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毛笔行书字体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毛笔行书字体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者学楷书,选颜真卿还是柳公权?
都可以。
因为柳公权学的就是颜真卿。颜柳是一家。当然他们也有一些区别,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雍容大度 ,有庙堂之气。柳体俏拔铁骨铮铮。都是非常好的书法临本。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建议学颜体,因为他从年轻时代的多宝塔到郭家庙,到老年的勤礼碑,严家庙,麻姑仙坛等,你在深入学习其中一个帖之后,在颜体范围内还有非常多的拓展空间。
最后建议你学书法,一定要找一个好的指导老师。现在一些网上教学也不错。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祝你学书进步,生活愉快。
初学楷书,不一定要从颜体柳体入手。我不推荐从欧、颜、柳三家入手。因为三家字体,初学者都是以他的碑刻本为范本,例如《九成宫》《多宝塔》《神策军碑》,这三个碑帖的书法不是不好,就是作为入门书法,并不是最佳。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这三个帖是碑刻本,看不到笔触,看不到运笔的细微之处,初学者因为没有书法经验,不懂得通过刀锋看笔锋,临摹的时候,很容易一味地求形似,写出来的字就像刀刻一样,书写性不强,行笔不流畅。
我建议从赵体或者智永《千字文》入手,偏向于从赵体入手。很多书论认为,初学者不适宜从赵体入手,因为容易学得软媚。这些论调,大概也是因人废书的观念,认为赵孟頫有皇赵血统,最后在元朝做了官员。赵孟頫一身以二王为宗,刻苦学习,倡导书法复古,学习晋人书法,一改宋人尚意的书风,篆、隶、楷、行、草五体皆精,特别是楷书和行书,取得傲人的书法成就,千百年来甚受大家的喜爱,人称赵体,与欧、颜、柳并称四大楷体。他的墨迹本存世非常多,大楷、中楷、小楷都有,初学者以赵体为范本,能清清楚楚看到古人是如何运笔的,运笔的节奏如何,通过学习他的楷书,还能进一步学习他的行书,直接领会书法创作的奥妙。
智永《千字文》也是墨迹本,是王羲之的后人,书法也是取法晋人,书法风格与赵体比较,更加古朴,也是学习楷书的好范本。但赵孟頫的字帖非常多,风格多样,可参考学习之处也多,学习赵体,更加容易学会创作书法的技巧。
大家好,我是书法之道。颜真卿的《勤礼碑》《多宝塔》和柳公权的《玄秘塔》我都临过,亲身体会告诉我,初学楷书,一定是颜真卿的《多宝塔》。颜真卿的其他几款碑帖个性太强,不适合初学,初学还是要学共性较多的帖,尤其是笔法和结构,《多宝塔》的笔法点画丰富,变化比较多,可学的东西也比较多,《多宝塔》的字体比较中正端庄,没有太多的奇险结构,最适合初学。而且《多宝塔》的笔法来自二王,行笔流畅,非常适合往行草书过度。柳公权的笔法个色,与二王行草差别太大,很难过度。柳公权的书法最可取的是他的结构变化,临完《多宝塔》后,可以再临《玄秘塔》。
颜体是最佳选择,颜体特征明显且简单,颜楷书字体方正,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初学者易入门。而柳体对笔画要求较高,且在后期转型方面,颜体易融合其它风格,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
柳公体字瘦而硬,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竖画顿挫有力,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字体骨力遒劲,对于初学者不好练。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书法界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颜筋柳骨,应该是对中国书法楷书最根本最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应该说这种说法是有根本性的,也是系统性的,经过历史的检验。其他的楷书作品,追根结底其楷书的起点都应来自这里,颜体的血肉、柳体的骨骼,这就是楷书最直接的表现。
至于初学者心如何选择,我认为各有特点,看你的字和哪种字体更像,更喜欢哪种,哪种字体风格和你的性格更相合,再去选择。
颜真卿的楷书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他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强而有厚度;在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竖笔向中略呈弧度,刚中有柔,富有弹***,兼以笔画重,力足中锋,更增加他那气势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
柳体用笔斩钉截铁,骨力遒劲,有“颜筋柳骨”之誉。世人评述此碑(《神策军碑》)“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其生平第一妙迹。
写行书的时候,怎样处理好字和字之间的关系?
写行书如何处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章法的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轻重关系。如果第一行第一字重,那下一字可逐字减轻,直到再一次加重写到最轻。第一行结束,写第二行时,为形成对对比,第一字可轻。第三行第一字则可再轻,以避免机械重复。后面的字也是一样,或形成块面,或形成对比。
二、字势关系。如同轻重关系一样,可以对比,但不可机械重。主要作用是形成作品的开合关系。其他浓淡、虚实、枯湿等关系也一样,形成阴阳对比的关系。
三、穿插原则。形书不同于楷书,一般有列无行,以形成聚气之态,浑一体。所以,第二行的字应当穿插在第一行各字的间距之前之间,以后各行反复,互相咬合,则整体感强,不然就显得零碎,应该重视。
写行书不同于楷书和草书,楷书要一笔一划交代清楚,草书是行书的快写,牵连多,而行书即是介于这两种书体的一种,字与字之间也有笔断意连,写得较快,美观又便于识别,比较实用。
行书,近楷近草,笔画连绵,字字独立。它不像楷书那样,笔画和笔画是不连绵的,行书笔画之间有连绵;它也不像草书那样,字和字之间有相连的地方,行书字和字之间保持着相对独立。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处理起来,比楷书难。
1.注意字与字的呼应。字和字之间形不连但精神上想通。互相照应。
2.要有变化。看行书作品,就像看山一样,不喜欢平,要看它在变化中展现出来的律动美。变化是丰富的,用笔,用墨,结体,等等。
3.书贵自然。不要刻意安排。
4.让内心的情感自然抒发。
题主所提问题,其实是涉及章法的问题。
研究章法的目的,就是将局部散乱的点画、结构、字行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章法有“管领”之功,一字管一字,一行管一行,揖让顾盼,接上递下,以气累成行、缀成篇,使通篇布局一气贯注。
落到字上,则要考虑长短、大小、阔窄、方圆、黑白、虚实、疏密、开合等关系。
具体到行书布局的处理方法上,则主要有以下方法:
1、参差法。既考虑大小变化,也要考虑左右摆动,寻求体势的动态美。
2、虚实法。即考虑黑白疏密、浓淡枯湿的变化。
3、烘托法。一字中要有主笔,一行中要有主字,主笔、主字引人注目,余者则如众星拱月。
4、穿插法。即打破字距与行距的形式空间,形成节奏强烈的和谐整体。
写行书首先要考虑整篇作品的章法布局及字与字前插后让,对字粗细大小的摆布和呼应,移位,每个字的下笔都会对章法都有影响,所以说行书不但要写出每一个独个字的美,还要顾忌到全局章法!
所以不光字要写,关健还要对己身字外功夫的修炼上要下大功夫,才能使自已的艺术水平突破到一个高新的水平!
《陋室铭》等这几日习作,能否请老师指点我一下?适合写什么样的毛笔字体?
《陋室铭》等这几日习作,能否请老师指点我一下?适合写什么样的毛笔字体?我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也是一名毛笔字自学者,一年多来工作之余三两天总得舞弄几笔自娱自乐,不求写出书法,但求毛笔字能写得漂亮一点,逢年过节的写上两幅对联也是一种满足感,近日第一次写楷书,貌似不怎么样,平时喜欢写行草,请老师看看我适合写什么字体,点评一下!
从你所上传图片中的习作来看,前面的两幅都是楷书字体,后面的一幅是行楷字体。如此看来,我想你要问的应该是你比较适合学习哪种书体,而非是哪种字体。所谓的字体,我们一般是指篆隶楷行草这五种;而书体则是代表某位书家自成一体的书写风格,比如像我们经常所说的中国四大楷书家欧颜柳赵。
从你的两幅楷书习作来看,我想你学习唐楷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在唐楷中你更会偏向于”颜体“的学习。因为从你的习作中可以看出唐楷的一些结字特点以及颜真卿书法的点画风格。
但同时也有一个很明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你的这三幅书法习作笔力都是偏于孱弱,或许我***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你的书法是有肉没骨。
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大的原因是在于你刚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没有从笔法开始练起,没有从大字开始练起造成的结果。而这也就是我一直建议喜欢书法的朋友,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前期可以通过拜师学习或者去参加短期的书法培训,把自己的基础先打好,以避免由于自学所造成书法的学习误入其途。
在章法上,《陋室铭》***用的是有行有列的布局方式,只不过在落款的时候,你的题款位置应该离开正文一个字以上的宽度;行楷的这幅作品***用的是有行无列的布局方式,在整体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在题款的尾部加盖两枚[_a***_],那么其视觉效果更佳。
总而言之,从书体学习的角度来讲,你还是可以保持唐楷的学习,以颜真卿的风格为主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练习当中,你需要加强笔法的锻炼,以及用***用大楷的书写来作为增强笔力的学习。
第一感官,
认为作者有字感,什么是字感呢?好点的说,就是对汉字的理解,外形的接触很容易同步。就是人与字非常能够形成一体,这是最大的优点。就像武侠***中描述的人剑合一境界,能够达到。但是能不能?也只是一个意向。这是个人拥有的素质和内在因素、条件,应该保持和继续拥有,是个发展方向。
说的不好的是,比如说现在所写的字,有恣意的趋向,就是说把控方面,欠缺,说的不是很准确,现在能够完全把控一个字,就是很大的成功。
这个书写内在,其实基本跳过了书法的笔画,结字,楷书也没有夯实的更深,凭借自身的感觉和综合拼凑而成。虽有意却意无真。缺乏书法基础的练习。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们开始书法的时候,都是忍不了练楷书的慢节奏,字刚有点形态,就去狂一下行书。在所难免,情理之中,大方向也可以,写好了楷书再去写行书,可是前提是笔画、楷书要写好,打好一定的基础,多大的地基决定多高的楼层高度,这道理是正确准确的。
如果把行书比做水,把楷书比做土。水流淌在河床土地上才能波澜湍急长久。离了土,就几下子招式,成了散水、水滴、水雾,很容易消散。而行书本就欣赏注重其意境。不能停驻,被作品束缚,那就没了价值和主要意义。
说了这么多,总得建议有三:
一、继续保持本性,这书法本来就是兴趣,让自己舒服,成为自己的乐趣,同是锻炼书法,也是锻炼自己,从书法中印证自己,发现自己与书法的内在联系,寻找优缺点,去芜存青,共同进步。
二、还是从一笔一划做起,写楷书写好了,写多了,一样有流畅感,行书就是这样来的,并不是要行书就专门练行书,水到渠成。写一副作品和写一个笔画的乐趣是一样的,只是没耐住性子。这也是书法道路上的必然和正常现象,谁都有的。
关于写什么样的字体,关键要自己喜欢,那种都可以,选择是自己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还是选择脉系正确的古字帖为主,接下来就疯狂的练吧,练到自己满意为止,可是自己永远都满意不了。一旦选择,书法是终身的事业!
看了你的三副字,我大概也了解了一点你的状况。就大胆给出我的一些建议和看法,说的在理,望***纳,说的不好的话也不要建议。
你说你利用工作之余练习了一年多的书法,从你的字中能看出来你还是具有一定书***底的,如果单纯自学的话能写成这个程度也很不错了,我当年开始练字的时候,写了一两年也还是小孩体呢。工作之余能写出这种程度也足见你用功很深,很勤奋了。勤奋刻苦是学好书法的必要条件,大家看看王羲之墨池和智永三十年不下楼练习书法的典故就该知道了。
从这三副字来看呢,第一张和第二张的楷书好一点,字的大小能保持一致,有一定的字形。但是基本笔画欠缺,特别是第二张,字的横画和竖划粗细一样,起笔和收笔不到位,像山、無、案、苔、名等字结构大的大,小的小,不协调、缺乏美观。第三张的行书太随意,基本笔画也不到位,轻笔重笔没有分别,字的笔画之间和字与字之间没有连贯、映带,字缺乏变化,典型的钢笔字式写法。
意见和建议:
一、纠正用笔的一些误区,正确握笔,加强对笔的控制,加强中锋用笔,不要将钢笔书法运用到毛笔书法中。
二、加强临帖,选好一种书体和字体,从临帖开始练习,先不要自己发挥,创作作品。
三、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先从基本笔画练起,如:横画、垂露竖、悬针竖、点画等等笔画,熟练掌握其笔法。
四、加强读帖的能力,加强字对字结构和形状的把控,笔画长短一定要到位,字的结构该大的大,该小的小,严格按照字帖来练习。
至于适合写什么字体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先从楷书练起,先学习楷书的笔法,如侧锋起笔,中锋行笔,提按和使转等等。只有掌握好书法的基本笔法,行草书才能写好。
不过从第一张字看来,你对楷书笔法还是有一些基础的。笔法丰富的墨迹本楷书比较适合你一点,如:智永千字文、褚遂良倪宽赞或阴符经、赵孟頫洛神赋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毛笔行书字体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毛笔行书字体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