上的不同,集字过程中,字间和行间的连贯性和气韵的流畅方面难免存在不足。在全篇的章法的完整上,还是要注意整体性的要求。这幅集字总体上还是表现了赵体的“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韵味上也能够趋向飘逸超然之态。
再从曹操这首诗的内容来看,诗作成于作者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迟暮之年。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龟虽寿》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积极的主题。这首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应该是这首诗的华彩部分,也最能体现全诗的主题。所以,在书法的表现上,应该在这几个字上在整体作品中突出出来。
我感到,这帖集字如果用赵体晚期已经形成了其书风的字体会更能表达这首诗的内容。因为赵体晚年的风格,已经到了人书俱老的境地。赵孟頫50岁以后,书风有了明显的变化,风格变得苍劲与练达,已经多数转向了李北海的面目了。这与书家的阅历、心境、年龄等多方面都有关系。就如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虽然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但做事也不会那么的急功近利了,知道了有些事不能做,有些事即使做了也不一定能成功,有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明智认识。到了这个年龄,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已经处事超然,看淡了荣辱富贵了。象赵孟頫的《杭州福神观记》,这是他晚年的代表作品。些时的书法更加炉火纯青,用笔去掉了修饰和妍秀,起笔更加直接沉稳,筋骨毕现,老辣雄浑,刚健深厚。这样的字体配上曹操《龟虽寿》的豪迈,苍劲,老当益壮的诗文,欣赏起来,会更有韵味。
赵孟頫虽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但其行书清秀俊朗,几无人所及者。其集字书法作品《龟虽寿》完美的展现了他书法特点,既有二王特点,又集百家所长,广受书法人的喜爱和临摹。但我个人觉得《亀虽寿》也有好中不足之处,主要就是字与字之间呼应关系不够,整体看,整幅作品缺少流动性、灵动性。
赵孟頫的字不像王羲之,王羲之的字,每个都有自己的灵魂却又贯穿全文,集字效果不好。这也是赵无法比拟王书圣的地方,虽然赵孟頫无法像王羲之的字一样,但每个字都可单独存在,用来集字效果不错,值得一看,远胜当今***一流。
为什么历史上的曹操名气会这么大?
谢邀。曹操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一生事迹非凡,文治武功皆属一流,可谓“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大才。不过同时,曹操也是历史上名声不大好的一个人,被牢牢贴上了“奸贼狡诈”的标签。
早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自己的政治才能、军事等才能。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乱政,34岁曹操逃出洛阳,回到陈留,开始散家财,以讨伐逆臣董卓的名义招兵买马,拉起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
此后,曹操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末,52岁的曹操成功统一了中国北方。从起兵算起,曹操共用18年时间,完成了从弱到强转变,成为汉末成就最大的政治人物。
曹操的政治才能是很高超的,东汉末期,天下大乱,在朝廷和地方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政治人物,先有董卓、李傕、郭汜等乱臣,后有袁绍、袁术、吕布、刘备、孙权等豪杰纷纷登场,这些人都曾是曹操在政治上的竞争对手。
曹操能成就曹魏的基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善于用人、唯才是举。曹操用人基本就只看一条,就是是不是有真材实料,如果是有真材实料的人,他不会在意其家世出身,甚至连道德品质略有瑕疵,他也不在乎。
曹操一生用兵无数,亲自参加或亲自指挥的大小军事行动无数,曹操的军事素养多数都是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锤炼出来的,曹操最出彩的军事行动就是官渡之战,这一战奠定了其中国北方霸主的地位。
曹操无论在征战还是在较稳定和平时期,比较重视经济恢复,以及解决治下百姓的粮食生产问题,为此,曹操选择一些地方兴修水利并实行屯田,他***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强行组织劳动力在一些粮食产区进行屯田,实际上就是军事化管理劳动力进行种田,这种做法很快就收到效果,据说建安元年(196年),首次实行屯田,曹操就收获了百万斛的谷物。
曹操除了政治、军事、经济成就斐然,他个人在文学、书法、音律等方面也颇有研究,且文学功底深厚,气势和见识一流,书***力也比较深厚。曹操写的诗歌气韵沉雄、用情较深,即有抒发政治抱负的雄句又有反映百姓疾苦的妙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骥伏枥的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骥伏枥的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