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心经是什么字体写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草书心经是什么字体写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张旭草书《心经》与怀素相比如何?
其实不能把两位书法家同时进行比较,因为各有千秋。人如其字,字如其人。每个人的阅历、年龄、环境、心境的不同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同。这和我们现在的考试没有可比性。现在的考试是统一出题统一答卷统一评判。而张旭和怀素的草书作品不是统一命题统一写作,所以基本没有孰优孰劣的评判。尤其是草书,即兴创作的时候居多,比如高兴、悲伤、酒兴高昂或者孤独消沉,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见到或者见不到什么样的人都会写出千变万化的书法作品来,或好或坏。更何况和其他人比较。所以不用比较,喜欢就好。你喜欢谁就去模仿谁。当然,我个人观点,张旭的草偏狂一点,因为张旭心性旷放,喜欢大醉后挥毫泼墨,所以字迹未免潦草一些,但一气呵成的狂草之气难能可贵。怀素要稍稍收敛一点。如果你也有张旭的气魄可以研习他的作品,如果不能就写怀素的吧
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比较两位大家的书法高低,这实在是难事,个人欣赏角度不一,难以评说。
兰亭奖评委写的《心经》能引领当今书坛吗?
(第六届兰亭奖评委,著名书法家***康的金墨小楷《心经》)
兰亭奖评委写小楷《心经》的积极意义很大,可以引导书坛要承继传统、完善传统、发展传统,对传统与创新相融合,做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相统一,推动中国书法走向更成熟、更完善、更完美的道路。
六届兰亭奖,被称为史上最受关注的展览,争议很大。先是资深网友爆出有许多“江湖”书法作品,后又有身为评委的曹宝麟在朋友圈发声引爆书坛强烈关注。
曹宝麟言辞犀利,直接点名批评,大体归纳一下几个要点:
1、 无初评程序;
2、 排第一的张继比二十年前写的还差,资格不够;
3、 只有徐右冰可以打90分以上;
4、 80岁的金伯兴,虽勇气可嘉,便是毛病是略显粗糙;
5、 不会再当评委,遂能畅所欲言。
有人说,曹宝麟老师这是文人风骨、正义直言。
这个不一定!不要认为他是兰亭奖评委,写写《心经》,就可以起引领书坛小楷水准。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凡事都不能绝对!据我所知,民间就有不少书家的小楷写得好的。不过,在人心浮躁的社会里,能够静下心来写小楷《心经》,实属不易。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和发扬。至于“引领”问题,值得讨论。
谢谢邀请。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想说说兰亭奖以及兰亭奖的评委。做为我国当代书法类的最高奖,其获奖作者以及评委,说他们的书法水平代表着当代书法的最高峰,这点是不容置疑的。但说到如果评委抄经能引领书法時尚,至于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关于心经书法傅世的作品极多,著名的应以欧阳询的所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最。观其书,如行云流水,用笔不焦不躁,不疾不徐。无奇处,不用险。观之顿起恬静,平和之心境。这才是抄经的书法最高境界呀!推而论之,传世的,引领時代风尚的作品该是这等。纵观当今书法界,若只论书法技法,还是可以的,但要说创作出一件完美的,可以比美先贤的作品,还有些欠缺。我认为这跟当代作书者的心态,书法风格,文化素養,以及书者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最后,兰亭评委们敢于创作,敢于担责任这点来说,他们己经向目标迈前一步。为他们点赞,喝***!
谢谢邀请。写小楷,本身就是好好写字的表现。作为体制内人士,这是正面积极的,比起常见的那些唬人的字,让我们感觉风气在转变。常言道,人外有人,写小楷是好,但要说引领当今书坛小楷水准,恐怕谁也不敢说,看看民间爱好者,写的好的不计其数。古人衡量一位书家书法价值,有一种记载中的说法,行书在草书之上,楷书又在行书之上,大概是几行行书换一行楷书。几十行草书换一行行书,可见楷书的价值,而小楷又相当于楷书这顶王冠上的明珠。作为普通爱好者,个人以为,小楷是书家中最有价值的字。
这是一个积极的举动。虽然没有看到作品,如果小楷能在书协的重视下推广,书法复兴之路,指日可待。
(图为子衿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局部)
小楷,是所有书法中,最炼人心性的。你可以在如今混乱的书法圈子看看写小楷的人,绝对没有一个乱来的。如今以大、以狂、以怪、以人不识为尊的书法界,唯小楷,还保持着传统书法的一丝血脉。写小楷,需闲舒淡雅的心境。不激不厉,不为喧嚣的外界干扰。而《心经》,更加考验书写时的定力。稍一走神,便可能写错写漏写重复。
小楷的优势还在于,所有的文学作品,无论古今中外,只要你喜欢,展纸研磨即可书写。如《心经》这样二百六十字的作品,在小楷中只是小品而已。如果上“格言书法家“写,他们也就是只能想想而已,对他们来说还是“厚德载物”“大展宏图”比较实在。
书协评委的小楷水平如何,能不能引领小楷潮流这不重要。他释放出来的小楷在今后的书协评委眼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样的信息才是关键。人们才会觉得学有所用,投入的精力能得到认可,学习起来才有动力。
真心希望小楷能在今后成为书法的主流。把浮躁的心态回归到书斋桌案前。把满大街的书法表演拒之门外。善莫大焉!
赵孟頫心经哪个版本好?
赵孟頫,宋末元初箸名书法家,号松雪道人,书法五体皆善,以楷书与行书名世,其书法圆润遒劲,点画华滋秀美,结体宽绰,风格独具,史称“赵体”,赵孟頫写有五种《心经》版本,各具特色。
其一:为曰林和上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二:为中峰和尚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三: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拓本,其四:竖幅《心经》小楷。其五竖幅《心经》。赵孟頫用行书写《心经》,在写经史上是一个创例。原作现存于北京宫博物院。其作品被后世被誉为神品,专家认为写给中峰和尚《心经》为最好的,现藏辽宁博物馆。
书法中的“屋漏痕”在书写过程中如何表现?
我认为,漏,是滴漏,淌,为流淌,两者表达的不是一个意思。“屋漏痕”,原本是指老式民房屋顶漏了,雨水滴落在纸棚上之后渐渐向四周洇化,水印边缘出现毛茸茸的自然现象,形态非常柔和润泽,不生硬。借此用于比喻笔墨痕迹厚重丰满,别有意趣。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稿——生宣纸与屋漏痕
“屋漏痕”,实际是洇的意思。这种感觉在生宣纸上书写非常明显,墨迹洇化之后,笔画或线条边缘柔和润泽。反之,在熟宣上写不洇,墨迹边缘质感齐整,即所谓没有屋漏痕。
比如同一个字,分别用熟宣、生宣写出来的效果差异很大。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稿
上图中,左边是用熟宣写的,右边是用生宣写的。用的是同一支毛笔,一样的墨汁,笔法动作也是相同的。为什么效果两样儿? 显然,主要是纸的缘故。所以,我认为,有些字体,笔画起、收处的形状呈现圆钝无尖,不一定都是使用了“逆入”、“回描”的动作,而是在笔画的起笔处、收笔处,由于中锋、侧锋和提按幅度大小,以及驻笔时间长短所致。因为,古人不写大字……
▲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稿
这个现象表明,宣纸生熟程度对笔迹刚柔、方圆等,在渲染效果和表现力方面有直接影响。比如,在生宣上写字,“屋漏痕”即能起着美化作用,同时也存在弱化线条力度的因素。因此,掌握纸的特性很重要,所说的纸法就是指如何利用纸的特性进行创作,借以表现不同风格的笔墨韵味。当然,与行笔动作快慢、墨汁浓度稀稠也有很大关系。
▲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农村人,对屋漏痕应该有印象。
屋顶破漏,雨水沿墙壁蜿蜒淌下。由于墙壁的阻力,雨水必须左右婉曲而下,痕迹的尾部如垂露,圆正而不见起止的痕迹。
古人从这种自然现象中,领悟到以曲势取直的笔意,领悟到用笔要留得住笔,力在画中,笔尽而势不尽,画虽长而力有余,寓沉着于痛快之内。
表现在书法中,就是收笔出锋,最忌飘忽不定,作虚尖浮怯之状,特别是一些较长的笔画,如长撇、悬针丶垂露丶捺脚等,特别是行草中的长竖拉笔。
书写这些笔画时,笔力要送到位,但不可势尽力竭,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以腕力或腕力配合肘力、臂力送之,切不可以手指拨动笔杆挑出,这样才能笔锋在笔画的尽处还有余力。
如“拂”字长竖,“及”“妙”字长撇。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心经是什么字体写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心经是什么字体写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