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陈草书书法字体教程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陈草书书法字体教程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没有基础直接练行草的话可以练得好吗?
行草书由于笔画飘忽不定,迅疾多变,若没有正书基础往往留不住笔,笔画容易油滑轻飘、缺乏质感。因此,我们一般建议学行草要有正书的基础,正书包括唐楷、魏碑、隶书、篆书都算,不一定非得是楷书(光狭隘地说楷书基础,很多人会立即反驳说,草书比楷书还先出现)。
(林散之隶书)
(林散之楷书)
我们来听听林老的自叙——
“十六岁开始学唐楷、魏碑,三十岁以后学行书,六十岁以后才写草书的”;
毛笔字,你们喜欢哪位书法家的作品?
我也喜欢田英章先生的字,整齐规范,干净利索,大小匀称,重心平稳等特点,现在还一直临摹他的字帖。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于天津,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书法家。
我喜欢的毛笔书法家还有:启功***,启功***的书法自成一家,独成一体,其作品苍劲有力、粗细穿插,重心平稳等特点。
启功(1912.7.26—2005.6.30),中国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字元伯,一作元白。满族。姓爱新觉罗,雍正帝九世孙。长于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曾在辅仁大学任教。
我每一个阶段喜欢的书法家是不一样的。
初学书法的时候我非常的喜欢柳公权,当时学习他的《玄秘塔碑》着迷了,发自内心的我感觉柳公权的书法漂亮,柳公权这个人的个人品格也让人折服,当时感觉这一辈子就要写柳体了。
但是这个过程也就持续了一年多,后来换了老师,说我的字太板,不灵活,老师让我写《曹全碑》,打破一下写楷书的那种板正。对于《曹全碑》,虽然称不上着迷,但是它的分格我还是很喜欢的,非常的优美。
后来由于要参加艺考,当时的艺考老师是学习魏碑的,他就建议我学习魏碑,我个人认为《张黑女墓志》比较好看,选择了《张黑女墓志》,可是写了一个月也没有感觉。我自己感觉写的都不行。
后来在老师色建议下换了《张猛龙碑》,这下如鱼得水,一下笔就有感觉,很快进入状态,适合自己的帖写起来就是舒服。从此就喜欢上了《张猛龙碑》,而且一写就是3年,毕业以后还写了一年。
大学期间,迷上了张旭和怀素的狂草,暑***里不回家,一个人憋在寝室里一练就是一个暑***,一天都能画一刀纸。狂草书也写了3年,也用它参加过比赛,获过奖,后来由于觉得写草书别人也不认识,就换了行书。
中间有两年的时间非常的喜欢颜真卿的行书,下了班就去临摹,这个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到现在我的钢笔字一下笔还是颜体的味道。
后来为了应付各种比赛,学习了孙过庭的小草书,写了两年多,期间参加过一个一年制的进修班,断断续续写过《张迁碑》和《毛公鼎》。
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学习王羲之和米芾的行书,现在越来越喜欢米芾的书法。
就我个人来说,我的品味是不断的在变化的,也越来越找到适合我的字帖。
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对美丽的风景,丰富了我的用笔,开阔了我的视野。
历代书法家当中,赵孟頫,是我最崇拜的偶像。他的书法是真正属于书宗二王一路的。
赵孟頫是位全能书法家,他五体皆能,尤擅书丹,精工小楷。一生中写了大量的碑文书丹、毛笔小楷,他的名作佳品,一帖一貌,风格迥异,千姿百态、各有千秋,内涵丰富,雅俗共赏。与历代书法家相比之下,技高一筹……
细细品读赵孟頫的碑帖、字帖,犹如饱尝满汉全席一样,每个帖都如一道道美味佳肴,独具匠心,百看不厌,回味无穷,美不胜收……
一旦练上赵体,就会书瘾***,爱不释手,终身受益。赵体最大的好处是,笔法简约,字法自然,动作流畅,节奏明显,兼容性特强,没有副作用,没有后遗症……
我比较喜欢《龙兴寺》、《太极图说》、《闲邪公家传》、《读书乐》、《长春道院记》、《崇福寺》、《松江宝云记》……差不多都喜欢。如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陈草书书法字体教程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陈草书书法字体教程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