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分别产生的时间?
我国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甲骨文出现在商朝,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因为考古发现那时绝大多数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称之为甲骨文。
金文产生于殷商到秦朝统一之前,主要是浇铸在青铜器上,因此也称为钟鼎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文字统一为小篆(因为金文又称大篆),统一后的小篆更均整美观,也便于书写。
小篆字体很漂亮,但书写起来较麻烦,于是到汉代,便产生了隶书并不断发展成熟,更易于书写了。
草书中的“草”,含有草率之意,最初的草书是章草,出现于汉末,由隶书演变而来,是隶书的快速书写方法,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今草,最后到狂草。
楷书最接近于今天所用的字体,传说是三国时期钟繇整理加工而成,经过两晋到唐代,楷书发展到顶峰,出现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一批楷书高手。
行书介于草书与蒋书之间,多数人认为出现在魏晋时期(因为它应在草书和楷书之后),其最繁荣时期是东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相对而言,行书最为实用,书写比楷书便利,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因此行书至今仍是普遍受欢迎最常用的字体。
1、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金文之始,实在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距今约3300年。
3、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距今约2200多年。
4、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距今约2200年。
5、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约形成于汉末、三国时期,距今约1900多年。
6、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距今约2000多年。
7、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在汉末即有雏形,距今2000多年,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学习行书、草书与学习篆书、隶书、楷书有什么不同之处?
行书,草书,是一种行云流水状貌,尽流便,使转,笔连字连,牵丝,呼应。具有情性表现,要比较正书要大。
起伏,跌宕,顿挫使转,是行书草书境界。
所以学习正书,必有一丝不苟,一笔一画,而按照各种书体的笔法规律,而追求其端肃严谨,楷书最接近方块体,分隶则有略扁,有蚕头燕尾,篆书则有小篆大篆,籀书也是篆书,表现的是圆笔,尽中锋笔意。
学习行书,行草,草书,有隶草,即章草,草书有今草,狂草。行书分行楷行草,都有便捷书写快的特点。
尽情挥洒,都一般用流动的笔画,笔画相连映带,欹正相生,抑扬顿挫,起伏状,快慢节奏,书写可以笔画长短不齐,一个点,就能替换很多笔画。回旋的使转线条,一如龙腾虎跃。平常所说,大写意。草笔。
浅显理解
篆隶楷书是一种静态书体,行草书是一种动态书体,二者的学习,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一、执笔方法不同。
“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真三。”
这是虞世南关于执笔的观点,他认为行草执笔要高,篆隶楷执笔要低。行草执笔高才能使转灵活,易于变化;篆隶楷执笔低,点画沉着稳健。
二、学习难度不同。
行草的难度高于篆隶楷,故学书法,宜先学篆隶楷,后学行草。
学习篆隶楷,不难于端庄而难于活泼,不难于凝重而难于流畅;学习行草,不难于飘逸而难于沉着,不难于飞动而难于沉着。
学习书法,应先学篆隶楷后学行草,而篆隶楷宜静中有动,行草则动中有静。
三、用锋重点不同。
行草书使用侧锋较多,篆隶楷则以中锋为主。
学书法的达人应该都明白这个自然规律。即;楷如立,行如走,萆如跑。楷书既是基础,而且也是创作草书的高峰。纵观千年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无数的草书大家都有着深厚的楷书功底,所以我非常认可学书者必须从楷书入门!
中国书法粗略分为五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几种书体还是有不同之处的。前三种可以叫做静态书体,后两种可以叫动态书体。相比较而言,前三种在书写速度上较慢,字体也比较严谨,也就是说每个字都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写法,变化不大。而行书草书就不一样了,那种挥洒放纵,恣意畅快,无不彰显个性,独具一格。
所以学习行书和草书你要注意书写速度和表达意境上与其它三种书体的不同之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