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的动态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书的动态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使转怎么运笔?
行书是楷书书体的***书写体,它简化了楷书的线条,没有楷书那么中规中矩,工整,比楷书简便,又兼有草写的连绵,灵活,而又不像草书那么潦草,难以辨识。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它的体变多,弹性大,书写慢一点,可以叫行楷,书写快一点又叫行草,它是实用性最高的一种字体。
行书的用笔特点是提按分明,韵律节奏明显。书写较楷书快,所以露锋多,藏露兼备,笔意灵动,点画呼映,神气毕露。牵丝映带,笔断意连。
行书的难点是使转运笔,使转可分为两种。
第一,转笔成圆,圆则顺,顺则流畅,书写源于草书,
第二,折笔见方,方则刚,刚则雄强,书写源于楷书。
这两种写法根据行书的书写笔势都可应用,但应是使转为圆笔的多,方折的少,写出的行书更为形象活泼,生动有趣。
本人也是书法爱好者,以上为一家之言,未必准确妥帖,不到处,见谅,下附临写抛砖引玉,敬请指正,谢谢!
很多人不明白使转是什么,其原因在于一些书法家用一些很玄、很虚的说法来解释,这样永远也说不清。
我认为,使转就是笔锋转换处的处理方法,这种转换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笔画转折处,二是同一笔画行进时方向的细***化处。后者往往被初学者忽略。
使转的方法就是提按。提按即下笔收笔,下笔(起笔)是按,收笔是提。
不过,提并不是指将笔锋提得离开纸才叫提,只要在笔按下后,稍微提上一点不离纸也叫提。
事实上每一笔画的全部行程,并非简单到只有一按一提,而是一画中,有很多提和按。
当笔锋在一画的行程中,个可时要转一小弯,有时要有些上下。这样一画在形态上就会有粗些的地方,有细节的地方。粗是按的效果,细是提的效果。
即使形态的粗细,细微到肉眼看不出,但其提按的行程是存在的。
接的地方,稍一停顿,锋就转了,这种地方叫顿。转换笔锋的地方又叫“换笔”。
总之,这一切都是提按的变换与连续,使转说白了就是如此。
关于行书的使转和运笔,我主要说两点:
1、关于行书的运笔,历代书法家都非常强调运腕。
学习行书要想用笔流畅,一定要学会运用手腕,执笔的姿势非常的重要,千万不要用枕腕法,一定要把手腕悬起来。
手腕悬起来才能运动灵活,用手腕带动手指和毛笔,这样写出来才能流畅和连贯。
2,要学会分组训练
刚开始练习单字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把一个字非常两组或者三组来写,一组里的笔画要一次完成,不能再像楷书一样了,一笔一笔的写,要一笔写多个笔画。
你比如这个谢字,就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写,当然你写熟了一笔写出来也是可以的,但是分成两部分会更有节奏感。言字旁和“身”一笔写成,左边的寸一笔写成。
节奏感在行书里面非常的重要,而分组本身就能产生节奏的美感。
写一整篇内容的时候,要把前几个字或者几行字分成一组来写,这也是保持连贯的一个重要方法。
如上图,这是米芾的《李太师帖》,它的字与字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独立存在的,但是你一口气很难写完一行,好把它们分开组来写。
分组写,会让你的字更加而从容,不至于太快而粗糙,也不至于由于太慢而显得笨拙。
你觉得呢?
“使转”笔法来源于篆书,在草书当中得到极致应用,唐代书论家孙过庭《书谱》中说:“草书以使转为形质”,后来在行书中借鉴草书笔法,引入使转的概念,使得行书的速度感和流动性等到强化,有一点草书笔法婉转悠长的意味。
具体来看王羲之《圣教序》、《晋 · 王羲之 · 尔今帖》中的几个例子:
“有"字的使转,像是冰上速滑运动员柔和而充满爆发力的表演;“物"字左部精致的扭转处理曲线优美,右部的弧线回转悠长,空间洞达。
“习"字回环往复,抛出,扣转,抛出,扣转.....节奏稳定的重复动作中蕴含着一种十分隐蔽而含蓄的加速;《晋 · 王羲之 · 尔今帖》“也”字的使转牵连又更加精彩,表现为粗细变化,强调虚势的呼应,行笔淡定,有“峰回路转"之妙。
练习着用呗,不充分练习,光说是没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道家讲究“大道至简”,佛家也说“是真佛只道家常”,儒家“知天文、识旱涝”。世上的大道理其实就隐藏在生活的枝梢末节,同样,所有的书法理论都得落实到“练习”这两个字上面。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吗?为什么?
从一般的情况来讲,行书是可以看作是楷书的快写。但是,行书包括行楷和行草这两种字体。而楷书的快写只能把行楷当做是楷书的快写,而行草已经摆脱了楷书快写的这一范畴,行草是草书笔法多于楷书笔法的,它是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因此把行草也当做楷书的快写是需要按照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的。
为什么说行书是楷书的一种快写,要从字体的演变这个角度来进行加以分析。
我们知道中国的书法艺术迄今为止一般默认其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五种字体。而在隶书字体之后,字体是朝着草书和楷书这两个方向同步演变。
草书可以分为章草、大草或者叫狂草以及今草或者叫小草这三种字体。
而演变成楷书字体之后,在其基础上又演变出行书和小草或者叫今草这两种字体。
行书中的行楷字体,特别是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准。而行草字体若是结合着狂草或者叫大草的笔法来书写,那就偏离了楷书的快写这一个层次。但是它若是结合着今草或者叫小草的笔法来书写,还是可以认为其是楷书的快写字体。
因此,
从大的方面来讲,行书是可以看作是楷书的快写字体,但是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我们是需要对行草这个字体加以细分,如果它是结合着大草或者叫狂草的笔法来进行书写,那就不能当做是楷书的快写字体,若结合着小草或者叫今草的笔法来进行书写,我们还是可以把它当做楷书的快写字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的动态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的动态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