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篆字形规范的标准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篆字形规范的标准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篆、小篆都是什么时代的书法?它们都有什么区别?
一、别称不同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
二、特点不同
大篆:
1、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2、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
1、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2、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篆书流行于殷商到秦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诸侯争霸,诸侯国林立,正是因为诸侯割据地域分治,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大篆便是通行于秦国及西周故地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风格浑厚,朴茂自然,用笔圆劲挺拔,圆中带方。秦统一之后发起了“书同文”运动,***用李斯的建议,在沿袭西土文字基础上,推出了小篆作为国家的统一文字。小篆属于线条化文字,藏头护尾,不露鋒芒是其线条特点,圆润中又颇有筋力,点画间均衡匀称,字形修长、端庄、平正。这是它与大篆的区别。
从时间上来说大篆就是秦朝以前的文字,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文字,皆用秦篆,即后来的小篆。大篆起源于甲骨文,西周时代最为流行金文大篆,金文是经书写、制范,再浇铸而成的文字。大篆相较于小篆节奏单调一些,小篆笔画更加圆润,结体略长,易于书写。
说起大篆小篆,他们都叫篆书
是我们中国先祖创造的一系列流传下来的文字,以秦朝一统六国为分水岭,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这个文就是小篆,也叫秦篆。
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都是狭义的大篆。
他们的特点区别其实也很大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金文指的是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
籀文 是周代文字,是金文的繁化,也是现在广义上说的大篆。
秦李斯统一小篆之前的字,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大篆,大概起源于西周后期。
小篆就是秦时,李斯统一小篆开始。
区别就是,大篆特点是线条化,看起来更加简练生动,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是历史上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小篆形体偏向长方形,线条粗细基本一致,是让大篆标准化的过程。
篆书写成什么样子才算好?
有无“金石味”是评判篆书,尤其是大篆,是否优秀和好看的重要指标。因为篆书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最早刻在兽骨上,后来又刻在青铜器上。在用坚硬的工具镌刻的过程中,给笔画线条注入了看起来比较有力道,刚硬,厚重,朴拙的特点,因此,篆书几千年来,虽然字形多少变化了一些,但它这些审美特征保持没变。
在书写中,“中锋用笔”是篆书最重要的用笔方法。中锋用笔就是说在书写时,毛笔笔尖处在笔画线条的中间位置,这样写出来的笔画看着就比较圆实和厚重,有劲道,有金石味。
当然,在篆书几千年发展中,不少有创新意识的书法家,把行书、草书等用笔方法加入到篆书书写,使篆书在劲健厚重的基础上,变得活泼灵动起来,也不失为一种创新的好方法。
图中两幅篆书是篆书***刘自椟学生崔宝堂的作品,他在书写中加入了北宋书法***黄庭坚的行书笔意,篆书呈现出内宫紧致,外宫呈放射状的特征,突出了字体的奔放之态和张扬之势,把节奏感和韵律感体现出来了。
谢谢邀请!不知道图片中的作品是否为个人所书,写的真心不错,至少在我眼里已经很好了。
我练习篆书并不久,我只是从我个人角度做一回答,不一定对,希望谅解!篆书具有特殊的魅力。如小篆笔画的均匀,圆润,如若美女在前,扑面而来一股清秀之气,内中又包含有挺劲之感?而大篆的美感个人感觉到更多的来自于其自然、情趣之美,一种原始的,不加修饰的书写之态,具有无穷的活力。
篆书写到那种程度好看?我觉得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欣赏同一副作品的可能性很小。作为一个书者,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的入古出新,就是在古人的基础上,要加入个人的特色,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写出的书法作品必然有个人的内在显示于外,只要你的作品能够具有吸引大部分人的眼光的能力,我觉得就很好了,不是吗?
再看看我的临写,你是不是感觉心情很美好😻!
此书法作品为马公愚先生所篆,属大篆。內容为:华轩载安,幸公长乐;乔松攸奠,喜尔寿康。至于悟空所问,余答曰:篆书分大.小篆,大篆涵有甲骨.钟鼎等。入以翰墨,当写出其拙气和骨气为佳。若为小篆,要写出其圆润和筋力为妙。更有铁线篆之书法,必须沉着.准确落墨,稳运毫锋,才会写好。(注:马公愚有“艺苑全才″美名,此其壮岁客居上海时所书,先生尤擅章草。)
小篆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后的文字,又称秦篆。大篆种类众多,风格多样,现在常被书家用来创作的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中山铭文,楚简书等。另外还有一类汉篆,主要有袁安碑袁敞碑,包括一些碑额瓦当印文中的文字。
这几类字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大篆各个种类也有单独的特点:如甲骨文要体现刀刻的意味,线条要坚挺有力;金文则因其铸造的特点线条应厚重朴实;中山铭文与楚简类有一定装饰性,收笔多成尖状,并且前者线条多直,字体瘦长,后者线条多有弧度,字体宽扁;石鼓文则结体与小篆接近,线条较古朴厚重。小篆结体多呈方形,线条圆润,富有弹性。后清人写成长方形结体,并有上紧下松的特点。至于汉篆线条由小篆的圆转向方折转变,印文中的缪篆更为明显,线条也体现出金石气。
我是景堂书法,一点浅见,与大家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篆字形规范的标准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篆字形规范的标准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