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怎么发明的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怎么发明的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创始人是谁?
草书创始人是谁?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弄清楚一下,中国书法史上有几种书体,中国书法史上大概分为六种书体——古文、篆、隶、楷、行、草。古文包括陶文、甲骨文、金鼎文等,篆、隶、楷、行、草称为今文。商朝和周朝早期使用的仓颉造字时造的鸟迹字,刻在陶器、甲骨、金鼎上的字是鸟迹字。岑参在题三会寺仓颉造字台诗中写道:“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可见仓颉造的是鸟迹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篆,由于诸侯国雄起,各国的大篆字不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中国文字,命李斯创小篆,小篆比大篆减少了笔画,并且已无古文的鸟迹。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写道:“仓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可见小篆巳无鸟迹。到汉朝出现了汉隶,隶书由小篆演变而成,由弧线改变为直线,隶书点画有波磔。约到了三国时期,隶演变成楷,字的形状由扁方形再次演变成长方形,笔划中出现了撇、捺、勾、点。三国时期善楷书的代表人物有钟繇。到晋朝王羲之、王献之将小楷推向了高峰,到了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将大楷推向了高峰。
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今草包括小草、大草(狂草)。章草是由隶书快写而来,保留了波磔,较多的观点认为是由汉朝的史游所创,由张芝发展到高峰,张芝的一笔书章草书,字与字之间由牵丝相连,可称为狂章草。小草是由楷书快写而成,笔画减少,有时不按笔顺,字字独立,无波磔,与章草两个模样,大草(狂草)由小草急速快写而来,字与字之间有的由牵丝相连,甚至一行字从头至尾都由牵丝相连,字的排列分不清横行甚至分不清竖行。字与字由牵丝相连,不排除受了张芝的一笔书的狂章草的影响。
所以说草书是由汉朝史游所创,史游是草书的创始人,准确地说史游是早于今草而出现的章草的创始人。
登毛笔草书书法一幅,自书,内容是欧阳修词一首,中性笔书行书两幅,内容是鲁迅先生的两首诗,与头条友交流。
汉字为什么没有从“草书”演化成字母型文字?
汉字为什么没有从“草书”演化成字母型文字?
首先我们要梳理一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从而看看“草书”的父亲和儿子是谁。据目前已知的资料和考古出土的相关物件,我们可以比较准确的梳理出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的先后顺序。汉字从早期的刻画线条——发展到甲骨文——钟鼎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从隶书开始就两条腿走路了,一个方向是:隶书——楷书——行书。另外一个方向是:隶书——章草——大草、小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章草实际上是由隶书的快写和简写慢慢演变而来的。而章草进一步的快写、简写就形成了大草。也就是说,草书的父亲是隶书,但没有儿子,草书作为一种书体从出现那一刻就基本定型,只有一些小的变化,没有太多本质上变化!
其次是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哪一种书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线条。汉字完全是由线条构成,只有长短、曲直、粗细之分。而这些线条从出现的那一刻就有特殊的含义,基本上都代表着自然宇宙中的具体物象。因为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不是西方字母的表音符号。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一件具体的物象。
最后是因为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不是字母的表音符号。所有的线条不管在任何一种书体中,经过合理的腾挪、增减、断连都可以互换。都可以找到彼此。现在可以借助动画手段。把每一个汉字的前生今世都演绎的清清楚楚。其中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笔划线条的腾挪、增减、断连的各种关系。同是更能明白每一个汉字后面是一个什么样场景,什么样故事,什么样的物象!
由于汉字这种独一无二的属性,决定了它一定是最高级的文明,也是最高级抽象艺术。不会向简单低级、没有艺术性的符号发展!
汉字为什么没有从“草书”演化成字母型文字?
中国古代的书写格式,是由上至下写。草书由上至下,笔势能够贯穿,而由左至右的横写,则无法连接。字母由左至右的书写格式能连接贯通,但由上至下便不能。
连贯很重要吗?是的。在手写的年代,书写连贯,能够快速的书写,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文字一步一步的简化,就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那么现在的汉字也是由左至右的横写,为什么不变化成字母呢?前面就说过,草书横着写无法使笔势贯穿。因为造字之始,就是按竖写的格式设计的。
有人会说,日本人不是做到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日文的确使用了草字符号做他们的文字,但并非字母。它仍然是独立的字符,和西方拉丁字母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文横写的格式,是六十年代才开始的,五十年代以前的出版物,仍然是竖式。在六十年代,硬笔已经完全取代了毛笔,毛笔的神韵,是硬邦邦的硬笔无法体现出来的。很少有人用硬笔来写草书。草书基本上退出了大家的日常书写。识草的人,只局限在很少的一部分书法家中,怎么可能把认知度很低的字体改革为大众都不认识的字呢?当时国家正致力于扫盲,这么一改,盲没有扫成,让本来识文抓字的人又成了文盲。你说能改吗?
历史上写草书,多写半边,中国人喜完美、圆满,半边难传承,笔画更没可能。
所以***设问题不成立。日本人之所以拆了用,是以为很多年很多年以后可以骗后人:俺们日本人开始写草书的时候,中国人才开始用规规矩矩的方块字。可是,日本口语一旦与文字对照,就知道日本人用汉字,还欠缺一点什么,欠中国人一笔专利费。
字母型文字就是拼音文字,而汉字从一开始就不是拼音文字,而是由象形文字发展成的表意文字,草书只是汉字形体上的简化,和拼音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无论汉字书写形式如何变化,都不可能是拼音文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怎么发明的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怎么发明的的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